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是慢性进行性疾病,我们的肾同时又是一个坚强的器官,一旦出现了相应的症状,广大的肾友朋友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医院,咨询,检查,做相应的治疗,切记!切记!所有的疾病都是越早发现,治愈的希望就越大!所以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朋友,有以下的症状都应该及时的就医,不要“挺着”,能挺好的病,只有感冒而已。
一、水肿:水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因为肾是人体排出水份的最主要器官,尤其是下肢水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引起水肿的原因主要有:
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单位时间内由肾脏生成的尿量减少;
②由于肾功能的降低,导致由肾脏丢失的蛋白质增加,导致血浆白蛋白的水平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由血管内转移至组织间隙;
③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醛固酮增多,进一步增加水向组织的转移。
临床上根据发病机理的不同将肾性水肿分为两类: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
二、高血压:肾脏是调节机体水、电解质、血容量和排泄代谢产物的器官,肾功能异常会出现水钠出溜和血容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肾脏本身分泌一系列激素,是维持机体血压稳定的重要调节器官。例如进球细胞分泌的肾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调节血压使其保持平稳。肾髓质细胞分泌的前列腺素,PGA,PGE,同样具有调节血流分布,抑制钠的再吸收和扩张血管的降压作用。所以肾脏功能的下降会通过多种机制导致高血压。
三、少尿:如果感觉自己的尿量和平时比起来明显的减少,也需要高度的重视,如果每天的尿量少于毫升,也就是不到一矿泉水瓶,就叫做少尿。如果连毫升都不到,那就是无尿。导致少尿的原因分为肾前性和肾后性。所谓肾前性,就是问题出在肾脏的上游器官导致的肾脏的损伤,而肾后性,顾名思义问题出在膀胱和输尿管的梗阻问题上。
四、多尿:尿少不行,有的肾友尿异常的多觉得自己就安全了,其实尿过多也提示肾脏出现了问题,因为肾脏有尿液浓缩和重吸收的功能。正常人的尿液为每天毫升左右,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尿量达到每天毫升或者更多,医院查一查了。
五、尿频:正常人一般日间排尿4-6次,夜间0-2次。如果排除精神紧张,尿路炎症。长时间的尿频,应该考虑肾脏的问题。
六、尿急:指排尿迫不急待感。往往和尿频同时存在,最多见是尿路感染,少数见于膀胱容量缩小和精神性尿急。
七、尿痛:排尿时尿道口疼痛或伴有烧灼感。多发生在尿路感染,结石或是尿内有异物刺激膀胱。尿频、尿急、尿痛三者常合并存在称尿路刺激症状,但亦可单独存在。
八、肾区钝痛及肾绞痛:肾区(脊肋角处)钝痛多是慢性过程,多见于肾盂肾炎,肾盂积液、肾结核、肾下垂、多囊肾及肾炎。肾绞痛是一种间歇性发作的剧烈肾区痛,沿侧腹部向下腹部、大腿内侧及外阴部放散。主要由结石刺激所致,在肾盂肾炎有纤维凝血块时可刺激肾盂或输尿管导致肾绞痛。
九、血尿: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若是仅仅在显微镜下查出红细胞,而眼睛看不出来有血的尿,叫做镜下血尿;如果眼睛能看出尿呈“洗肉水样”或带血色,甚至尿中有血丝或血凝块,叫做肉眼血尿。
血尿的病因可分为肾内因素或肾外因素,不管肾内或肾外因素均为病理性,引起血尿的因素很多,最多见于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败血症、肾肿瘤、肾结核。伴随或继发于全身性疾病也不少见,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红斑狼疮等。另外伴有肾下垂、游走肾、剧烈运动后也可见到血尿。
十、蛋白尿:蛋白尿指尿蛋白定性检查呈阳性者。正常人尿中蛋白定性为阴性或极微量,24小时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小于mg。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