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芪、绵黄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
《神农本草经》
补气药
主产于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
甘,温。
归肺、脾经。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用法禁忌煎服,10~15g,大剂量30~60g。益气补中宜炙用;其他方面多生用。脾胃湿热者禁用。
现代研究含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calycosin)、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还含黄芪皂甙Ⅰ、Ⅴ、Ⅲ(astragalosideⅠ、Ⅴ、Ⅲ)。
药理研究正常大鼠饲以含黄芪粉末的事务1周后,测其耗氧量比服药前逐渐增加。
能加强正常心脏收缩,对衰竭的心脏有强心作用。
本品能使管状血管和肾脏血管扩张,并使全身末梢血管扩张,皮肤循环畅盛,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实验者在自己身上进行了利尿试验,证明黄芪有中等的利尿作用。
黄芪磨成粉末加入饲料给大白鼠喂服3日,有阻抑实验性肾炎的作用。
黄芪对小白鼠有镇静作用,能维持数小时。
家兔口服黄芪,可使血糖明显下降。
对大白鼠离体子宫具有兴奋收缩作用。
抑菌试验:本品在体外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中药附方1、体虚自汗:(玉屏风散)黄芪5钱,白术3钱,防风2钱。水煎服。
2、脾胃虚弱以及气虚下陷引起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补中益气汤)黄芪4钱,党参、白术、当归各3钱,炙甘草、陈皮、升麻、柴胡各1.5钱。水煎服。
3、失血体虚:黄芪1两,当归2钱。水煎服。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黄芪1两,当归、龙眼肉、五味子各5钱,红枣10枚,黑豆1两。水煎服。
5、脑血栓:黄芪0.5~1两,川芎2钱,当归、赤芍、地龙、桃仁、牛膝、丹参各3钱。水煎服。
6、白细胞减少症、贫血:生黄芪、鸡血藤各2两,当归1两,党参、熟地黄各5钱。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孕妇当归减量。
7、乳汁缺乏:黄芪1两,当归5钱,王不留行、路路通、丝瓜络、炮山甲各2钱。水煎服。
8、各种神经性皮炎:黄芪、党参、山药各5钱,当归、莲子、苡米、荆芥、蛇床子、牛蒡子、地肤子、蝉蜕各4钱,甘草2钱。有感染者加生地黄3钱,黄柏4钱。老人、儿童酌减。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并用热药渣搽患处。
"葶苈降血脂颗粒":
它的最早命名是"葶苈祛痰湿颗粒"。
首选我们应该知道现代医学所描述的"血脂"属于古中医学"痰浊"的范畴
"葶苈降血脂颗粒"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治疗和调理痰湿体质的中成药,也是唯一一款治疗和调理痰湿症的基础用药。
主要成份:
葶苈子、山楂、茵陈、黄芩、泽泻、大黄、木香
功能主治:
宣通导滞,通络散结,消痰渗湿。
用于"痰湿症"引起的眩晕、四肢沉重、神疲少气、肢麻、胸闷、舌苔黄腻或白腻等症。临床见于高脂血症(痰浊)。
第一步
宣通导滞:
中医名著所述"肺脏为水上之源"、主宣发和肃降,葶苈子为君药,宣通肺气,利水消肿,调理肺藏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利水消肿等,臣药山楂消积导滞,增加使药木香行气,健脾使导滞作用更强《脾虚易生湿,脾气健而湿从无》寓使"培土生金"之意。
第二步
通络散结:
臣药山楂散瘀,消积,导滞通络功能增强。
佐以大黄逐瘀,通络降浊,祛痰湿、湿热从大便而出。
使药木香通三焦气分之药,协助臣药山楂、佐药大黄活血化瘀之力,中医名著所述,"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第三步
消痰渗湿:
肺为华盖,储痰之器也,君药葶苈子古往今来皆为消痰渗湿之要药,渗湿利水消痰,消除痰饮内阻、加上九蒸九制的佐药大黄和臣药泽泻让痰浊从二便而出《肺通调水道,与大肠相表里,肠道通,肺部百病不生,臣药泽泻甘淡渗湿,利水便,增加君药的利水渗湿功能。痰瘀至久于化火,同时佐以黄芩燥湿,利湿,善清心、肺、等上焦之湿热,又佐以茵陈燥湿,渗湿,善清脾胃、肝胆中焦之湿热,臣药泽泻利水渗湿、泻肾火,去肾、膀胱、大肠、小肠等下焦之湿热,湿热从小便而出。
禁忌
孕妇、经期、哺乳期、体弱者忌用。
组方合理,配伍严禁。
总结:
中医名家所述,"百病皆为痰作祟"。
临床中辩证施治属于"痰湿症"的,无论是什么疾病,皆属于"葶苈降血脂颗粒"的治疗和调理范畴。
附:
痰湿体质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1肥胖、减肥后易反弹。
2疲倦睡不够。
3腰酸关节痛。
4大便稀溏、黏腻、不易冲厕。
5睡觉打呼噜、流口水、头浑。
6口臭、口苦、口干。
7血脂超标、易患心脑血管类疾病。
8皮肤粗糙、油腻、易起痘。
9小便混浊、起泡沫。
10胸闷、神疲少气。
11手脚麻木、四肢沉重。
12眼胞微浮、面部虚肿。
13阴部潮湿。
14头、面部爱出油、脱发。
15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
16眩晕。
17痰湿症中医在舌苔黄腻或白腻,胖大(满口舌)重症湿邪重的舌边有齿痕。
1.全国独家品种,国家专利保密配方。
2.宣通导滞,通络散结,消痰渗湿。
三效合一,祛痰除湿。
3.国家四类新药,说明书明确标注30天为一个疗程。
4.《中国中药用药指南》评为唯一降血脂类备选药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