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艾灸?
艾灸,指的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在石器时代。(转自百度百科)
艾灸有什么作用?
艾灸可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癌痛、风寒温痹、痛经、关节痛等证。
艾绒燃烧的热度可以温中散寒,疏散风寒而解表,可以用来治疗因感受外邪表证(头痛、发热、鼻塞等)以及脾胃虚寒所引起的呕吐、腹痛、腹泻等症。
艾灸可以温阳补虚、回阳固脱,常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阳暴脱的病症,如治疗休克、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
艾灸还可以用于术后刀口不能愈合,有促进愈合、生肌长肉的作用。
艾灸法用于防病保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无病自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使人体的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转自: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宣传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