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虚证
指元(真)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嫩苔白,脉虚无力等。
少气、乏力、动则加剧,脉虚无力。
2.气陷证
指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不升而反下陷、内脏位置不能维固而下垂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又称中气下陷证或脾虚气陷证。
头晕目花,少气倦怠,久痢久泄,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弱。
气陷证,以内脏下垂为主要特征。人体内脏固定于一定位置,是与正气的旺盛、升举有力分不开的。若正气不足,升举无力,往往导致内脏下垂。本证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故兼见头晕目花,少气倦怠,舌淡苔白,脉弱等症状。若中气亏虚,脾运失健,清阳不升,气陷于下,则久泄久痢。胃腑下垂,常感腹部坠胀,肝肾下垂,腹部亦有重坠感,但与胃下垂的部位有所不同,胃下垂多见脐腹中部,肝下垂多见右侧胁下,肾下垂多见少腹两侧。脱肛多见久泄久痢,是中气下陷之象,但也有因小儿正气未充,或大便干燥,排便时用力过度而致者。子宫脱垂为气虚下陷常见之症,若因产后过早过重的劳累而致子宫脱垂并不兼有全身气虚症状者,同样可作气虚下陷的诊断。
气虚证伴有内脏下垂。
3.气脱证
气脱证指元气亏虚已极、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危重证候。
卒然昏倒,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不止,口开目闭,手撒身软,二便失禁,舌淡,脉浮大无根或脉微欲绝。
气脱一般是气虚或气不固的进一步发展,若由大失血所致者,称为气随血脱。气脱与亡阳常同时出现,除肢厥身凉为亡阳的主要特征,气息微弱欲绝为气脱的主要特征外,其余证候均基本相同,故临床又常称为阳气虚脱。
4.气滞证
气滞证是指某一脏腑或某一部位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胸胁脘腹等部位闷胀、胀痛、窜痛、攻痛、时轻时重,或部位移动,常随嗳气、矢气而减轻、多因情志变化而加重或减轻,脉弦,舌象正常。
引起气滞的原因很多,如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或外伤闪挫等,均可引起气机阻滞。此外,痰饮、瘀血、宿食、蛔虫、砂石等病理物质的阻塞,也可使气的运行发生障碍而致气滞。阳气虚弱,阴寒凝滞,亦可使脏腑经络之气机不畅,而成气滞。气滞多见于疾病的早期阶段,故有初病在气的说法。
由于气滞的病因不同、部位各异,故其证候的表现有各自特点,临床常见的有肝气郁滞证、胃肠气滞证,肝胃气滞证等。
气滞常可导致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或与血瘀兼并为病而为气血瘀滞证。气机郁滞日久,可以化热、化火。气滞可影响水津的输布而生痰、生湿、水停,而成痰气互结、气滞湿阻、气滞水停等证。
局部闷胀疼痛。
气滞证与食滞证
5.气逆证
气逆证是指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的证候。临床以肺胃之气上逆和肝气升发太过的病变为多见。
肺气上逆,则见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则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上逆,则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等。
6.气闭证
气闭证是指因风、痰、火、瘀之邪气壅盛导致气机逆乱、阴阳乖戾、气机闭塞不通所致的病证。此证或因外感邪气、或因内伤七情过极,发病暴急可见于中风、昏迷、惊风等各种危急病证。
突然昏倒,神志不清,气粗痰鸣,牙关紧闭、二便不通等,双手握固,脉滑数、或弦数有力、或伏而难见。
神明失用,九窍不通。
气闭证与气脱证
伙伴招募合肥宝花堂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伙伴招募关于我们宝花堂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传播中医健康文化,提高中医从业技能的服务型公司,公司依托世界中医骨伤联盟强大的顾问团队,为广大的关爱健康的人提供健康知识的传播;
严浩翔老师、宋永忠老师,齐立仙老师、刘晏老师后续不断加入的老师的加入为宝花堂为中医从业者提高中医技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为了更好的传播宝花堂品牌,把宝花堂真正打造成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最好白癜风医院福州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