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运化
这里的运化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运化食物,一个是运化水液。
身体需要气血,主要从食物里来的。食物先到胃里,通过胃的消化腐熟,传给小肠进一步消化:把有营养的部分提取出来,把物质精微转交给脾。脾再负责把这些物质精微转化为气血能量,输送到全身。
所以说,把食物变成气血能量,主要是在脾胃里完成的。脾胃的好坏决定气血的好坏。
脾还负责运化水湿。如果脾脏的传输功能差,那么水湿就传不出去,水湿就容易累积在中焦。
脾脏有这样一个特点:喜燥而恶湿。翻译过来的意思:脾脏喜欢干燥的
环境而讨厌潮湿的环境。
假设你是一个脾虚的人,不能运化水湿。身体里面水湿过多,会让脾脏工作环境更糟糕;脾更虚,之后水湿更多。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很可惜,现代许多人体内的湿气就是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
脾主升清
脾主升清也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清阳之气从中焦往上升。
清气包含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到头目后,头目得到了养分自然精神气爽,干活有劲,思维也活跃。如果脾不升清,大脑没得到充足的营养、气血,人就一天浑浑噩噩的,大脑迟钝,精神也差。
脾升清的第二层意思是:脾气升起来后,可让身体里脏器有个固定的位置,不会往下掉。
最主要是抵抗重力的影响。如果脾功能失常了,脏器就会受重力影响往下掉,出现脏器下垂的情况,比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肾下垂等。
脾主统血
统是统摄,血是血液,统血就是统摄血液的意思。
血液是有形的液体,一方面身体要推它往前走,也要有个力来拉住,防止乱冲。拉住血液的这个力就是脾统摄血液的作用。
如果脾统摄血液的功能失常,会出现慢性出血症。最常见的病症是妇科崩漏,月经淋漓不尽,滴滴答答,需要半个月才能干净。
那我们该如何养脾呢?1.规律养脾,三餐有时
假期,宅在家里,有的人通宵上网、追剧;有的人什么都不做,天天睡大觉;有的人夜晚畅玩,白天补觉,日夜颠倒;还有的人饥一顿、饱一顿,或无节制地从早到晚吃零食,甚至不吃早饭……
殊不知过度放松或过度疲劳,都容易令人体生物钟“错点”,伤害脾胃,导致出现像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等各种健康问题,更严重的是,没有规律的生活还有可能给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埋下隐患。
因此,放假休息也要尽量维持正常的生物钟!
2.膳食养脾,多吃纤维
“每逢节假胖三斤”。疫情宅家期间,人们容易进食过多的脂肪、糖、蛋白质等,增加脾胃的负担,消化不良,而过剩的营养在体内积聚,也会造成代谢紊乱血脂增高、血糖异常,尿酸也会升高。
养脾促消化的果蔬:
橙汁,饱食之后喝一杯,可解油腻、消积食,并有止渴醒酒的妙用
木瓜,有“百益果王”之称,含有独特的蛋白酶,饭后吃木瓜能解除油腻的感觉;
山楂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胆固醇,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
苹果含丰富的钾,富含的果胶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作用,对解油腻有好处;
香蕉也有润肠、解毒、解油腻作用。
萝卜,对胃部胀满有缓解作用。洋葱几乎不含脂肪,有平肝、润肠的功能。
3.运动养脾
大家都知道运动有益健康,想要养脾促消化最好的办法是吃动平衡,但该怎么运动还是一门大学问。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医养生的功法也被挖掘出来,患者体验后好评如潮。
下为大家推荐两大“神功”:易筋经和八段锦
易筋经是古代导引术,具有健身养生作用,由明清期间养生家综合中国古代导引术和天竺国婆罗门按摩法编排而成,因此跟印度瑜伽有一定相似度。筋经的锻炼方法有12势,主要采取静止性用力,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屏气。
关于八段锦,可以看我们以前的推文:
「央视、人民日报力荐」疫情当前,做哪些动作可以防病?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商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