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病机之气血失常(二)气的失常之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的病理变化。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气滞,即气机郁滞,是气的流通不畅,或郁滞不散的病理状态。导致气滞的原因多由情志抑郁,或因痰湿、食积、瘀血等阻滞,或因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所致。气滞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机体的某一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气滞影响到血和津液的运行不畅,可形成瘀血、痰饮水湿停滞。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肺气壅滞,见胸闷、咳喘;肝郁气滞,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脾胃气滞,见脘腹胀痛,时作时止,得矢气或嗳气则舒。一般而言,气滞多为实证,以胀、闷、疼痛为共同的临床特点。2.气逆,是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以脏腑之气上逆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导致气逆的原因,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痰浊阻滞等原因所致。气逆的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肺胃肝等脏腑气逆。肺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等症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流,或为咯血、吐血,或壅遏清窍而致昏厥。3.气陷,是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导致气陷的原因,多因气虚病变发展而来。或因素体虚弱,或因久病耗伤,致脾气虚弱,清阳不升,中气下陷,而形成气虚的病变。气陷的主要临床表现,一为“上气不足”,因脾气虚弱,清气不升,头目失养,可见头晕、目眩、耳鸣等症状;一为“中气下陷”,因脾气虚弱,升举无力,可见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变。4.气闭病,是气的外出运动受阻,脏腑气机闭塞不通的一种病理状态。导致气闭的原因,多因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阻塞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气闭的主要临床表现,心气郁闭,阻塞清窍,可见突然昏厥,不省人事;肺气闭郁,气道不畅,可见呼吸困难,气喘声哑;膀胱气闭,可见小便不通;大肠气闭,可见腹部胀痛,大便秘结等病变。一般所说的闭证,多指气郁闭于心,以发病急骤,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气闭可自行缓解,亦有因气闭不复而亡者。5.气脱,是气不内守,大量外脱,以至全身严重气虚,功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导致气脱的原因,多因在疾病过程中,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或因大出血、大出汗,使气随血脱或气随汗泄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的主要临床表现,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呼吸微弱、全身瘫软、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状。
合作共赢
现诚招合作伙伴,代工代理经销使用均可,本品为纯中药制剂,绝不添加违禁药物,可接受药检。愿我们携手同行,为有效防控禽病,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技术交流:
王新民
业务
丁禹程
王明浩
陈嘉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