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血尿的大姐,究竟怎么了

一例血尿病例实验室诊断的讨论分析

高灵珊浙江省义乌市妇幼保健院

病史简介:

女性,35岁,发现洗肉水样血尿就诊。

主诉:间断发热10天,乏力1周。

患者乏力、头晕,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有贫血史。

体格检查:

T38℃,P次/min,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明显瘀点瘀斑,胸腹部可见散在皮肤色素沉着,部分可见表面破溃,未见肝掌蜘蛛痣。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6.04×10^9/L,RBC:1.77×10^12/L,HB:52g/L,MCV:88.7fl,MCH:29.4pg,

MCHC:g/L,PLT:×10^9/L,RET:3.24%

尿常规:

潜血3+,沉渣镜检:红细胞3-5个/HP。

血片显微镜下结果:

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淡染区扩大,易见嗜多色红细胞,球形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肝功能:

TBIL:56.6umol/L,DBIL:9.5umol/L,LDH:IU/L

影像学检查:

上腹部CT示脾脏体积增大

问题:从上述资料考虑,可患者能会有那方面的疾病,需要再做哪些检查?

学员甲

有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的嫌疑

学员乙

1.间断发热10天,胸腹部色素沉着加部分破溃,跟PNH有没有出入?

2.LDH高,有血管内溶血或肌溶症?发热能有这样的高度?患者有无肌痛?脾脏偏大,有血管外溶血。另外做红细胞酸溶血试验。原虫感染有没有可能?

学员丙

个人猜测免疫性溶贫,建议检测IGE和过敏原检测,同时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高灵珊

1.如果怀疑原虫感染需要再做那些检查呢?

2.这个患者有洗肉水样小便,原虫感染是不是不会有?

3.血尿的临床意义:

血尿伴肾绞痛是肾或输尿管结石的特征;

血尿伴尿流中断见于膀胱和尿道结石;

血尿伴尿流细和排尿困难见于前列腺炎、前列腺癌;

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见于膀胱炎和尿道炎,同时伴有腰痛,高热畏寒常为肾盂肾炎;

血尿伴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

血尿伴肾肿块,单侧可见于肿瘤,肾积水和肾囊肿;双侧肿大见于先天性多囊肾,触及移动性肾脏见于肾下垂或游走肾;

血尿伴有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见于血液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

血尿合并乳糜尿见于丝虫病,慢性肾盂肾炎。

4.患者泌尿系B超结果提示未见异常,是不是可以排除肾脏和其他泌尿系的疾病?

学员甲

从贫血、血尿、间胆很高,嗜多色型的血象和ret升高,初步就是个溶贫的表现,跟很多溶贫比较,好像ret不够高吧?

学员丁

建议查下自身抗体,35岁女性,皮肤色素,是不是SLE可以考虑?

学员戊

年轻女性,贫血、血尿、间胆增高,外周血嗜多色性,球形红细胞和Ret升高,Coomb实验阳性,CT示脾脏体积增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首先考虑,同意楼上老师观点,是否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部分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不知铁指标如何?

高灵珊

进一步骨髓细胞学检查:

增生性贫血(部分幼红细胞呈病态造血现象)

Coombs试验(+),单抗IgG(+),单抗C3(+),酸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

学员甲

尿潜血:3+,沉渣镜检:红细胞3-5个/H.

血片显微镜下结果:红细胞大小不一,中央淡染区扩大,易见嗜多色红细胞,球形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球形红细胞,AIHA的表现之一。

高灵珊

患者最终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依据:1.症状和体征: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随后乏力、头晕,有浓茶水色尿,重度贫血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明显瘀点瘀斑,未见肝掌蜘蛛痣,既往有贫血史。

2.血常规显示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多,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尿胆原(+);骨髓细胞学检查为增生性贫血(部分幼红细胞呈病态造血现象);Coombs试验(+),单抗IgG(+),单抗C3(+).酸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

3.上腹部CT示脾脏体积增大。

学员甲

此人有血尿,属于比较重的AIHA,Coombs试验IgG和C3混合型严重,还是符合的。

乍一看像PNH,其实有两点不符合:仅仅红系降低和球型红细胞,之前漏看了球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主要见于HS和AIHA.

高灵珊

患者外周血有较多球形红细胞,一开始只想到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临床上有慢性溶血的症状和体征,外周血小球形红细胞10%,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的盐水浓度,超过正常对照0.8g/L,酸化甘油溶血试验阳性。该患者Coombs试验阳性,单抗IgG阳性,单抗阳性,可与此病鉴别。

另外要排除冷凝集素综合征。

冷凝集素综合征:除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外,Coombs试验也呈阳性。但冷凝集素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在冷环境中耳廓、鼻尖、手指及足趾发绀,加温后消失,患者临床表现与该病不符。

高灵珊

一般溶血性贫血的诊断较容易,但查找溶血的病因较为困难。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

高灵珊

溶血性贫血的试验步骤可按如下思路:

1.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依据病史,有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考虑为溶血性贫血;确定溶血的实验还有外周血可见异性红细胞和嗜多色红细胞,骨髓红系增生活跃,血清胆红素增高,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尿胆原、粪胆原阳性,血浆游离Hb阳性,患者可有Hb尿。

2.确定溶血部位:溶血部位是血管内还是血管外:血管内溶血多为急性发作,以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多见;血管外溶血为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增加,多为慢性过程,常伴脾肿大。

3.查找溶血原因:病史资料、溶贫的筛选和确诊试验;HS、HE、HIHA、PHN、G6PD缺乏、血红蛋白病等溶贫的相关检查。

高灵珊

继续讨论AIHA病人输血问题

学员己

若输血怎么跟临床医生沟通?

高灵珊

个人认为,这种疾病如果要输血还是要慎重,必要时是不是可以输洗涤红细胞?

学员己

理论上完全配合很难找到,一般患者直抗补体C3阳性要输洗涤红细胞,还有最小不配合输注,首先降抗体治疗学,病因治疗是关键。

高灵珊

AIHA是一种获得性溶血性疾患,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使红细胞加速破坏而致溶血性贫血。本身是一种获得性的疾病,所以去除外因,扶正祛邪为原则。

学员庚

能不输就不输,要输也得少输,同时洗涤红细胞会好一点?能去掉部分补体。这样行不行?

高灵珊

AIHA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国外报道本病约占溶血性疾病患者总数的1/3。

中国AIHA的发病率仅次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占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疾患的第二位,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以青壮年为多,其中温反应性抗体型约占80%。而我们妇幼保健院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常见。

如果这类患者一定要输血,应该怎么解决?

学员申

这样的患者,输血遇到的是蛮多的,但多从血型血清学角度去做,接着选择合适血液交叉配血。高老师提供许多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细胞形态学检查、生化检查、免疫血液学、临检方面检测等),所以整个案例资料很翔实、内容很丰富。

对于输血问题,在排除不规则抗体后,考虑患者长期输血而产生RH系统的抗体,最好输跟患者RH分型同型的洗涤红细胞(若患者血清中也有温自身抗体,多配几袋,选取反应最弱的那袋进行输注),另外每次输不多于2U的洗涤红细胞。

高灵珊

这个是我们门诊碰到的病例,医院确诊,电话联系后得到的结果,所以就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并复习一下AIHA方面的知识。

感谢各位老师的热情参与!

整理:许婵-浙江中医院

编辑:赵家立-医院

潘连连-医院

排版:许婵-浙江中医院

审核:费鲜明-医院

杭医院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北京能治白癜风病的地方
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nglul.com/sxcys/3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