返本归元是胎息
胎息有多种解释,兹介绍两种:脐呼吸和体呼吸。
脐呼吸,即气息从肚脐中出入。古人说:“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古人提出胎息是在呼吸形式上返老还童,认为胎中的婴儿是以脐来呼吸的。《摄生三要》中说:“人在胎中,不以口鼻呼吸,惟脐带系于母之任脉,任脉通于肺,肺通于鼻,故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其气皆于脐上往来。”
体呼吸,即遍身呼吸、毫毛呼吸。《苏沈良方》中说:“一息自住,不出不入,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无始已来。”体呼吸与胸、腹式呼吸所凭借的通道不同,它是通过周身毛孔直接向体内聚散,气息往来其间,只觉周身毛孔开合,而口鼻的气息出入已经微乎其微。
补虚泄实的停闭呼吸
吸气、呼气之间,或一次呼吸之后停顿片刻再继续的呼吸方式被称为停闭呼吸。例如“吸——停——呼”“呼——停——吸”“吸——停——吸——呼”等方式,其中的“停”起到了保持当前状态的作用,一般而言,吸气具有补虚的作用,呼气具有泄实的效果,故吸气之后的“停”则突出了吸气,能增进补虚的作用,适合于虚证患者;呼气之后的“停”加强了泄实的作用,适合于实证患者。
升提气机的提肛呼吸
提肛呼吸指吸气时有意识地使会阴部肌肉收缩,呼气时放松会阴的呼吸方式。提肛呼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在临床可用于治疗中气下陷的各种疾病,如各种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脱肛、痔疮以及部分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同时配合逆式腹式呼吸则效果更佳。在练功中,一般练周天功时需配合提肛呼吸,练其他静功也可择时选用。
配合吐字的发音呼吸
吸气或呼气时,配合吐字发音的呼吸即发音呼吸。一般配合呼气时发音可泻实,配合吸气时发音可补虚。发音呼吸有不同的发音方式和作用,有些要求使用共鸣,有些则只要求有发音的口型。呼气六字诀功法是最典型的呼气发音呼吸之一,具有疏泄脏腑气机的作用。
此外要记住,气功调息过程要以“勿忘勿助”为原则,用意不用力,既要主动去调整呼吸,使其向练功的气息要求靠拢,又不能故意憋气,勉强去做。若在调息过程中出现胸闷、头晕、劳累等不适,应及时调整,采取自然呼吸,避免刻意锻炼。进行调息治疗的患者,建议在有经验的气功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世界禅养联合会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