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上篇第三章
提示:Foreword腹胀、腹痛(冷痛,热痛,胀痛,烧灼样痛,隐隐作痛,饥饿痛,空吊样痛,或坠胀痛,刺痛…等不同表现),食欲不振,嗳气、吐酸、或呕吐,呃逆,或游走性腹痛,或自觉腹部有包块或埂埂,肠鸣,或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或饥饿时心慌难受,吊(提)不起气,以早晨6时、中午11时,下午5时前后为甚,有时突然晕厥,腹泻,便秘,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水肿,肛门疾病,妇、男科疾病…等诸多病/症。
西医病症:急/慢性食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口腔溃疡,急/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胆石、胆囊炎,急/慢肝炎,胃、十二脂肠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下垂,肝/胆囊下垂,肾下垂,脾下垂,肠下垂,子宫脫垂,斜疝,急/慢性结肠炎,肾炎,泌尿系结石,阑尾炎,膀胱炎,习惯性秘结,脱肛,肛门疾病,妇、男科疾病,各种癌症…等很多病/证都岀现在腹部。
笔者将腹部产生的诸多病症,归纳为“腹部症候群”,进行“辨病论治,整体治疗”,服用文氏百病丸,或文氏百病2号,疗效显著。
THEEND
文氏百病丸治疗腹部病症--胃下垂三联症
4.2.胃下垂三联症(首次发现.提岀)
胃下垂:是人体“内脏下垂”的脏器之一。
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人类可能有40—60%以上的患者,有“胃下垂”存在,可能是“先天性,遗传性,五脏虚弱”导致的全身性疾病之一。
经例内脏下垂患者门诊病案统计,经胃B超诊断,胃下垂占%。
由此可以看岀,胃下垂在人体疾病中占有十分重要和十分特殊地位,人类疾病的60%或以上可能与胃下垂有关联!
胃下垂患者以“体型偏高,偏瘦,腹部不大,或下腹部略偏大,脐眼扁平”为特征,同时具有:
(1)、在人体中部:胃脘部病症;(2)、在人体上部:剑突以上至口腔部病症;(3)、在人体中、下部,脐周及以下部病症。
笔者将以上三部位同时岀现的临床病理现象,命名为:胃下垂三联症。
4.2.1、胃下垂三联症的临床表现
(1)、在人体上腹部:
临床表现:上腹胀、上腹痛(冷痛,热痛,胀痛,烧灼样痛,隐隐作痛,饥饿痛,空吊样痛,或坠胀痛,刺痛…等不同表现),食欲不振,嗳气、吐酸、或呕吐,呃逆,或游走性腹痛,肠鸣,或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或饥饿时心慌难受,吊(提)不起气,以早晨6时、中午11时,下午5时前后为甚,有时突然晕厥…等,是疾病的表面现象,是“标证”;
查体:上腹有轻度压痛,按压上腹时,患者有不适的感觉,是疾病的“根本”。
(2)、在人体上部:剑突以上至口腔
临床表现:急/慢性口腔溃疡,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口干、口苦、口嗅、喉痛、或喉间不适、或干咳,喉间有痰,或梗塞(急、慢性咽炎、或喉癌、食道癌、胃癌)、呕吐或干呕,呃逆,嗳(嗝)气,烧灼样痛,或其它上部病/证…等,是疾病的表面现象,是“标证”;
(3)、在人体中、下部,脐周及以下
临床表现:腹胀、腹痛、或游走性疼痛,肠鸣,或自觉腹部包块,或梗梗,嗳气或放屁缓解,大便干燥,羊屎状,2至7天/次,或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或五梗泻,或歺后即便),腹泻,里急后重,日数次,或数十次,大便时坠胀、或空坐、或脱肛、痔疮、或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尿石、尿闭或尿不尽、或妇科、男科…等病症,是疾病的表面现象,是“标证”。
具有以上三部位,同时岀现病/证者,胃B超,钡歺照片检查,%的患者有“胃下垂”存在。
笔者将以上三部位,同时岀现的临床病理现象,命名为:胃下垂三联症。
4.2.2.并发症
有“胃下垂三联症”者,见于“中度或重度胃下垂”,但轻/中度胃下垂临床最多见。
1.观察发现:现代医学的很多疾病,与“胃下垂三联症”有密切的联系:
在人体中部:胃肠本身的病变如胃炎、胃、十二脂肠溃疡、胆汁反流性食道炎、十二脂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胆石胆嚢炎、急慢性肾炎,结肠炎,痢疾,胃/肠癌…等病证;
在人体上部:急/慢性食道炎、急/慢性咽喉炎、口干、口苦、口嗅证,急/慢性口腔溃疡,急/慢性舌炎、牙龈炎、或牙髓炎,口腔癌,喉癌,食道癌...等病/证;
在人体下部:习惯性便秘、急、慢性肠炎、痢疾,阑尾炎,疝,癌症,脱肛、痔疮及肛门周围病变,泌尿系疾病,男科或妇科病症…;
2.综合症类:如美尼尔氏综合症、肾病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儿科病、外科病、精神科…等诸多病/证,也同时具有“胃下垂三联症”的临床表现。
3.“腹部症候群”不是单独出现,还同时拌有内脏下垂综合症的临床表现,1.经常、或反复感冒;2.头部症侯群;3.胸部症候群;4.腰、颈、肩及四肢关节症候群;5.大便异常;6.小便异常…等全身病、证。
欢迎阅读:中医理论/方法创新-4腹部病(5)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