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
同样是喝凉茶,有的人会腹胀、腹痛不已,而有的人则无明显不适,但是夜间却睡不着觉;同样是治咳嗽的药,有的人服后很快就康复了,而有的人服后却病情加重了;同样是吃人参、红参,有的人可以从中吸收大量的养分,而有的人却身体发热,甚至流鼻血;这就是跟每个人的不同体质有很大关系。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都是上火,湿热体质之人的火一般为实火;而阴虚体质之人的火则多是虚火。实火就要清热解毒,以祛除体内积聚的热火。而假若这个人是阴虚体质,那他“上火”就是一种假象,虽然同样是嘴角干裂、口干舌燥,但体内却缺乏津液,这时候如果还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来降火,那无疑是损伤阳气,导致阴阳两虚。其实,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亿万苍生,人分九种,存在个体生理差异的原因很简单,一句话;体质使然!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根据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这三个方面可以将体质分为平和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这九种类型。弄清楚自己的体质,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法,效果或许更好哦!
接下来几天,我们捭术阖妙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体质方面的知识。气虚体质
气虚质:指元气不足状态,以疲乏、气短、自汗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
1气虚体质形成的原因1、先天禀赋,主要遗传于我们的父母。
很多先天气虚的孩子,与我们的父母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家长们在产前一定要调理好自己的身体,才能赋予宝宝一个健康的体质。
2、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就此体质进入气虚状态。
有的孩子在一次手术之后,或者因为肺炎住院,大量药物原因导致孩子体质发生改变。
3、长期的过度用脑。
脾主思,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过度思虑会影响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影响气血的生成。
4、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过度劳累,消耗过多,导致形成气虚体质。
5、节食。现在很多人为了减肥,控制饮食及营养的摄入,长此以往,形成气虚体质。
2气虚体质的典型症状1、少气懒言,说话没劲,有的孩子哭的时候都感觉哭声不洪亮,有的孩子一活动就喘,这就是典型的气虚症状。
2、面色无华,唇色暗淡,头晕健忘。
3、自汗,经常出虚汗,容易反复感冒,抵抗力弱,并且生病后痊愈慢。
4、肾下垂,子宫下垂,胃下垂,脱肛等气虚托举无力症状。
3不同脏器气虚,表现的症状不一样1、肺气虚----少气懒言,说话声音无力,气短而喘2、脾气虚----食少腹胀便溏
3、心气虚----心悸,神疲
4、肾气虚----腰腿酸软,小便精液经带固摄不住,胎气不固
5、胃气虚----胃脘痞满,隐痛喜按,食少嗳气
气虚体质的调养方法1、饮食方面:
以粥类为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谷类是补养脾胃最好的食材。我们做粥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些药食同源的莲子,怀山药,芡实,茯苓等健脾益气的食材,煲汤的时候也可以加一些黄芪,党参之类补气的中药做成药膳,从一点一滴的饮食方面改善体质。
2、推拿疗法:
足三里,气海,关元这些穴位都是强壮滋补要穴,我们即可以经常按揉,也可以艾灸。
3、泡浴疗法:
气虚体质的人群,通过泡浴皮肤吸收会更安全,更有效。
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补气第一药。
人参白术甘草:这三种药补气健脾,增强黄芪的补气效果。
当归:养血养阴。因为气虚日久,会导致阴血亏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用当归养血,增强补气效果。
柴胡:引少阳清气上升。
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
麻黄根:收敛止汗
4.运动:
要选择舒缓的运动,禁出大汗。出大汗的情况会导致气随汗脱,导致虚损加重。
想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