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在手腕上按一会就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想知道?往下看!
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中医叫作“关”),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为什么中医把脉要把两只手呢?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分析脉象啦!中医将脉分为二、三十种,普通人没必要都了解,这里只介绍几种常见的脉象:浮沉、力度、粗细、快慢、停跳。一、浮沉浮沉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手轻轻地放到脉上,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浮。要是一直摸不着,不断加力,几乎已经按到骨头了,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沉。如果不用力摸不着,稍加点力往里按,但又不至于按到底,这个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据用力大小的情况称之为偏沉(用力较多)偏浮(用力较少),另一种就是把脉的时统称为中。候,只明显感到了寸部的脉动,而关、尺部远没那么明显,这也叫浮;如此类推,寸关不明显而尺明显,也叫沉;寸尺不明显而关明显,也叫中。为什么脉会有浮沉之别呢?一般来说,人体的保护机能与外邪作斗争,首先想从“表”解决问题,津液气血都集合到这里打仗来了,所以这里气血充足,脉就现浮象;当在这里不能解决问题,邪向里挺进,正气往里退,气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了,脉就现中象;邪气再胜再往里进,正气再战败往里退,全退到里面来了,在这里积蓄力量跟病邪作殊死决战,脉就现沉象。简而言之,正气(津血、气血)在哪集结,就会在脉的相应部位有所反映,守住这一条,观脉就不难了。二、力度找到脉之后,不是按住不动就可以了,医生们会搞一些“小动作”。慢慢加力向下按,然后再把力减少一点,把手指再提回原处,反复做上好几次。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要用指头感受脉对手指的抵抗力。按下去的时候,感觉脉很硬、很实、反弹力度很强,就证明这个脉有力量。要是手指按下去没遇到多少抵抗,“你爱按哪儿按哪儿,爱怎么按怎么按,我不反抗!”,甚至稍一加力,脉就没有了,那这个脉就是没力量,医生根据这个衡量脉的力度是偏弱还是偏强。那么有没有力又代表什么呢?有力,代表正气实,但如果邪气跟正气有一拼,中医通常就会说邪气实,正气还行,照着邪实去治就可以。没有力就代表正气虚,治疗上首先要补充、扶助正气,正气足了,自然能够与邪气交争!从治法上看,有力的脉,中医常用的是攻、泄之法,比如麻黄汤证,要求的是脉要紧,承气汤之类的,要求脉要实,这个紧啊、实啊,说的就是要有力,如果脉无力用了这些方剂,就会使病人虚脱,昏死过去!无力的脉中医通常要用补法,比如桂枝汤证的脉缓,四逆汤证的脉微弱,都是无力的脉,不能攻下,只能补养。至于要用多大的药量,攻之中要不要加补的成分、补之中要不要加攻的成分、加多少,就要从脉的有力没力的程度上去分析判断。三、粗细只知道脉的力度还不够,还有一个小动作,用指头从拇指一方向尾指一方、再由尾指一方向拇指一方这样水平来回地小心按摩或推摩几下,感知脉管的宽度,通俗的说就是看看脉有多粗大或者多细小。因为正气津血足了,要流动,要往外输送,不仅力量会大,要求输送管道(血管)的空间也得大,否则正气足了但空间不够,不能及时地往外送。所以仲景说“阳明脉大”,阳明是多血多气的,要输送它,脉管就得大。以此类推,“细”当然就是气血不充沛了。但这里有些特殊情况,临床上常有脉大而无力或脉小而有力的例子,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气血的偏盛偏衰问题了。气血是互为阴阳的两个东西,气主要管输送,把血灌输到全身,所以它属阳,主动、主扩张;血属阴主滋养,它有个很实在的形体(液体),看得见摸得着;脉的力量或粗细是气血共同的功劳,但血侧重于脉的力量,气侧重于脉管的粗细。它们都强,脉就粗而有力;都衰,就细而无力;气衰血强,脉就细而有力;气强血衰,脉就粗而无力。所以粗细还要有没有力气连着一起看才行!中医就是根据这个判断该用气分药还是该用血分(阴分)药。比如,现代人常说阴虚、要养阴,吃阿胶、喝首乌汁之类的滋阴养阴药,但如果你的脉细,吃这个就很可能会长痘痘;有的人喜欢吃补气药,人参、黄芪,但如果你的脉粗,吃了就会上火、失眠、烦躁。当然,这也只是一般的规律而已,中医用药还要考虑很多细节,这里不多讲。四、快慢脉跳多快算正常?《素问·平人气象论》里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就是说一个正常人,呼吸节奏是固定的,一呼一吸之间,脉应该跳四次。说得好象挺简单、挺实用,但实际上很难把握!人呼吸有快有慢,究竟以谁的为标准?西医在这方面的研究给了中医很大帮助。据西医的研究结果,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脉的跳动频率是在每分钟75次左右,老年人会相对慢些,年轻人会相对快些,婴儿更快。有了这个标准,快慢就好定了:没能达到标准次数的,就叫慢;超过标准次数的就属于快。判断快慢有什么意义呢?《难经》有云:“数则为热,迟则为寒”,就是说:快,表示机体的抗病自保系统处在比较积极、主动的状态;慢,表示抗病机能已经相当疲惫,进入了一种消极、被动甚至是想放弃的状态。中医根据脉搏的快慢选择治疗策略,快,就积极配合袪邪,给身体提供足够的粮草和弹药!慢,就先考虚扶正,不急于攻邪。它自己都不想战斗,硬把粮草弹药塞给它逼它上前线,到时候不是投敌就是做逃兵,先做思想工作,激起它的战斗情绪。五、停跳,很危险!停跳,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脉“开小差”了,分三种类型。1.有规律的停跳比如,跳五下停了,停完再跳,又是跳五下就停了,很有规律。这种脉象必然会伴随这些症状:心悸明显;胸闷;手脚发麻;头晕眼花;眼睛发胀。不一定全有,但胸堵、心悸是必有的。这种脉象说明:“这个病人有心脑血管的问题,至少目前心或脑的供血情况有异常!”这是一个警告,如果不理会它,就可能出更大的毛病,轻者晕厥,重者中风、脑溢血,更严重就是猝死!这种脉象青壮年人比较常见,一般是疲劳过度、消耗太过,例如连续熬夜工作,超长时间玩电脑打游戏、打麻将,又或者是下利的病人利得太厉害了,吃发汗药吃过了吃错了,大汗不止,出现虚脱的表现。一般比较容易恢复。2.无规律的停跳上面是有规律的停跳,这回规律也乱了,节奏也没了!这次跳一下就停,下次跳三下才停,没有规律。这个脉一般老年人比较多见。它同样具备上条说的那些伴生的症状,而且更严重,有的还有呕吐,一般还有高血压的问题。这个脉就得赶紧治疗了,中风、脑溢血、猝死的风险相当高!3.无规律+变速停跳前两种停跳在停的前后,脉跳动的速度是一样的,但这条连速度都变了,它原来如果是快的,停完再跳,可能就变慢了,而且还可能连力度都有变化,时而有力时而无力。这个脉一般出现在须要抢救的危重病人身上!见到这个脉,中风、脑溢血、猝死这些情况基本上已经发生了,如果抢救无效,就得下去跟阎王爷打麻将了!“浮沉、力量、粗细、快慢、停”是把脉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诊脉最最基本的功夫。这里讲的很粗浅,看懂并不难,但想要熟练掌握,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所以对类似“三分钟学会把脉”的鬼话千万别当真。想深入学习中医把脉的朋友,这里有一些参考书目,大家可以自行学习。还有其他问题?评论告诉我吧。
学会此脉法能使您在患者面前树立威信,该脉法不用患者开口能一针见血说出患者所患病症和症状,准确率%,把出脉势信息,可以指导方药治疗,指导中成药治疗,指导中药产品治疗,指导针灸,推拿治疗方向。此脉法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容易复制,老师能达到什么程度就能教会学员达到什么程度。
《传真脉法》不同传统脉法,是传统脉法的精准发展,是集“二十三大信息”为一身的立体模式脉法,自成一体。
二、讲师简介:
刘永宽:执业中医师中医大师郭生白弟子
中医《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首席主讲专家
中西医经典理论指导实践金牌讲师
中医药管理局职业讲师
首创《传真脉法》使天下学脉者,尽能掌握!
临床30余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病而远近闻名。精研生命科学,治病三十余载,疗效卓著,临床中把传统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相印证,形成了《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由于深受患者爱戴,被推选为威县第十一届、十三届政协委员,兼威县城区医师协会秘书长。
三、《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体系介绍
人类最好的医生是自身的本能,医生是帮助本能的。中医是依靠生命本能治病的医学体系。《伤寒论》里走出生命本能系统医学。医圣张仲景在一千八百年前就认识到生命的本能。本能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出汗、呕吐、大便、小便、哭、笑等等,在看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发汗排异法、解肌排异法、透表排异法、呕吐排异法、泻心排异法、利尿排异法、通腑排异法等等。生命本来就有一套完美的排异系统,当感染了细菌与病毒本能立即做出排异反应,我们把握临床病势因势利导很快就能治好病。《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把所有疾病划分成“外源性疾病”和“内源性疾病”,即阳性病和阴性病,在临床上更容易把握。外源性疾病我们一律采取排异疗法,内源性疾病一律采取综合强壮解除障碍自主调节法。内源性疾病与外源性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容易鉴别,通过对患者简单望闻问切,两三分钟就可判断出来。
刘永宽老师手把手传授把脉
中医本能系统医学,不借用易经八卦思维、河图洛书思维、五运六气思维、星相命理思维来解释中医生命理论。而是用系统思维、五行思维来清晰说明中医生命科学之奥妙,把几千年复杂中医简单化才是中医真正的进步,也更符合现代人的理解要求。
《伤寒杂病论》六经浅述:太阳经一是解肌法,十五个桂枝汤加减。二是发汗法,四个发汗方剂。阳明经是吐法、清法、下法,五个下法方剂,十余个清法方剂。少阳经是和解法,是柴胡汤系列方剂。以上是三阳经,也是阳性病。在三阴经中,有助阳温经法、助阳化水法、助阳温里法、回阳救逆法、回阳通脉法等。这些完全与人体本能活动相关联。可以说,“中医本能系统医学”体系,真正解读了中医密码,改变了传统的中医观念,使中医变的易学、易懂、易用,复制容易。
内源性疾病:
什么是内源性疾病?
内源性疾病是人体内部器官、组织发生的功能性低下,功能活动程序的紊乱或功能障碍,我们就称为内源性疾病。内源性疾病就是慢性病,也叫阴性病。治疗的方法是提高功能,解除障碍,调节紊乱。
内源性疾病是没有排异能力的,是功能障碍或者是功能低下,是不发烧的疾病。
内源性疾病:1.慢性阑尾炎2.妊娠高血压3.生殖器的慢性炎症4.癌症的疼痛方5.老年遗尿6.崩漏7.冠心病8.甲状腺功能减退9.股骨头坏死10.胃十二指肠溃疡11.悸气12水逆13胀满14.停饮。15慢性前列腺炎16.肿瘤17.不孕症18.产后无乳汁19.肠梗阻、肠粘连、肠套叠、肠扭转20.胃下垂、肝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21.带动不安22.先兆流产23.半身麻木24性功能低下25.多汗症26.闭经27.增加肾脏血流量利尿方28.厥阴头痛29.经期乳房胀痛30.经期口腔溃疡或感冒31.慢性结肠炎32.便秘33.手足皲裂脱皮34.慢性支气管炎哮喘35.咳血36.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37.衄血38充血性头痛,诱导上部血液下行39.肝硬化40.肺结核41.上部咳血的总方42.下部出血43.子宫内膜异位44.肝脾肿大45.冻疮46.三叉神经痛47.肝硬化腹水48.紫黄烧伤膏49.面瘫50.荨麻疹51.口疮灵52.输卵管不通53.慢性脉管炎54.产后尿潴留55.下肢静脉曲张56.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7.神经性头痛58.脑震荡59.脑出血60.功能性子宫出血61.内外痔疮62.脱发外擦方63.心动过缓64.紫癜65.心包积液66.脑积液67.心衰肺心脑病68.腰椎间盘突出69.风湿痹症骨质增生熏洗方70.颈椎病71.上冲性兴奋72.脑缺血73.卵巢囊肿74.子宫肌瘤75.支气管扩张76.关节积液77.老年痴呆78.剖腹产麻醉后截瘫79.鞘膜积液80.高血脂81.糖尿病82.高血压83.尿闭84.怕冷方85.慢性咽炎86.胎动不安87.男性不育89.复发性口腔溃疡90.干燥综合症······
外源性疾病:
什么是外源性疾病?
凡是人体外世界的致病物质,无论致病生物与非生物进入人体引起的排异反应,就叫“外源性疾病”。外源性疾病就是急性病,也叫阳性病。治疗的方法是排异。
外源性疾病的排异方法:
发汗排异法、解肌排异法、透表排异法、泻心排异法、催吐排异法、化瘀排异法、利肝利胆排异法、利尿排异法、通便排异法等等。
外源性疾病就是:各种发热的急性病。比如,病毒性感冒、伤风感冒、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腮腺炎、急性颌腺炎、急性鼻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肝炎、急性牙龈炎、甲亢、急性乳腺炎、急性肺炎、肺感染、急性中耳炎、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脑膜炎、大脑炎、湿温、风湿热、妊娠呕吐、病毒性角膜炎、手足口病、病毒性腹泻、心肌炎、疼风、急性肾炎、无名低热、无名高热等等。
◆《刘氏传真脉法》:本脉法简单易学,可让学员一针见血的把出病人最主要疾病信息,病人很少开口,可以报出病人痛苦症状,定病性,定病势,定疾病区域,指导开方用药。
刘永宽现场视频。报名联系人:刘主任
四.教学讲义:
1.《传真脉法》
2.《本能中药解》
3.《本能方剂解》
4.《生命本能论》
5《外源性疾病讲解》
6《内源性疾病讲解》
7.《伤寒论经方治疗现代病讲解》
8.《金匮要略经方治疗现代病讲解》
五、招生对象:
中西医、外科、内科、妇科、骨伤科、疼痛科、针灸科、推拿按摩科、康复科、理疗科、颈肩腰腿痛科、养生馆、推拿馆、个人手法爱好者、等医护人员,有志于治病救人的非医学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零基础学员易学易懂!
六、开课时间及地点:
年8月15日--19日(15日全天报到)4天厦门
年8月25日--29日(25日全天报到)4天南宁
收费标准:本期特惠价元(原价元)
本期学习班理论加实操,学期4天,特惠价元(含课时费、资料、结业证等费用)。
温馨提示:
请来学习的学员提前报名及缴纳报名费,以便确定人数(根据交报名费的先后顺序安排上课时的座位)
★学习后不限次数免费回来复习★
联系人:刘丽(白癜风治愈要多久北京治疗白癜风术什么时间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