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吸铁石,无论你多强大,只要你离我近,就会被磁化
放射技师考试资料独家整理历年真题、考点分析、名师讲解、影像资讯。
执业技师资格考试在路上,放射技师之路,你我同行。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为9分钟)
导读:
下面这些题有基础题也有细节题,但是题目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题目,并不能完全包括所有考点,希望大家可以根据题目及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自行拓展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DSA部分:
71.DSA运动性伪影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神抑制
B.病人躁动
C.小儿易动
D.动脉壁粥样斑块随血管搏动而运动
E.胃肠蠕动
A
72.饱和状态伪影产生的原因是
A.成像视野内密度差别过小
B.成像视野内密度差别过大
C.成像视野内密度无差别
D.成像视野内对比过大
E.成像视野内对比过小
B
73.关于DSA影像增强器量器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检测成像的有用信息
B.自身产生少量噪声
C.检测了干扰有用信息的因子
D.接收X线透过人体的信息
E.量子噪声比屏-胶体系小
E
74.关于DSA图像噪声现象,不包括
A.斑点状
B.细粒状
C.网纹状
D.饱和性伪影
E.雪花状
D
75.消除DSA成像中噪声的方法,不包括
A.图像积分
B.图像平滑
C.图像加权
D.提高形成图像的管电压数值
E.图像合成
D
76.关于DSA时间分辨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系统对运动部位血管的瞬间成像能力
B.对于DSA是反映单位时间可采集影像的帧数
C.时间分辨率越高,运动器官成像愈清晰
D.评价DSA成像能力的一个指标
E.DSA时间分辨率很低
E
77.关于DSA矩阵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矩阵被分割的最小单元称为像素
B.图像的数据是测量每个像素的衰减值
C.数字图像空间坐标上离散化的图像
D.数字图像是在亮度上离散化的图像
E.每个像素必需产生二个二进制的数字
E
78.DSA体位设计的意义在于
A.显示心脏的三维结构
B.高像质地发现和显示病变部位和形态
C.显示血管的三维结构
D.显示血管的平面影像
E.显示心脏的平面影像
B
79.关于DSA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
A.DSA成像不存在几何变形
B.被照体影像与实际物体尺寸的改变称几何放大
C.人体-检测器的间距影响几何放大
D.人体-X线量的间距影响几何放大
E.X线量-检测器的间距影响几何放大
A
80.关于DSA放大摄影特殊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较高的检测率
B.放大能使物体的影像弥散在背景上
C.物体小于焦点1/2时,影像全为虚影
D.物体大于焦点时,影像不能在放大影像中显示出来
E.厚部位产生散射线多,可降低影像清晰度
D
81.改善DSA图像质量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使用X线准直器
B.术前训练病人屏气
C.影像增强器与成像部位保持一定间距
D.术中告知病人制动
E.设计合理的体位
C
82.几何放大的相关因素是
A.影像增强器、人体
B.影像增强器、球管
C.球管、人体
D.影像增强器、人体、球管
E.准直器、人体、球管
D
83.电子放大常用于调节的因素是
A.mA
B.mAs
C.kV
D.时间
E.距离
C
84.通过调节kV改变图像大小的技术是
A.几何放大
B.电子放大
C.数字放大
D.采集放大
E.回放放大
B
85.为避免造影时盲目寻找目标血管,常采用的技术是
A.电子放大技术
B.回放技术
C.定位技术
D.缩光技术
E.屏气技术
C
86.冠状动脉造影采集时间应持续至
A.左冠状动脉充盈满意
B.右冠状动脉充盈满意
C.主动脉充盈满意
D.侧支循环充盈满意
E.冠状静脉充盈满意
E
87.DSA检查技术中的基本体位是
A.左前斜加头位
B.右前斜加头位
C.正位加足位
D.正侧位
E.左前斜加足位
D
88.半坐位角度为
A.足头位10°~15°
B.足头位20°~25°
C.头足位20°~25°
D.头足位30°~45°
E.足头位30°~45°
E
89.DSA术前工作准备,不包括
A.血常规
B.导丝、导管
C.穿刺部位备皮
D.病人的心理准备
E.对比剂过敏试验
D
90.下列哪种情况下禁止DSA检查
A.消化道急性出血
B.低热
C.肝肾疾病
D.碘过敏
E.动脉瘤破裂
D
91.造影完毕压迫止血至少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E.30分钟
C
92.流率过大且导管顶住管壁可能引起
A.血栓
B.气栓
C.动脉痉挛
D.斑块脱落
E.血管破裂
E
93.血管介入技术,不包括
A.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
B.管道狭窄扩张成形术
C.经插入血管内的导管进行栓塞
D.经插入血管内的导管灌注药物治疗
E.经导管控制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性出血
B
94.介入放射学是以
A.临床医学诊断技术为基础
B.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为基础
C.核医学检查技术为基础
D.实验室特殊检查为基础
E.实验室常规检查为基础
B
95.非血管介入技术,不包括
A.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B.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引流
C.胃肠道术后狭窄扩张术
D.胆管恶性狭窄支撑器治疗
E.囊肿、脓肿血肿经皮抽吸引流
A
96.Seldinger法技术出现的年代是
A.年
B.年
C.年
D.年
E.年
C
97.介入放射学可分为两部分,正确的是
A.血管介入和管腔介入
B.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
C.非血管介入和管腔介入
D.血管介入和软组织介入
E.非血管介入和软组织介入
B
98.介入医学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用途广泛
B.操作简单
C.准确安全
D.高效
E.无创
E
99.介入放射学中,经皮肝穿胆道造影引流术称
A.TAE
B.PTC
C.PTA
D.PTCD
E.TAI
D
拓展:
1、血管介入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2、非血管介入
经皮穿刺活检(PNB)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PTCD/PTD)
3、介入放射相关技术
灌注技术(TAI)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AE)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术(PTCD)
.高压注射时压力过高可以导致
A.血栓形成
B.动脉夹层
C.动脉痉挛
D.气栓形成
E.血管破裂
E
.关于DSA造影导管顶端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最好置于血管中间
B.导管长轴与血管垂直
C.导管端距血管壁愈近,注药流速愈慢
D.导管端紧贴血管壁,注药流速为零
E.导管端置血管中轴,注药流速最快
B
.关于DSA造影导管顶端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采像时机相关
B.对成像质量有影响
C.影响对比剂的用量选择
D.影响对比剂的浓度选择
E.与减影方式有关
E
.DSA造影方法对图像质量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上腔静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差
B.外周法静脉造影的图像质量差
C.一般动脉法比静脉法造影的图像质量好
D.中心法比外周法静脉法造影的图像质量好
E.一般超选择性比选择性造影的图像质量好
A
.关于DSA运动性伪影产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人生理性运动
B.病人病理性运动
C.病人血管运动
D.离子对比剂可引起咽部灼热感而产生运动
E.40%以上对比剂浓度作四肢动脉造影可引起肢体抖动
C
.下列关于DSA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摄像机的动态范围大于人体密度范围就产生图像饱和
B.DSA图像出现饱和后,会导致有用的信息丢失
C.人体密度范围超过模数转换器的活动范围,即产生图像饱和
D.用铝板遮盖人体薄的部位,可限制图像饱和产生
E.DSA图像产生的饱和伪影称为饱和状伪影
A
.关于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散射线不引起噪声
B.辐射剂量小,噪声增大
C.数据处理过程的误差可引起噪声
D.数据转换过程的误差可引起噪声
E.荧光屏存在着固有噪声
A
.关于噪声对DSA图像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影像不清晰
B.掩盖了图像的可见度
C.降低了图像的可见度
D.使图像出现饱和状伪影
E.图像呈雪花斑点状
D
.DSA的空间分辨率一般为
A.1~3LP/cm
B.4~6LP/cm
C.7~9LP/cm
D.10~12LP/cm
E.13~15LP/cm
A
.关于DSA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人体位很重要
B.IV-DSA显影血管相互重叠
C.中心法比外周法IV-DSA血管重叠明显
D.IA-DSA也有兴趣区血管最佳显示问题
E.选择恰当的投射角度至关重要
C
.DSA摄影方位依据的参照物是
A.影像增强器
B.X线球管
C.X线焦点
D.检查床
E.显示器
A
CDFI部分:
1、左房压是反映体液平衡的可靠指标,其正常值范围为:
A、2~4mmHg
B、2~6mmHg
C、3~6mmHg
D、4~8mmHg
E、4~10mmHg
D
2、关于甲状旁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甲状腺背侧
B、甲状旁腺上下极位置固定
C、下极可异位到颈侧、肌内、纵隔
D、正常甲状旁腺超声常不容易显示
E、常用高频超声探头检查
B
3、血流经过狭窄血管腔后,与能量损耗无关的是:
A、狭窄段的长度
B、狭窄腔的内径
C、血流的黏滞系数
D、血管壁的弹性
E、流经狭窄段的血流速度
D
4、超声检查仪所配探头在“解冻”时出现轻度振动和噪音,并在扫描中具有可变聚焦功能,这种探头可能是:
A、电子线阵探头
B、电子凸阵探头
C、电子相控阵探头
D、机械环阵扇扫式
E、机械单晶片扇扫式
D
5、关于胎盘早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
B、胎盘前出血少见
C、分为胎盘后、胎盘边缘与胎盘前出血
D、超声诊断的胎盘早剥多为胎盘后出血
E、隐性胎盘出血严重时可致子宫卒中
D
6、正常乳房构造由浅至深依次为:
A、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乳腺腺体、深筋膜、胸大肌及肋骨等
B、皮肤、皮下脂肪、浅筋膜浅层、乳腺腺体、胸大肌及肋骨等、浅筋膜深层
C、皮肤、浅筋膜浅层、皮下脂肪、乳腺腺体、胸大肌及肋骨等、浅筋膜深层
D、皮肤、浅筋膜浅层、皮下脂肪、乳腺腺体、浅筋膜深层、胸大肌及肋骨等
E、皮肤、皮下脂肪、浅筋膜浅层、乳腺腺体、浅筋膜深层、胸大肌及肋骨等
D
7、关于盆腔静脉曲张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慢性盆腔静脉淤血所致
B、绝大多数发生在30~50岁经产妇
C、各静脉丛间无交通支相连,频谱呈搏动性双向波形
D、子宫旁可见串珠状或蜂窝状无回声区
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蜂窝区内见红、蓝相间血流
C
8、M型超声的二尖瓣水平波群不能构成:
A、左室后壁
B、室间隔
C、主动脉瓣
D、右室前壁
E、二尖瓣前瓣
C
9、彩色多普勒成像时不影响帧频的因素是:
A、探测深度
B、探头频率
C、脉冲重复频率
D、角度大小
E、滤波器
C
10、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突然出现发热39℃,小腿肌肉剧烈疼痛、压痛和收缩无力,并出现肌红蛋白尿,声像图表现:肌肉深层可见低至无回声,周边回声较强,病灶周围正常肌肉纹理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肌肉内脓肿
B、下肢静脉血栓
C、肌肉撕裂
D、肌肉血肿
E、横纹肌溶解症
E
11、肢体假性动脉瘤的特征性表现是:
A、动脉外侧无回声包块
B、包块与动脉之间有通道
C、病灶内可见血栓回声
D、通道内可见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
E、分流口可见双向血流频谱
E
12、关于骨组织的回声类型,不正确的是:
A、骨皮质为平直光滑的强回声带
B、骨髓若能显示则呈等回声
C、骨骺端表面的关节软骨为低回声
D、骨松质本身为弱回声,内部有斑点样强回声
E、软骨组织为低回声或中等强度回声
B
13、下列中孕期超声检查异常发现中,最可能自行消失的是:
A、肾囊性发育不全
B、肺囊腺瘤样畸形
C、多囊肾
D、十二指肠闭锁
E、腹裂
B
14、恶性滋养叶疾病子宫病灶处血管丰富,血管RI值:
A、<0.4
B、>0.4
C、<0.6
D、>0.6
E、>0.8
A
15、患者女,30岁。因咽痛、低热、局部疼痛和压痛入院,辅助检查:白细胞升高,T3、T4升高。超声检查示: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中度肿大,内部呈弱回声,夹有稀疏点状回声,血流丰富。诊断为:
A、毒性甲状腺肿
B、结节性甲状腺肿
C、单纯性甲状腺肿
D、亚急性甲状腺炎
E、桥本甲状腺炎
D
16、患者女,40岁。无高血压家族史。在排尿时常有头晕、心悸、气短症状,发作时测血压/mmHg,发作间期血压基本正常。心电图正常,泌尿系超声检查:双肾及肾上腺未见异常,膀胱后壁见一直径2cm左右的实性中等回声区,呈椭圆形,并略突出膀胱腔。最可能的诊断是:
A、膀胱乳突状瘤
B、一过性高血压
C、膀胱壁嗜铬细胞瘤
D、腺性膀胱炎
E、膀胱癌
C
17、患者男,自诉右阴囊增大。超声检查显示:右侧阴囊内片状液性暗区,右睾丸附着于鞘膜囊一侧,液区从三面包绕睾丸周围。最可能的诊断是:
A、阴囊鞘膜积液
B、睾丸鞘膜积液
C、精索鞘膜积液
D、精索睾丸鞘膜积液
E、交通性鞘膜积液
B
18、患者女,36岁。体检中超声检查发现脾门处两个圆形均匀低回声团,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其回声强度与脾脏类似。该团块最可能是:
A、肿大淋巴结
B、脾脏肿瘤
C、脾脏肿大
D、转移性肿瘤
E、副脾
E
19、患儿女,3岁。因“右侧腹部包块”就诊。超声检查显示:右肾明显增大,形态失常,内可见长约10cm边界清楚的不均匀低回声肿块,肿块内见不规则片状无回声区及强回声,血供极丰富,残存少量肾组织被挤压至一侧。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肾错构瘤
B、肾结石
C、肾脓肿
D、肾血肿
E、肾母细胞瘤
E
20、患者女,45岁。甲状腺肿大2年余,摸之硬似木板,不均,超声显示:峡部明显增大,血流较丰富,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亚急性甲状腺炎
B、桥本甲状腺炎
C、结节性甲状腺肿
D、单纯性甲状腺肿
E、甲状腺癌
B
21、患者女,21岁。发热5月余,右上肢脉搏明显减弱,伴血沉加快。颈动脉超声显示:右侧颈总动脉管壁全程弥漫增厚,以外膜侧为著,如图所示,管腔内径无明显减小。最可能的诊断为:
A、多发性大动脉炎
B、结节性多动脉炎
C、动脉粥样硬化
D、血管白塞病
E、系统性红斑狼疮
A
22、患者女,29岁。因“突发左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入院,无停经史。查体:体温38.7℃,血压/69mmHg,急症面容,脸色苍白,下腹有压痛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HCG正常,血白细胞升高。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黄体破裂
B、阑尾炎
C、卵巢囊肿蒂扭转
D、宫外孕
E、盆腔积液
C
23、患者男,40岁,吸烟15年。自述下肢麻木,感觉异常,足趾发凉。查体:患侧下肢皮温降低。超声:胫后动脉变细,管壁增厚。PW频谱呈单相波,CDFI血流信号减弱,稀疏。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动脉栓塞
B、动脉粥样硬化闭塞
C、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D、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E、粥样动脉硬化并血栓形成
C
24、患者男,35岁。已婚不育,超声显示:左侧阴囊的蔓状静脉丛迂曲扩张,最大直径大于3mm,平静呼吸静脉内可见反向血流。最可能的诊断是:
A、斜疝
B、附睾炎
C、阴囊血肿
D、精索静脉曲张
E、睾丸肿瘤
D
25、患者女,37岁。5年前行剖腹产,现孕30周产检,超声显示疤痕处组织衰减显著,这是由于:
A、疤痕属于纤维化,易于钙盐沉着
B、疤痕组织内水分减少
C、疤痕组织内部界面交错,结构复杂
D、疤痕内胶原蛋白含量高
E、疤痕组织密度过高
D
无论大家考哪个考试,我希望大家可以根据题目寻找考点,拓展内容,考出好成绩。
群内“刷题”9.27##上岗证#
群内“刷题”9.28##上岗证#
群内“刷题”9.29##上岗证#
群内“刷题”9.30##上岗证#
群内“刷题”10.1##上岗证#
群内“刷题”10.2##上岗证#
群内“刷题”10.3##上岗证#
群内“刷题”10.4##上岗证#
群内“刷题”10.5##上岗证#
群内“刷题”10.6##上岗证#
群内“刷题”10.7##上岗证#
群内“刷题”10.8##上岗证#
群内“刷题”10.9##上岗证#
初审
蓝小明
终审
刘谷一一
为您提供第一手的考试教材,第一手的考试资讯,第一手的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