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蜂毒疗法之穴位大全

(l)头面颈项部穴

人中(水沟):人中沟上1/3处。主治体克、中暑、腰痛、落枕、面部肿痛等。

印堂:两眉之间正中。主治头痛、鼻病、目痛、眩晕、失眠等。

上星:头部前正中线入发际1寸处。主治头痛、目痛、鼻衄、鼻炎等。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主治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等。

哑门:项后正中入发际五分。主治聋哑、项强、神经官能症等。

大椎: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主治急性热病、肝炎、癫痛、支气管炎、肩背冷、白细胞减少等。

迎香: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主治鼻炎、鼻窦炎、面神经麻痹等。

太阳: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1寸凹陷处。主治偏头痛、眼痛、感冒、失眠等。

听宫:耳屏中部,张口时耳前凹陷处。主治耳聋、耳鸣、中耳炎、面神经麻痹等。

听会:耳屏下部缺口前,张口凹陷处。主治同听宫穴。

耳门:耳屏上部缺口前,张口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齿痛、中耳炎等。

医风:耳垂后,张口凹陷处,当乳突和下颌骨中间。主治耳鸣、中耳炎、腮腺炎、面神经麻痹等。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咬肌中。主治牙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等。

地仑:口角旁四分处。主治面神经麻痹、流涎、三叉神经痛等。

四白:目下1寸,当眶下孔部位,直对瞳孔。主治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眼病等。

承泣:目下眶孔内,四白穴上三分。主治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肌痉挛等。

  阳白:眉上1寸,正对目中线,在额肌中。主治面神经麻痹、眶上神经痛等。

睛明:目内毗角上一分处。主治各种眼病。

眉梢(丝竹空):眉梢外侧凹陷处。主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眼肌痉挛等。

鱼腰:眉毛之中点。主治眶上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眼病等。

风池:项后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处。主治头痛、感冒、头昏、项强痛、耳鸣等。

下关:耳前,颧弓下,闭口凹陷处。主治面神经麻痹、中耳炎、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等。

率谷: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五分。主治偏头痛、眼病等。

人迎:喉结旁开1.5寸。主治高血压、低血压、哮喘、扁桃体炎、牙痛等。

缺盆:颈根部两侧凹陷处。主治咳嗽、哮喘、咽喉炎、肩痛等。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主治眩晕、心悸、目痛、失眠等。

承浆:下唇缘下方正中凹陷处。主治牙痛、口腔炎、面瘫等。

巨髎:面部,直视时当瞳孔的直下方,平鼻翼下缘处。主治口眼歪斜、血衄、唇颊肿等。

头维:在额角头发边,入发际0.5寸肌缝中。主治头痛、眩晕、视物不明、面瘫等。

  (2)胸腹部穴

天突:胸骨柄上缘凹陷中。主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呕吐等。

膻中:胸骨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主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胸痛等。

中脘:剑突与脐孔之中点,脐上4寸。主治胃痛、呕吐、消化不良、腹胀等。

气海:脐下1.5寸。主治腹胀、腹痛、遗尿、痛经、月经不调、经闭等。

关元:脐下3寸。主治腹痛、腹泻、泌尿生殖系统诸疾。

中极:脐下4寸。主治尿潴留、尿频、尿道痛、遗尿等。

梁门:中脘穴旁2寸。主治急慢性肠炎、胃神经痛、胃溃疡等。

天枢:脐旁2寸。主治痢疾、腹胀、腹泻、便秘、肠麻痹等。

大横:脐旁4寸,腹直肌外缘。主治腹胀、便秘、肠麻痹、腹泻等。

子宫:中极穴旁3寸。主治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痛经。

 (3)背腰部穴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相当于两肩胛骨下角水平。主治肝炎、胃痛、肋间神经痛。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相当于肋弓下缘水平。主治腰痛、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

长强:尾骨尖端下方,当尾骨端与旺门之间。主治癫痫、脱肛、痔核、腰神经痛等。

大抒: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支气管炎、感冒、项背痛等。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等。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痛、膈肌痉挛、背痛等。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肝炎、胆囊炎、肝肿大、肋间神经痛等。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脾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等。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痛、失眠、肝炎、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肾炎、腰痛、神经衰弱等。

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腰痛、腰扭伤、肠炎、便秘等。

志室: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治肾下垂、腰痛、肾炎、前列腺炎等。

有人报道:蜂刺志室穴,是预防和治疗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荨麻疹等)的特效穴,是蜂针治腰痛的要穴,还是蜂针保健的有效穴。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下肢麻痹、白带、遗精、腰痛等。

上髎:第1骶后孔中。主治下腰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

次髎:第2骶后孔中。主治同上髎穴。中髎:第3骶后孔中。主治向上髎穴。

秩边:臀列正中旁开3寸,坐骨大孔中。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麻木等。

肩中俞:大椎穴旁开2寸。主治肩胛神经痛、落枕、支气管炎等。

肩井:第7颈椎棘突和肩峰连线中点。主治中风后遗症、颈项部酸痛等。

曲垣::肩胛岗上缘内侧凹陷处。主治肩胛神经痛。

夹脊:第l胸椎到第5各胸椎棘突间旁开5分许。主治腰背痛、脊柱炎、肋间神经痛等。

  (4)上肢穴位

肩髃:肩峰前下方,举臂时有凹陷处。主治肩关节炎、风湿性肌肉神经痛、偏瘫等。

肩前:在肩内上方,当肱骨头、锁骨与喙突之间陷中。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偏瘫等。

曲池:曲肘、横纹头至肱骨外上髁之间。主治肩臂痛、偏瘫、扁桃体炎、高血压等。

少海:曲肘,横纹内端。主治高血压、失眠、心悸、手震颤、肩臂痛等。

尺泽:曲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挠侧陷中。主治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

郄门:前臂内侧正中两筋间,腕上5寸处。主治神经性心动过速、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

间使:前臂内侧正中两筋间,腕上3寸处。主治心悸、心绞痛、胃痛、癫痫等。

内关:前臂内侧正中两筋间,腕上2寸处。主治胸闷、呕吐、心悸、心绞痛、胃神经痛等。

养老:腕背上1寸,尺骨小头挠侧骨陷,转手取穴。主治视力减退、落枕、头痛、肩臂和腰背酸痛。

腕骨:手背尺侧,第5掌骨之后下方。主治腕指关节炎、腰痛等。

阳溪:腕背挠侧,伸拇长、短肌腱之间。主治腕痛、腱鞘炎等。

后溪:第5掌骨小头后握拳横纹端。主治头顶痛、腰痛、落枕等。

支沟:外关穴上1寸处。主治肋间神经痛、习惯性便秘、耳聋、耳鸣等。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两骨间与掌侧内关相对处。主治感冒发热、肋间神经痛、手臂神经痛、上肢关节炎等。

合谷:第1、2掌骨间之中点。主治头痛、齿痛、鼻炎、面神经麻痹、痛经、上肢关节痛。

列缺:腕桡侧横纹上1.5寸,当挠骨基突后方筋骨间。主治咳嗽、哮喘、头痛、咽喉痛等。

鱼际:第1掌骨中间1/2处,赤白肉际。主治哮喘、咳嗽、咯血、咽喉痛等。

十宣:两手十指尖端去爪甲一分许,共10穴。主要用于急救,如昏迷、中暑、癫痫发作。

液门:在于无名指根部的尺侧,当第4、5掌指关节与指缝缘间之中点处。主治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有人报道,液门是蜂针治感冒的特效穴。

手三里:曲池穴下2寸。主治偏瘫、肘挛、屈伸不利等。

  (5)下肢穴

环跳:臀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臀裂正中的连线上外1/3与内2/3中间。主治坐骨神经痛、中风偏瘫、下肢关节炎、下肢瘫痪等。

殷门:臀横纹至腘窝横纹正中连线中点。主治坐骨神经痛、腰背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委中::腘窝横纹中央。主治腰背痛、坐骨神经痛等。

承山:小腿肚(腓肠肌腹)下,正中。主治坐骨神经痛、脱肛、腓肠肌痉挛。

昆仑:足外踝与腿腱之间。主治背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足踝关节痛、头痛等。

中脉:足外踝下骨缝中。主治头痛、颈项强、癫痫等。

风市:直立时两手下垂当中指尽处。主治偏瘫、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等。

伏兔:膝上6寸,股骨的前外侧。主治偏瘫、膝关节炎等。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陷中。主治肋间神经痛、胆囊炎、膝关节炎、偏瘫等。

悬钟(绝骨):外踝直上3寸处。主治落枕、偏瘫等。

内外膝眼:膝盖下两旁凹陷中。主治膝关节炎。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主治胃病、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

上巨虚:足三里下3寸,当患腹泻痛时,穴处每有压痛出现。主痢疾、腹泻、阑尾炎等。

丰隆:外踝上8寸,胫骨旁开二横指处。主治下肢神经痛、头痛、眩晕等。

内庭:第2,3趾的趾缝间。主治头痛、胃痛、牙痛、扁桃体炎等。

血海:膑骨内侧上2寸处。主治月经过多、荨麻疹等。

阴陵泉:胫骨内侧踝直下方陷窝中。主治尿潴留、浮肿、膝关节炎等。

三阴交:内踝直上3寸,胫骨后缘。主治男、女生殖系统疾病。

商丘:内踝前下方陷中。主治踝关节炎、消化不良等。

公孙:足大趾本节后1寸处,赤白肉际。主治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痛经等。

曲泉:屈膝时膝内横纹头上方凹陷处。主治膝关节炎、阴道炎等。

太冲:足大趾、次趾的趾缝上1寸半处。主治高血压、头痛、疝气等。

复溜:内踝后上2寸。主治低热、肾炎、神经衰弱、盗汗等。

太溪:足内踝与跟腱之间陷中。主治神经衰弱、腰痛等。

照海:足内踝直下骨陷中。主治癫痫、扁桃体炎、神经衰弱等。

涌泉:脚底心陷中,当脚底前1/3与后2/3中间。主治头痛、昏迷、中暑、脑溢血等。

蜂毒治疗请咨询专业人士,不要随意使用

赞赏

长按







































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xiachuia.com/sxcjc/47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