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代书籍中有很多关于艾灸的记录:《黄帝内经》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孟子·离娄篇》中载有:“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艾草的功效:
祛除湿气,排毒滋养皮肤,促进睡眠,缓解疲劳,激活细胞,增强免疫力,改善便秘、口臭和腹胀等。
艾灸效果:
1、用于调理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经腹痛等。
2、用于缓解外感风寒病症以及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
3、用于调养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症,如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
4、用于调理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5、用于疗理外科疮疡初起,以及瘰疬等,有促进愈合、生肌长肉的作用。
6.用于调养气逆的症状,例如肝阳上亢的症状可通过艾灸缓解。
7.疾病预防和保健,艾灸可以预防疾病和保健,如果无病自灸可以增强抗病能力,使您精力充沛,美容养颜。现代临床发现表明,定期灸相应的穴位可以刺激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