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是正确率最高的肾病诊断手段,但由于其创伤性、费用较高,常被其它更方便的方法代替。
那么在不必要做肾穿刺的时候,怎么才能诊断肾病的病理类型呢?这里介绍一下最常见的几种肾脏病的诊断方法。
微小病变1.好发于儿童,常为大量蛋白尿,为选择性蛋白尿,以白蛋白尿为主。血尿少见,镜下血尿仅发生于约20%患者中。
2.一般不伴有高血压或肾功能受累。水肿明显时多伴有肾前性氮质血症。
3.低白蛋白血症,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易并发感染。
4.血清补体水平正常。
微小病变的特征很明显,通常不用肾穿刺诊断。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80%以上的患者尿蛋白呈非选择性,尿中IgG升高
2.肾小管功能受损。(尿蛋白组分检查尿中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升高),尿渗透压降低;
3.血清IgG水平明显降低,补体正常;
早期就存在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
约2/3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见镜下血尿;见多形性红细胞尿;
膜性肾病1.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阳性;
2.尿蛋白定量通常3.5g/d,但很少超过15g/d;
3.约有一半患者有镜下血尿,但大量镜下血尿不是膜性肾病的特征;
4.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5.高脂血症,以胆固醇升高为主;
6.自身抗体阴性,血清补体水平正常;
7.乙肝和丙肝病毒标记物检查阴性。
随着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这一检测方法的应用,膜性肾病患者几乎可以确诊,肾穿刺必要性越来越低。
IgA肾病1、尿RBC5/HPF,可为典型的畸形红细胞尿;
2.持续性蛋白尿0.5g/天,多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3.部分患者血清IgA值增高,IgA3.15g/L;
4.IgA/C33.01;
5.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发作同时或短期内出现肉眼血尿,感染控制后肉眼血尿消失或减轻;
6.约有40%的患者有高血压,合并高血压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
目前,确诊肾病病理类型最权威的手段仍是肾穿刺活检术,但越来越多的替代检查方法的出现,正在让越来越多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检验更加经济方便。
如果有更多肾病问题,可长按识别添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