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黄芪配它一起吃,补气效果一绝,可惜这4类

刘军连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s://m.39.net/pf/a_9374602.html

大家好,我是高翠霞。

近来,天气逐渐转凉,早上出门之际,明显能感受到丝丝寒意。周日便是秋分,过了秋分,秋意将愈发浓郁,寒意也会越发明显。

每至秋天,我总会叮嘱家人和患者多使用黄芪。为何呢?在秋季服用黄芪,能够更好地提升免疫力、改善体质,为冬天的来临做好充分准备。

黄芪配一物,脏腑皆得补。黄芪在古时被称为黄耆,“耆”即长老之意。李时珍将黄芪誉为“补药之长”,其色黄入脾,长久以来都被视作补脾补气的良药。

然而,熟知中医的人都明白,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心、肝、脾、肺、肾皆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哪个脏腑虚弱,健康状况都不会太好。而黄芪主要针对五脏中的脾进行补养,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它需要与不同的药材搭配,针对五脏发挥不同的效用。

一、黄芪搭配不同药材的功效

1.黄芪配当归:黄芪补气,当归补血,二者合用,可实现气血双补,对心气不足、心悸失眠具有良好疗效。

2.黄芪配枸杞:黄芪健脾益气,枸杞滋补肝肾,一同使用能够增强肝肾功能,尤其适宜肝肾阴虚的人群。

3.黄芪配麦冬:麦冬养阴润肺,与黄芪搭配,可增强肺部抵抗力,缓解咳喘症状。

4.黄芪配酸枣仁:酸枣仁有养心安神的作用,与黄芪同用,可改善心烦失眠,增强心脏功能。

二、适合使用黄芪的人群

1.气虚之人:许多老年人稍动即喘,这是心气不足的表现;吃得少却腹胀、整日乏力不想说话、大便不成形,这是脾气不足;胆子小,不敢在公众场合讲话,这是肝气不足;肾下垂的人,是肾气不足。

2.易出汗之人:稍微一动就出汗,此为自汗。出汗后感觉虚弱、乏力,是气虚、卫气不足,无法固摄汗液所致。

爱出汗

3.水肿之人:通过利尿治疗慢性水肿往往治标不治本,因为慢性水肿并非身体里的水多了,而是未被有效利用的水多了。这主要是由于身体气不足,无法有效利用身体的水。黄芪恰好可以补肺脾肾之气,促进人体水液代谢。

4.便秘之人:便秘有多种类型,黄芪治疗的是气虚便秘。即有便意,但大便吃力,用力排便也只能排出少量细如面条的大便,如厕后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三、不适合使用黄芪的情况

黄芪虽有诸多好处,但并非人人适用。在以下四种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黄芪:

1.上火时不要喝:黄芪虽有滋补作用,但日常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明显上火症状时,就不要喝黄芪水了。此时饮用,如同雪上加霜,会加重上火症状。

2.天热少喝:天热时喝容易上火,可能出现流鼻血等情况。若想饮用黄芪水,最好在天气变凉后,如秋冬季节,效果更佳。这也是我在这个时节推荐黄芪的原因。

3.睡前不要喝:一般来说,睡觉前不建议喝黄芪水。黄芪含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成分,会影响睡眠质量,且还有利尿作用,导致夜尿次数增多。

4.血压高者慎喝:科学研究表明,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轻用(15克以下)有升压作用,重用(30克以上)有降压作用。常用代茶饮剂量的黄芪有升压作用,血压高的人饮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四、吃黄芪上火的应对方法

一般而言,出现上火情况多是因为补得太过。黄芪补气过于剽悍,所以必须有所节制。可以搭配当归、知母来克制上火的情形,也可搭配性凉的西洋参,二者能起到中和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xiachuia.com/sxcjc/11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