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互联网)
大部分人应该都接触过黄芪。
黄芪:性温,味甘,归肺、脾、肝、肾经。
《药性歌诀四百味》---“黄芪甘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神农本草经》---“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药性赋》(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味甘,气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温分肉而肥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治疮疡,外固表虚之盗汗。”
(图片来自互联网)
中医学认为气的病理现象有气虚、气陷、气脱、气滞等不同。
黄芪有向上的趋向性,中医称之为升提,特别适用于气陷。中气下陷之疾病。如清阳不升致头晕,头痛;脏器下垂(如胃下垂、脱肛、肾下垂、子宫下垂等)。
黄芪托疮生肌的功效非凡,在中医外科应用广泛,有诸多方剂使用其为君药,托里消毒散、内补黄芪汤,内消散等等。
术后切口难以愈合者,如果是属气虚体质也是非常适合的。
用于养生,适用于气虚体质,容易出汗者,怕风,容易感冒者。
不过也需要注意不适合用黄芪的情况:
①女性月经期气血有向下行之趋势,因黄芪升提,故女性月经期不适宜。
②阴虚体质,往往阳气易于上升,故不宜使用,特别是阴虚体质之高血压病不宜使用。
③容易上火的人往往是阴虚体质,故不宜使用。如果要使用则需要医生鉴别。
④妊娠期不宜使用。
⑤脾胃积热者不宜使用(饮食积滞)。
老长沙人,提到黄芪,都会说“黄芪啊,败毒的啦!”不信你去问问。
如果黄芪是一个人,他肯定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而且很有力,助人为乐,有他在感觉很温暖,是个暖男,喜欢登山,喜欢举重。如果他是战士,守卫边疆,枪法准,能驱赶敌人,守住土地。
针对其特征总结一句话---举重小王子帮助内脏对抗地心引力。
下一回讨论具体以黄芪为主的药膳。
-----------------END-------------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疗法白癜风怎么治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