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检测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了解血糖控制和治疗效果,及时发现低血糖并同时检测血糖,监测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加强患者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血糖控制的整体水平。
日常生活中引起血糖波动的因素有很多,如饮食不合理、饮酒过量、药物反应、患者的情绪和身体压力、成长期的青少年、妊娠或感冒等急性病、肝、肾、胰等慢性病等。
血糖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实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自我监测血糖的目的是了解一天内血糖水平的波动情况,从而判断目前的治疗是否合适,防止血糖过高或过低。
医患双方约定的实际治疗目标是糖尿病,这是达到理想控制的重要保证。血糖监测是及时建立这一目标的基础,也是目标实现与否的反馈。
测血糖扎哪根手指最准确?忠告:很多人扎“错了”,测了等于白测
如果选择指尖血糖监测,不仅要知道用哪根手指,还要知道用什么样的针刺方法,据专业医生介绍,采血时最好用中指止痛,因为中指的痛觉神经较少,同时终止的毛细血管较多,如果有出血,自然量会多一些,也能满足血糖检查的需要。
除了要搞清楚选哪根手指测血糖,还有很多点需要注意。当然,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垂直进针,专业的医生护士基本都知道这种操作方式,因为特别有效,还能止痛。
其次是针不需要太深,测血糖的时候,因为中子的毛细血管很丰富,可以轻轻戳一下,不要以为深入手指就能达到出血量,会导致不必要的疼痛。
专业血糖测量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4点
1、如何清洁消毒手指?
一般来说,酒精消毒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对于经常测血糖的人来说,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手指皮肤脱水、干燥、粗糙,产生老茧。
所以手指采血可以用温肥皂水冲洗,可以有效避免感染,清除手指上的杂质。温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让手指充血情况好转。
2、血不够可以挤压手指吗?
如果血糖针刺破手指后没有足够的血液,反复用力挤压手指会使大量组织液混入血液,污染或稀释血样,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推荐的做法是采血前下垂手臂,让指尖充血。扎完针后,用手指从指尖向两边轻轻一推,这样伤口处就会出现一小滴血。
3、餐前餐后都需要进行血糖监测吗?
有些糖尿病患者每天会测5~6次血糖,每次饭前饭后都要测。其实没必要。他们吃了多少顿饭,有没有运动,基本都能掌握的差不多。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测血糖的时间。如果感觉暴饮暴食、不运动、天气炎热、头晕不适、口渴加重、多汗,可以适当增加测量血糖的频率。
4、不要只对着一个手指扎
我们都知道平时检测血糖的时候要扎手指,而且一天最少要扎两次的,但是检测血糖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只对一个手指头扎,我们都知道血糖升高出现伤口都不容易愈合,这样也是为了避免伤口被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