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为中医名词术语。脾胃虚弱含义比较笼统,包含了脾气虚、脾阳虚、脾不统血、中气下陷、胃阳虚、胃气虚、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中医证候。其中脾气虚是脾胃虚弱的基本类型,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耗伤脾气所致。
脾胃虚弱的常见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
01常见分类
1.脾气虚
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2.脾阳虚
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脾不统血
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气血亏虚,可见食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一为多种出血症状,如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便血而属脾不统血者,以大便下血,血便混杂,或先便后血,血色紫暗,或大便漆黑,兼见脾气虚症状;崩漏而属脾不统血者,表现为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尽,色淡质薄,面色白或虚浮,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纳呆便溏等。
4.中气下陷
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浑浊如米泔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腹泻等病。
5.胃阴虚
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等。
6.脾胃虚寒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02养生原则
1、饮食规律
饮食对脾胃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一日三餐要规律饮食,尤其注意早饭一定要吃。粥是最好的养脾早餐,可以以小米为主,加入大枣、山药等健脾食物。如果气血亏虚再加入黑芝麻、花生;如果湿气重,可加入薏米;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加入高粱米。平时吃饭忌“肥甘味厚”,太甜的、油腻的、咸的无利于脾的运化。最好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多样化的食物。每餐七分饱,不要暴饮暴食。
2、忌食寒凉食物
饮食上忌任何寒凉食物、即使是夏天也不要喝冷饮或吃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水果饮品;生姜在夏季是很好的选择。喝水要小口,温饮,避免大量猛饮,容易出现脾胃发胀,促生痰湿体质。
3、作息规律
平时也要注意情绪的调整,按时作息,养成睡午觉的习惯,可以补气养血。
4、多吃果蔬
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说那些富含维生素较高但是富含纤维较少的蔬菜水果,如东瓜,黄瓜还有土豆菠菜等等,这些特别容易消化的食物能够消化,并且便于我们的吸收,所以说有利于我们的胃病的康复。
5、注意保暖
受凉是脾胃失调虚弱的另一个原因,所以,在冬季,要注意保护腹部的保暖,多穿衣服,夏季尽量也不要吹空调。春秋季节气温不稳定,早晚也要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而是脾胃功能受到损伤。
03联合用药
脾胃虚弱处方
增力再生丸+龙脑安神丸+安神温胆丸
麦冬、地骨皮、钩藤、水牛角、牛黄、郁金、胆星、桑白皮、朱砂、芒硝、冰片、甘草、全蝎、茯苓、麝香、人参等16味中药
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高热惊风,中风昏迷,狂症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人参、黄芪、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白术、茯苓、薏苡仁、鸡血藤、钩藤、僵蚕、防风、羌活、木瓜、牛膝、乌药、杜仲、附子、肉桂、沉香、甘草、大枣(23味)
补气养血,舒筋活络。用于气血虚弱,筋骨疼痛,四肢麻木,中风,半身不遂,遗精失血,再障贫血。
半夏、竹茹、陈皮、枳实、茯苓、甘草、人参、熟地黄、朱砂、酸枣仁、远志、五味子、大枣。
失眠多梦,心悸气短,胸胁胀痛,浅表性胃炎,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糜烂性胃溃疡等。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药品知识介绍往期推荐
产品
急性脑梗怎么办?龙脑安神丸给你答案
10-13特稿
产品
男人不可以说不行——增力再生丸
10-13特稿
产品
一觉到天亮——安神温胆丸
11-19特稿
产品
反流性胃炎——安神温胆丸
10-13特稿
复方卡力孜然酊的价格是多少白癜风趁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