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普外科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为多发结肠癌患者实施了“腹腔镜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也叫大肠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成为我国第三高发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递增。结直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
80%-95%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息肉癌变需要5-10年的时间,肠镜是检查大肠息肉和癌变的最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所以,目前大部分指南建议45岁及以上人群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腹痛、便血、大便习惯、大便次数改变等症状时,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案例52岁的王女士间断腹痛5年,近2-3月持续加重,在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后行电子肠镜检查,结果显示:进镜40cm环腔生长肿物,表面充血糜烂,因肿物较大,占肠管周径4/5,导致肠镜无法直接进入。之后活检病理报告显示:结肠腺癌。
医院肠镜检查图像同时医院影像科腹部增强CT检查又发现,除降结肠占位病变以外,横结肠处还有一占位病变,不排除结肠多发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李延祥会诊后,建议王女士手术治疗。
医院影像科腹部增强CT检查图像
转入普外科后,李延祥主任考虑到王女士同时合并有左肾巨大囊肿、脾大等疾病,增加了手术难度;且既往还有“主动脉瓣换瓣手术”病史,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以上这些都使这例手术充满挑战性。为保障手术顺利,针对患者病情,李延祥主任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全面仔细地评估王女士病情,制定了合理的手术方案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之后在麻醉手术科的密切配合下,李延祥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术中,李延祥主任切除了患者的横结肠及降结肠,同时清除肠系膜及血管根部等区域淋巴结,手术顺利。术后王女士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显示其降结肠和横结肠均为“癌”,术中共清除淋巴结28枚,病理结果证实无淋巴结转移。据了解,按照肠癌相关手术规范,此类手术要求清扫淋巴结达到15枚,本例手术清扫淋巴结达到28枚,以使王女士的肠癌手术治疗效果更佳。术中切除的标本“我真没想到自己术后能恢复这么快,整个就诊经历,不但很顺利,而且也没遭什么罪,真是非常感谢医院这些科室的医生护士。”住在医院普外科的王女士说。医院普通外科李延祥主任在查房
“术后1天少量饮水,术后3天排气,患者可以早期康复锻炼,下床活动,患者状态很好,体验感也很好。”普外科主任李延祥介绍,患者恢复迅速、良好,主要是因为腔镜手术本身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患者术前充分补充体能、术后早期拔除胃管及尿管,给予患者镇痛等,在医院外科系统目前推广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之下,可以让患者做到早下床、早进食、早出院,更快更好得痊愈。
“加速康复是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外科、麻醉、护理等多学科的合作,实现术前、术中、术后一站式的优化,让外科手术不再那么痛苦,运用微创技术和加速康复的手段,让患者生存质量更高。”李延祥主任说。
李延祥主任介绍,医院普外科开展肝胆、胃肠、甲状腺、乳腺各种良恶性肿瘤及外周血管、腹外疝的手术和综合治疗。科室以腹腔镜微创手术为特色,重点开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腹腔镜下各种腹壁疝修补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小肠肿瘤切除术等。
在傅传刚教授的言传身教下,普外科在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微创手术和疝腹腔镜微创手术方面卓有建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今后,普外科将不断拓展新技术,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专业水平,更好服务辖区患者。
医院普通外科团队简介推荐阅读医院多学科缜密协作,结肠癌患者手术顺利完成
又一例:持续便血4周,肠镜检查发现......
32岁男子脾破裂!摔倒后一定不能忽视这件事......
傅传刚教授谈结肠镜检查
命悬一线!医院多学科接力,跑赢肠系膜静脉血栓合并肠坏死患者的生死时速
小粽子,可能有大麻烦!
警惕胃结石,“柿”可而止!
消化科医生忠告:吃这几种水果要当心!
22年的从医感悟
口吞指甲刀,医院“镜到擒出”!
这些水果糖尿病人可以吃,快转给家人看!
救命的胃肠镜——早期消化道肿瘤ESD手术
便秘如何改善?看消化内科主任科学建议!
看痔疮结果看出癌症!这个病例为所有人敲醒警钟!
35例无痛胃肠镜检查,发现3例无症状早癌,这些人必须警惕!
来源:烟台医院
通讯员:普通外科李延祥
编辑/排版:对外联络宣传办公室
审核
普通外科李延祥、消化内科牟肖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