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医易同修”免费订阅……
疾病查询
健康指导
养生经典
医技知识
有病不求人
一天,贺普仁的诊所里来了一位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纤细高挑,眉眼弯弯,可惜脸色发黄、愁眉不展。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姑娘姓王,今年25岁,是个芭蕾舞团的领舞演员,算个明星。娘长得漂亮,能力也强,追求者也多,刚20出头就结了婚。结婚之后,现实问题来了,到底要不要马上生孩子呢?姑娘与爱人商量,决定暂时不要,事业为重,先把舞跳好了再说。
就因为这个决定,姑娘做了一次人流。但流产之后,月经就出了问题了,来得不准,量少,颜色发暗,而且肚子还经常疼。1个月前,芭蕾舞团给演员们做体检,姑娘被查出小腹有包块,这才着了急,医院看病,做了B超后,诊断为“子宫肌瘤”,大夫建议做手术切除。
姑娘害怕动刀,就跑到贺普仁诊室来看病。
贺普仁给芭蕾舞女演员看病,见她舌质淡,舌苔发白,再一摸她的脉,沉细弦,就知道她是因为肝郁气滞,气血瘀结导致了石瘕。于是就按调气活血,化瘀通络的思路给她治疗。
用艾炷灸姑娘的痞根穴,每次灸30分钟。
治了一次之后,姑娘的症状减轻了,乏力也好多了。又治了两个疗程,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月经也正常了。医院去做B超,出来的检查结果让她高兴坏了:恢复正常,子宫肌瘤消失了。
子宫肌瘤是什么?子宫肌瘤,又叫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症状,少数人会有阴道出血,或腹部触按有肿物等压迫症状。
按中医的说法,这个病叫“石瘕”,30岁以上的妇女容易得这种病,是妇科多发病。西医又把子宫肌瘤叫做子宫纤维肌瘤,是子宫的实性、良性肿瘤,女性得这个病,可能与雌激素的刺激有关。
得了子宫肌瘤的女性,一般来说会有这样的症状:
1、子宫逐渐长大,较坚硬,触摸下腹部有肿块,一般无触痛;
2、时感腹痛,月经量多,或带经时间过长,或有带下;
4、腰酸痛,身倦乏力,头晕、心慌、五心烦热;
5、舌淡,脉缓而细弱。
中医认为此病多半是由于情志失调、忧思过度,引起肝脾不和,导致冲任功能紊乱,气血瘀积,或痰湿凝滞郁久而成积。如果病人久病失血,就会气血双亏,出现体虚病实的病症。
有三类人群易发子宫肌瘤:
第1类,未育女性提前进入更年期。
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第2类:性生活失调影响子宫健康。
夫妻间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进神经内分泌正常进行,使人体激素正常良好地分泌,而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第3类:抑郁女性多发子宫肌瘤。
女性自身的抑郁情绪,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强,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这同样是子宫肌瘤产生的重要原因。
真的得了子宫肌瘤,最好找医生看看。同时可进行家庭的辅助疗法,在家用砭针或艾灸对痞根穴进行保健。
灸痞根穴治子宫肌瘤痞根穴是经外穴。痞,就是痞块的意思,腹内肿大的器官,如肝肿大、脾肿大,都可以叫痞块。
这个穴位有治疗肝脾肿大的作用,有如截断痞块根部的作用,故名痞根。针扎或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治疗痞块、肝脾肿大、疝痛、腰痛、肠炎、咳逆、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等病。
寻找痞根穴:
痞根穴是经外穴,位置在腰部,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5.5寸(肓门穴外开0.5寸),手在腰部可以摸到。《窦太师秘传》说痞根穴:“背脊中命门穴两旁各四指许。”
艾灸保健法病人在家用艾灸疗法灸痞根穴的时候,要采用俯卧的姿势。用温和灸,每次10-20分钟。
1、痞在左,灸右;在右,灸左。(《古今医统》卷三十三)
2、灸九壮。(《针灸秘法全书》)
3、积聚痞块,灸背脊中命门穴两旁各四指许,痞在左灸右,在右灸左。(《窦太师秘传》)
4、十三椎下各开三寸半,多灸左边。如左右俱有,左右俱灸。(《医学入门》卷一、《类经图翼》)
5、俯伏,在肓门(足太阳经)外侧五分取穴,艾炷灸7~15壮。(2版《针灸学讲义》)
6.痞块久不愈者,灸7~15壮。(年南京《针灸学》、1版《针灸学讲义》)
砭石保健法可找家人帮助,用砭石点按痞根穴,也可以自用砭石点按,每次点按2-3分钟,每天2次。
灸痞根穴歌
十二椎下痞根穴。
各开三寸零五分。
二穴左右灸七壮。
难消痞块可除根。
(选自:五十到一百)
想系统学习艾灸技术的读者,可点击这里秘绝技:3天让近视丢掉眼镜!疼痛正骨秘诀大公开!5.15课程,还有艾灸刮痧课等你来!报名马娟老师主讲的艾灸公益课;向医易同修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专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