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症状如果不注意的话,发展下去就是高血压、肾炎、肾下垂、膀胱炎、糖尿病、阳痿、妇科病,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用我教的方法来缓解这些症状。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其中,气又包括很多种,如元气、宗气、卫气。其中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根本的气,根源于肾,是父母给的,属于先天之气,所以,人们常说有什么也别有病,伤什么也别伤了元气。元气包括元阴和元阳。而卫气(卫阳),有“卫护,保卫”的意思,主要起温养、防御内脏和肌表的作用,它来自食物转化而成的水谷精微物质。阳虚的意思主要就是指卫气卫阳虚。而宗气是由肺吸收的自然之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相融而成,它推动肺气的升降和心血在全身的散布运行。肾为先天之本,是父母和上天赋予我们的瑰宝,所以要通过后天的精心调养来呵护。自小感冒不断是因为先天元气虚弱;而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则是卫阳虚弱,热量不够了,以至于温养功能不足,同时会腰痛、尿频、尿急、尿短、易疲劳、恐惧。没有力量推动阴津向全身滋润,所以人才会口干、咽燥、爱喝水,卫气弱了,保卫身体的功能也降低了,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免疫力降低了,所以才会容易得口腔溃疡。同时,卫气不足还导致肾这部机器在运转的时候没有润滑油(缺少津液),摩擦生热,表现在人体就是腰酸、小便黄热、坐卧不安。人出现肾阳虚的情况是很普通的,而且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会肾阴虚。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发展下去就容易导致胃、肺和肾脏上的重大疾病,我们千万不能小视。一旦出现以上情况,我们只需要使用以下三个行之有效的简单穴位刺激就可以解决了。合谷穴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掌背侧,第二掌骨的中点处。每天坚持按揉或者用艾灸就可以。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俗称“虎口”,可以称作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冬天和深秋以及夏秋之交的时候适宜艾灸合谷,春季和夏季的时候适合按揉穴位。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如果平常老是爱感冒、关节痛、夜尿多、口舌生疮,这就是高血压、肾炎、膀胱炎、糖尿病爆发前的征兆,所以一定要每天早晚坚持按揉双侧合谷、鱼际和足三里各3~5分钟,把这些大病消灭在萌芽中。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之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鱼际穴,是手太阳肺经的穴位,每天坚持掐揉双手鱼际,可保肺平安无恙。同时要配合合谷、足三里使用。操作方法:每天早饭前和晚饭前按揉双侧合谷各3分钟,然后再按揉或艾灸双侧鱼际和足三里各3分钟。同时,还可以服用玉屏风散或者防风通圣散,或者泡点黄芪当茶喝,就可以大大增强卫气的护卫防御功能。饮食宜忌:为加强卫气的防御作用,可以适当多吃点辛辣之品。辛味宣散,能将卫气驱赶到皮肤表面的腠理之中,做到五步一哨,十步一岗,身体的守卫自然固若金汤。另外,肾属水,与五色相对应的是黑,补肾要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水最怕土,正所谓水来土掩,所以吃多了甜的东西会伤肾,因为甜味与土相对。有肾病的人切记不要吃油炸煎烤的东西,因为太燥,会耗伤水分,加重肾虚。《内经》说:“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烘热食温灸衣。”冬季是肾气当家做主的时候,此时不注意保养最易损伤,冬季一定要坚持使用上述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