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脉
浮脉是指具备轻取即得,重按无力特点的脉象,在伤寒论中根据病情变化的不同出现的名词有“寸脉浮”“脉但浮者”“脉续浮”“脉关上浮尺弱”“脉阴阳俱浮”以及浮涩、浮紧、浮缓、等相兼脉,其病机虽有寒热虚实等不同,但是多为邪犯肌表,太阳病多见或太阳类方多见其脉。
期中以浮脉、浮紧脉、浮弱脉、浮缓脉、浮数脉、浮大脉、浮滑脉多见。
浮脉多见表证,热证和虚证。具有代表性如到条条文代表,71条的太阳蓄水证,条的白虎汤证,29条的阴阳两虚证等。
以下脉象在伤寒论中只是见一次或两三次的,我们叫他少见脉象。如;浮细脉见于37条,脉浮而动数的条,浮迟脉象的条,浮虚脉的二阳合病证条,浮芤脉见于条,浮涩脉的脾约证条,脉浮虚而涩的风湿相搏证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37、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技汤。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其门。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7、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伤寒论》中共记载浮脉64次。提示表证者43次,占百分之67(其中6次不是典型的表证,但有外邪)。提示热证者15次,占百分之23,大多在阳明病经证中,可见阳明经证之热有外达之势。提示虚证者4次,占百分之6。虚实相对,治法大异,不可忽视。还有2次是指吐法,提示病邪上越的病机。
《金匮要略》共记载浮脉44次。(五脏风寒篇中浮之虚、浮之弱、浮之实、浮之坚四个浮字是指诊脉时轻按浮取,不是浮脉,未列入)提示风邪外袭者15次,占百分之34,远较《伤寒论》为低。提示热证者14次,占百分之32。提示虚证者13次,占百分之30,明显高于《伤寒论》,可见杂病浮脉应高度重视虚证的可能。也有2次是指可吐之证。
综观全书,可以得出明确结论,浮脉在伤寒论中主表证、热证、虚证、和阳气的恢复。如太阳病之脉浮,是浮在寸及关部,尺部不浮。而阳明病可见三部浮。而单见尺脉浮,则是里病,伤肾,目衄等。而太阳伤寒证之脉阴阳俱紧,可见是寸关浮紧尺不浮只紧。而太阳中风证是阳浮而阴弱,即寸关浮而尺弱。
为了弘扬祖国中医文化,提高临床实战技术,培养更多的中医技术人才,我院隆重推出刘永宽《传真脉法与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临床实用高级研修班!
一、《传真脉法》简介:
学会此脉法能使您在患者面前树立威信,该脉法不用患者开口能一针见血说出患者所患病症和症状,准确率%,把出脉势信息,可以指导方药治疗,指导中成药治疗,指导中药产品治疗,指导针灸,推拿治疗方向。此脉法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容易复制,老师能达到什么程度就能教会学员达到什么程度。
《传真脉法》不同传统脉法,是传统脉法的精准发展,是集“二十三大信息”为一身的立体模式脉法,自成一体。
二、讲师简介:
刘永宽:执业中医师中医大师郭生白弟子
中医《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首席主讲专家
中西医经典理论指导实践金牌讲师
中医药管理局职业讲师
首创《传真脉法》使天下学脉者,尽能掌握!
临床30余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病而远近闻名。精研生命科学,治病三十余载,疗效卓著,临床中把传统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相印证,形成了《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由于深受患者爱戴,被推选为威县第十一届、十三届政协委员,兼威县城区医师协会秘书长。
三、《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体系介绍
人类最好的医生是自身的本能,医生是帮助本能的。中医是依靠生命本能治病的医学体系。《伤寒论》里走出生命本能系统医学。医圣张仲景在一千八百年前就认识到生命的本能。本能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出汗、呕吐、大便、小便、哭、笑等等,在看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发汗排异法、解肌排异法、透表排异法、呕吐排异法、泻心排异法、利尿排异法、通腑排异法等等。生命本来就有一套完美的排异系统,当感染了细菌与病毒本能立即做出排异反应,我们把握临床病势因势利导很快就能治好病。
《伤寒论》本能系统医学,把所有疾病划分成“外源性疾病”和“内源性疾病”,即阳性病和阴性病,在临床上更容易把握。外源性疾病我们一律采取排异疗法,内源性疾病一律采取综合强壮解除障碍自主调节法。内源性疾病与外源性疾病在临床上非常容易鉴别,通过对患者简单望闻问切,两三分钟就可判断出来。
中医本能系统医学,不借用易经八卦思维、河图洛书思维、五运六气思维、星相命理思维来解释中医生命理论。而是用系统思维、五行思维来清晰说明中医生命科学之奥妙,把几千年复杂中医简单化才是中医真正的进步,也更符合现代人的理解要求。
《伤寒杂病论》六经浅述:太阳经一是解肌法,十五个桂枝汤加减。二是发汗法,四个发汗方剂。阳明经是吐法、清法、下法,五个下法方剂,十余个清法方剂。少阳经是和解法,是柴胡汤系列方剂。以上是三阳经,也是阳性病。在三阴经中,有助阳温经法、助阳化水法、助阳温里法、回阳救逆法、回阳通脉法等。这些完全与人体本能活动相关联。可以说,“中医本能系统医学”体系,真正解读了中医密码,改变了传统的中医观念,使中医变的易学、易懂、易用,复制容易。
内源性疾病:
什么是内源性疾病?
内源性疾病是人体内部器官、组织发生的功能性低下,功能活动程序的紊乱或功能障碍,我们就称为内源性疾病。内源性疾病就是慢性病,也叫阴性病。治疗的方法是提高功能,解除障碍,调节紊乱。
内源性疾病是没有排异能力的,是功能障碍或者是功能低下,是不发烧的疾病。
内源性疾病:1.慢性阑尾炎2.妊娠高血压3.生殖器的慢性炎症4.癌症的疼痛方5.老年遗尿6.崩漏7.冠心病8.甲状腺功能减退9.股骨头坏死10.胃十二指肠溃疡11.悸气12水逆13胀满14.停饮。15慢性前列腺炎16.肿瘤17.不孕症18.产后无乳汁19.肠梗阻、肠粘连、肠套叠、肠扭转20.胃下垂、肝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21.带动不安22.先兆流产23.半身麻木24性功能低下25.多汗症26.闭经27.增加肾脏血流量利尿方28.厥阴头痛29.经期乳房胀痛30.经期口腔溃疡或感冒31.慢性结肠炎32.便秘33.手足皲裂脱皮34.慢性支气管炎哮喘35.咳血36.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37.衄血38充血性头痛,诱导上部血液下行39.肝硬化40.肺结核41.上部咳血的总方42.下部出血43.子宫内膜异位44.肝脾肿大45.冻疮46.三叉神经痛47.肝硬化腹水48.紫黄烧伤膏49.面瘫50.荨麻疹51.口疮灵52.输卵管不通53.慢性脉管炎54.产后尿潴留55.下肢静脉曲张56.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7.神经性头痛58.脑震荡59.脑出血60.功能性子宫出血61.内外痔疮62.脱发外擦方63.心动过缓64.紫癜65.心包积液66.脑积液67.心衰肺心脑病68.腰椎间盘突出69.风湿痹症骨质增生熏洗方70.颈椎病71.上冲性兴奋72.脑缺血73.卵巢囊肿74.子宫肌瘤75.支气管扩张76.关节积液77.老年痴呆78.剖腹产麻醉后截瘫79.鞘膜积液80.高血脂81.糖尿病82.高血压83.尿闭84.怕冷方85.慢性咽炎86.胎动不安87.男性不育89.复发性口腔溃疡90.干燥综合症······
外源性疾病:
什么是外源性疾病?
凡是人体外世界的致病物质,无论致病生物与非生物进入人体引起的排异反应,就叫“外源性疾病”。外源性疾病就是急性病,也叫阳性病。治疗的方法是排异。
外源性疾病的排异方法:
发汗排异法、解肌排异法、透表排异法、泻心排异法、催吐排异法、化瘀排异法、利肝利胆排异法、利尿排异法、通便排异法等等。
外源性疾病就是:各种发热的急性病。比如,病毒性感冒、伤风感冒、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腮腺炎、急性颌腺炎、急性鼻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肝炎、急性牙龈炎、甲亢、急性乳腺炎、急性肺炎、肺感染、急性中耳炎、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脑膜炎、大脑炎、湿温、风湿热、妊娠呕吐、病毒性角膜炎、手足口病、病毒性腹泻、心肌炎、疼风、急性肾炎、无名低热、无名高热等等。
◆《刘氏传真脉法》:本脉法简单易学,可让学员一针见血的把出病人最主要疾病信息,病人很少开口,可以报出病人痛苦症状,定病性,定病势,定疾病区域,指导开方用药。
四.教学讲义:
1.《传真脉法》
2.《本能中药解》
3.《本能方剂解》
4.《生命本能论》
5《外源性疾病讲解》
6《内源性疾病讲解》
7.《伤寒论经方治疗现代病讲解》
8.《金匮要略经方治疗现代病讲解》
五、招生对象:
中西医、外科、内科、妇科、骨伤科、疼痛科、针灸科、推拿按摩科、康复科、理疗科、颈肩腰腿痛科、养生馆、推拿馆、个人手法爱好者、等医护人员,有志于治病救人的非医学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零基础学员易学易懂
六、开课时间及地点:
8年12月17日-21日(16日全天报到)5天重庆
收费标准:首推三期本期特惠价元(原价元)
本期学习班理论加实操,学期5天,特惠价元(含课时费、资料、光盘、结业证等费用)。
温馨提示:
请来学习的学员提前报名及缴纳报名费,以便确定人数(根据交报名费的先后顺序安排上课时的座位)
★学习后不限次数免费回来复习★
联系人:13582(北京中科医院电话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