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翳风
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①耳鸣、耳聋等耳疾;②口眼斜、牙关紧闭、颊肿等面、口病证;③瘰疬。
2.角孙
在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
①头痛,项强;②目赤肿痛,目翳;③齿痛,颊肿,痄腮。
3.风池
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①头痛、眩晕、失眠、中风、癫痫、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②感冒、热病、口眼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③目赤肿痛、视物不明、鼻塞、鼽衄、咽痛等五官病证;④颈项强痛。
4.环跳
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①腰腿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②风疹。
5.阳陵泉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麻木;③小儿惊风。
筋会阳陵泉
6.悬钟
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①痴呆、中风、半身不遂等髓海不足疾患;②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脚气。
7.太冲
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疏肝解郁
①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难产等妇科病证;③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④癃闭,遗尿;⑤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8.腰阳关
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①腰骶疼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9.命门
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病证;④小腹冷痛,腹泻。
10.大椎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①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②骨蒸潮热;③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④项强,脊痛;⑤风疹,痤疮。
11.百会
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①痴呆、中风、失语、瘛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症等心脑及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③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12.神庭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①癫狂痫,不寐,惊悸;②头痛,眩晕,目赤,目翳,鼻渊,鼻衄。
13.水沟
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点处。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症、癫狂痫、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④闪挫腰痛。
14.印堂
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
①痴呆、痫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眩晕;③鼻衄,鼻渊;④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15.中极
脐中下4寸。
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止、带下等妇科病证。
16.关元
脐中下3寸
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②少腹疼痛,疝气;③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④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⑤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⑥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⑦保健灸常用穴。
17.气海
脐中下1.5寸。
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③小便不利、遗尿等泌尿系病证;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⑥保健灸常用穴。
往期精彩回顾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谚语!不知道这些会吃亏!(赶紧收藏)
常用针灸腧穴(珍藏版)
一文帮你迅速掌握常用的针灸腧穴赶紧收藏!
常用针灸腧穴(珍藏版)
北京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是在中医老前辈的关心下成立的,以“振兴中医、从我做起”为宗旨,致力于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自年6月成立以来,研究院在中医药传承发展方面,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发轫:
一是开展中医理论技术研究,特别是疑难病研究、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形成确有疗效的疑难病治疗理念、治疗方法、治疗技术;
二是致力于名医名方产品开发,深入挖掘名老中医临床验方研发健康产品,融合现代科技成果,形成一系列中药产品、中医器械等,以传承发展中医药、造福百姓;
三是致力于中医药人才培育输送,如系统开展中医确有专长与中医师承考核相关的理论培训、实践操作、技能提升;
四是致力于中医知识文化传播,通过义诊、讲座等方式,传播普及中医药知识,借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推动中医走出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