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艾灸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专业的艾灸是这样

艾灸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

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目的

通过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10

少一点

-5

用物

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

5

少一样

-1

素质

要求

仪表大方,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5

少一点

-1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姓名、治疗(保健)部位。

2、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取得配合。

3、协助患者大小便,松开衣着,安置合适体位。

4、再次核对并确定穴位,铺上治疗巾或大毛巾,注意保暖。

5、手持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穴位,距皮肤2-5cm处熏灸,以患者感温热而无灼痛为度,随时掸去艾灰,灸至局部皮肤红晕,每处5-15min。

6、观察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有无不适,防止烫伤、烧伤。

7、彻底熄灭艾条,清洁局部皮肤。

8、协助患者整理床单位,安置舒适体位。

9、整理用物。洗手。

10、记录治疗部位、时间、反应情况、疗效,签名。

5

5

5

10

20

10

5

5

5

5

未核对

未解释

未安置

未核对

未保暖

方法不正确

未观察反应

未清洁

体位不合适

未洗手

未记录

-5

-5

-5

-5

-5

-10

-5

-5

-5

-5

-5

1、艾条上火后不可悬空过久,以免接触皮肤时温度过高。

2、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能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饭后一小时不宜温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止艾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灸;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4、艾灸时先灸左边,再灸右边。

5

少一点

-5

考核时间:考核者:

专业的艾灸是这样的

身边很多朋友都在做艾灸,各种艾灸神器宣传得神乎其神,艾灸是不是就是往身上一放,点火就可以治病呢?

1

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常用于治疗脏腑虚寒证及实寒证如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二)扶阳固脱

“《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

(三)消瘀散结

“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急性乳腺炎)初起、瘰疬(颈淋巴结核)、瘿瘤等疾病。

(四)防病保健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故可调理亚健康状态。

2

适合艾灸人群

适应体质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不适合体质

1.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阴精不足,容易火旺,睡眠差,不宜艾灸。

2.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总之热性体质慎灸,灸得不合适可能火上浇油,如确需艾灸请咨询专业中医师。(舌象如下者不宜艾灸)

艾灸的适应证

?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各种病症。如:风寒温痹、痛经、闭经、寒腹痛等症。

?外感风寒表症与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

?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症。如久泄、就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等。

?气虚下陷、脏腑下垂之症。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水、崩漏等。

?外科疮疡,用于疮疡初起、日久不溃之症,亦可用于疮疡溃久不愈者。

?气逆上冲的病症,如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等。

?防病保健,用于抗衰老、预防中风、感冒等。

3

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二)施灸的禁忌

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有大血管的部位、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三)注意事项

1、如因施灸不慎烧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保护好水泡,勿使破溃,任其吸收,一般2~5日即可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等,保持创面洁净。

2、在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艾灸。

3、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该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

4

常见艾灸技术

艾灸技术

1、隔姜灸

适合温胃止呕、散寒止痛治疗因感寒而致的呕吐、腹痛、痛经以及风寒痹痛等。

2、隔盐灸

适合回阳、救逆、固脱,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并作、中风脱证、四肢发凉等。

3、隔蒜灸

清热解毒、杀虫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未溃疮疖、乳痈)及虫、蛇、蝎、蜂蜇咬伤等病证。

5

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

(一)风寒感冒

感冒常由外感风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等为主要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普通感冒。

治则:疏风解表散寒。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风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泽。

2、配穴:风寒加风门、肺俞、列缺;气虚加足三里;身痛加大杼;腹痛、腹泻加神阙。

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2次,至治愈。

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至痊愈。

特别提示:对于体虚易感冒者,可在夏季进行预防性治疗。在感冒流行季节可按上述方法预防性治疗一周。

(二)泄泻病(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泄泻亦称腹泻,常有脾胃虚弱、湿邪内盛而致,以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治则:健脾化湿。常用悬灸法、隔盐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天枢、足三里。

2、配穴:胃脘胀痛者加中脘、内关;湿盛者加上巨虚、阴陵泉;脾胃虚弱者加脾俞、公孙、气海;命火虚弱者加命门、肾俞、关元、神阙;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冲。

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4、隔盐灸法:取神阙穴,用纯净食盐填敷于脐部,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中间以针刺数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次艾灸7~10壮。每日1次,5~7次为1疗程。

特别提示:隔盐灸前应清洁神阙穴局部,艾灸时时刻询问患者的局部感觉,避免烫伤。

(三)痛经

痛经多因体质素弱,气血不足,冲任失调,胞宫失养,复因情志失调、或经期受寒饮冷,以致经血滞于胞宫而成。以月经期前后或月经期中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原发性痛经。

治则:温养冲任,通经止痛。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中极、气海、三阴交。

2、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寒凝加归来、地机;气滞加肝俞、太冲。

注意:下焦湿热者慎灸。

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每个月经周期,以月经前3~4天开始治疗,5次为1疗程,共治疗三个月经周期。

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以每个月经周期的月经前3~4天开始治疗,5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

(四)腰痛

腰痛常因肝肾不足、外邪侵袭、经脉气血痹阻所致,以腰部及腰骶部的慢性疼痛、时轻时重、缠绵不愈、休息可缓解、劳累后加重、常有固定压痛点为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腰肌劳损。

治法:补益肝肾,温经通脉。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温盒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腰部压痛点、腰夹脊穴。

2、配穴:肝肾不足者加肾俞、志室;阳虚者加命门、腰阳关;寒湿重者加大肠俞、气海俞。

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

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

5、温盒灸法: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灸盒中的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温度,每次每部位灸20~30分钟,一次可艾灸数穴。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

特别提示:腰部压痛点要重灸。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医院的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nglul.com/sxcys/29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