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肾脏病的临床表现不外乎浮肿、蛋白尿、血尿等,但不能据此明确是何种肾脏疾病,还是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肾脏病的轻重与蛋白尿、血尿等表现的轻重并不平行,肾病患者的主观症状又往往十分不可靠。因此,通过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病理检查,才能准确判断病变的种类、性质和程度。
其次,通过肾活检病理检查,可以对病变的可能转归及发展速度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通过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修正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来决定,凭临床症状和医师的经验会有很大的误差。
因此,肾穿刺是目前肾脏病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肾穿刺的危害大吗?很多人都担心肾穿刺有危害,因此而害怕或拒绝做肾穿刺。其实对于肾穿刺危害的这种担心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但是,因惧怕肾穿刺而拒绝做这种检查就有些偏激了。医生是在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之后,根据适应症和禁忌症决定患者是否采用肾穿刺活检。
肾穿刺术虽具有一定的危险,但是,若能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操作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则较低。常见的并发症有:
血尿:血尿为肾穿刺活检最常见的并发症,穿刺后约80~90%有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因穿刺针损伤程度而异,约占5—50%。一般血尿在1~5天内自行消失,无需处理,对患者的肾脏无影响。
腰痛:肾穿刺术后,多数患者有同侧腰痛或不适感,约经3—5天自行消失,少数患者可持续很久。
感染:穿刺术后感染,多因无菌观念不严,或原有肾感染在穿刺后细菌扩散所致。由此在作肾穿刺术时,应严格消毒,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合理选用抗苗药以预防感染。
低血压:穿刺术后出现血压持续偏低,大都因出血或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容量不足所引起。
少尿或无尿:有少尿者常有低血压,纠正血压后尿量增多,有的病例因血块梗阻,可见肾绞痛,血块排出后,症状即可解除。
组织损伤:一般肾穿刺对肾组织损伤轻微,但由于穿刺点定位刁;准确,也可误穿入肝脏、脾脏、胆囊或肠管,而引起并发症。
肾周围血肿:由于肾脏血供丰富,肾周压力又低,因此穿刺后易有血液渗出,形成无症状的小血肿,发生率在0。5—1.5%左右,3个月后即可消失。
在人体两个肾脏中,大约有多万个肾单位,而肾穿刺仅取其中15~30个肾单位,是微不足道的,与化验抽血是同样道理。另外,肾脏具有良好的贮备力和修复能力,穿刺的针眼可以迅速止血修复。
肾穿刺活检用到的穿刺设备和穿刺技术不断得以提高,如今各个方面已经相当成熟。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彩超实时引导下自动活检枪法,穿刺医生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少血管肾脏区域,扣动板机即可完成,穿刺迅速,安全可靠,成功率高。
哪些患者不宜作肾穿刺
临床上以下疾病患者皆可列为不宜作肾穿刺范畴: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肾活检时危险性较大,易出血,目前认为属穿刺的禁忌证。
对侧肾功能不良时,为防止发生并发症,肾功能丧失从而导致肾功能衰竭,应避免作健侧肾穿刺。
孤立肾及肾动脉瘤,为防止大出血,不宜作肾穿刺活检。
肾肿瘤、肾囊肿、肾积水、肾脓肿、肾感染性病变时,为防止肿瘤扩散,炎症弥散,故无穿刺的必要。
恶性高血压、贫血、有明显出血倾向、精神异常及全身衰竭的患者,不宜行肾穿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