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华美食,大家都知道“东坡肉”这道名菜。相传东坡肉为我国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所创,他不仅是词人,其实还很懂医,曾和《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一起出过一本叫《苏沈良方》的书,其中很多药方至今仍被中医临床使用。
对于这种能写出医书的词人来说,自然对养生也非常在意,“东坡粥”可以说就是他的养生之宝,而东坡粥中,最重要的一味食材就是芡实。
一味芡实,脾肾双补
芡实俗称“鸡头米”,因为样子长得像鸡头所以得名。样板戏《沙家浜》里曾有一段:“新四军隐藏在芦苇荡里,战士郭建光乐观地说,住在芦苇荡里虽然没有粮食,但是“鸡头米”可以吃!”这个鸡头米,指的就是芡实。它既是食材也是中药,入脾、肾、心经,《本草经百种录》记载:“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
▲芡实为此,中医治疗所有因为脾肾虚导致的“漏水”,比如五更泻、遇寒则泻、大便不成形,小便多,特别是夜尿多,女性的白带多,质地清稀等都会用到芡实,它的止泻效果是通过补脾补肾来实现的。
性质平和味甘
脾肾两虚者的调理佳品
芡实虽然是味补药,但它的性质很平和,所以补的时候没有上火的问题。这点很像茯苓,后者也是平补之品,一年四季都可以用,而且芡实、茯苓都是特别适合用在饮食中,和缓进补的食物。
苏东坡喝的“芡实粥”就是借用芡实的这个特点。根据记载,他吃芡实具体的做法是:把煮熟的芡实放在嘴里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每天吃10~30粒;或者用芡实煮成粥,称之:“粥既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东坡粥的做法很简单:药店或者超市都能买到芡实,取30克芡实放在锅中翻炒,但不要炒糊,颜色稍微变深就可以关火了,之后和大米混在一起,像平时熬粥一样熬煮就可以。如果有明显的脾虚肾虚症状,比如腹泻严重、大便严重的不成形、遇寒或者吃点不消化的食物就严重,包括孩子的“秋季腹泻”,只要不是因为细菌感染,不是急性胃肠炎,大便也没有恶臭,都可以用东坡粥来调理。
一周喝3-5次最好,因为它毕竟是食物,药力不及药物,所以必须持之以恒,才能产生药物的“缓释”效果。除了芡实,还可以放茯苓15克,山药15克,它们也是入脾经,性质平和的药食同源之物,这三者相配合,应该是脾虚肾虚之人的日常“养生粥”。
END
润肺养颜,告别肤色暗黄
白扁豆、莲子、茯苓、阿胶、芡实、白杏仁、百合,7种食材零添加,匠心制膏,以脾肾双补的方法助力肺气充盈,让你从内而外焕发健康光泽。
↓↓点击图片快速购买↓↓
策划编辑:十五子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健康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好物!
有用请给我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