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正常位置是肾门位于第1或第2腰椎横突水平,右侧略低于左侧。一般认为,肾脏在立位较卧位下降超过5cm或一个椎体,称为肾下垂(nephroptosis)。少数肾脏被腹膜包裹而肾蒂松弛,能在腹部较大范围移动,甚至降到下腹部或盆腔,或跨过中线到对侧腹部,此类肾下垂又称游走肾(floatingkidney)。
正常肾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的浅窝中。肾依靠脂肪囊、肾筋膜、肾蒂、膈肾韧带、脾肾韧带和腹内压力维持其正常位置。肾下垂的发生可能与肾窝浅,肾周围脂肪减少,肾蒂长,分娩后腹壁松弛使腹内压降低等多种因素相关。
肾下垂一般因尿流不畅或肾蒂血管发生扭转与牵拉时出现病理改变。输尿管扭曲,尿流受阻可引起肾盂积水、肾孟感染、肾结石等。肾移动过大可引起肾血管扭转,导致肾淤血,甚至肾萎缩。肾下垂常伴有其他内脏下垂。
多发生于20~40岁瘦高体型的女性,男:女约为3:,右侧明显多于左侧。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肾移动的幅度不完全一致。
腰痛是主要症状,呈钝痛或牵扯痛,站立时加剧,平卧后消失。肾蒂血管或输尿管扭转时,可发生Died危象,表现为肾绞痛、恶心、呕吐、脉搏增快等症状。肾静脉的机械牵拉和受压可发生血尿;输尿管扭曲可导致肾积水或上尿路感染。对腹腔神经丛的牵拉常会引起消化不良、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部分病人可伴有失眠、眩晕、心悸、乏力等症状。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体检依次在平卧、侧卧及直立位时触诊肾,确定肾的位置及移动度。超声在平卧位、立位时测量肾的位置,并作对比。静脉尿路造影先后在平卧位和立位摄片,如肾盂较正常下降超过一个椎体可诊断为肾下垂。肾下垂分为四度:下降到第3腰椎水平为I度,降至第4腰椎水平为II度,降至第5腰椎水平为III度,降至第5腰椎以下者为IV度。同时,影像学检查可显示有无肾盂、输尿管积水。
鉴别诊断:①先天性异位肾,多位于下腹部或盆腔,位置固定,平卧后肾不能复位;②肾上极或肾外肿瘤压迫推移使肾位置下降。超声、静脉尿路造影、CT或MRI检查均可鉴别。
偶然被发现肾下垂,症状不明显者,一般无须进行治疗。有腰痛、血尿者,应加强腹肌锻炼,增加营养,强壮身体,使用紧束弹性宽腰带或肾托。如症状较重,平卧或托肾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并有肾积水或伴发感染者,可施行开放或腹腔镜下肾悬吊固定术(nephropexy),其远期疗效:约71%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约80%~91%的病人疼痛减轻。
声明:本文源自第九版外科学教材,如有文字、图片或转载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联系,邮箱:
qq.广东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白癜风医疗的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