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局部解剖学必背知识点五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平时学习使用)

40、供应胃的动脉行经何结构到达胃?(并写出各动脉的来源)

胃左动脉:起于腹腔干。向左上方经胃胰襞至贲门附近,转向前下,在肝胃韧带内沿胃小弯右下行,与胃右动脉吻合。

胃右动脉:起于肝固有动脉,也可起于肝固有动脉左支、肝总动脉或者胃十二指肠动脉,下行至幽门上缘,在肝胃韧带内沿胃小弯走行。

胃网膜右动脉:起于胃十二指肠动脉。在大网膜前两层腹膜左行。

胃网膜左动脉:起于脾动脉,经胃脾韧带人大网膜前两层腹膜间,沿胃大弯右行胃短动脉:起于脾动脉,经胃脾韧带至胃底前后壁。

胃后动脉:起于脾动脉,上行于网膜囊后壁腹膜后方,经胃膈韧带至胃底后壁。

42、胃前、后壁分别与哪些结构相邻?

胃前壁右侧份邻接左半肝,左侧份上部紧邻膈,下部接触腹前壁。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毗邻。

43、简述胃的淋巴引流。

胃左右淋巴结收纳胃小弯侧胃壁相应区域的淋巴,注人腹腔淋巴结;胃网膜左右淋巴结收纳胃大弯侧相应区域的淋巴,胃网膜左淋巴结输出管注人脾淋巴结,胃网膜右淋巴结输出管回流至幽门下淋巴结;贲门淋巴结收集贲门附近淋巴,注人腹腔淋巴结;幽门上、下淋巴结收集胃幽门部淋巴,幽门下淋巴结还收集胃网膜右淋巴结以及十二指肠上部和胰头的淋巴,输出管汇人腹腔淋巴结;脾淋巴结收集胃底和胃网膜左淋巴结的淋巴,汇人腹腔淋巴结。

44、纵行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可见哪些重要结构?(写出这些结构的位置关系)

胆总管、肝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胆总管位于肝门静脉的右前方,肝固有动脉的右侧。

45、简述十二指肠各部与腹膜的关系及十二指肠水平部后方的毗邻。

上部起始处属于腹膜内位,其余属于腹膜外;降部为腹膜外位;水平部属于腹膜外位;升部为腹膜外位。水平部后方有输尿管,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

46、何谓第一肝门、第二肝门与第三肝门?

第一肝门:肝的脏面凹陷,有一横沟,称为第一肝门,有肝左、右管,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固有动脉左、右支、淋巴光及神经出人。

第二肝门:肝膈面腔静脉沟的上部,肝左、中间、右静脉出肝出称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在腔静脉沟下部,肝右后下静脉和尾状叶静脉出肝处。

47、试述肝的毗邻。

肝膈面左、右肋弓间的部分与腹前壁相贴,右半部借膈与右肋膈隐窝、右肺底相邻,左半部借膈和心膈面相邻,后缘近左纵沟处与食管相接触。肝的脏面毗邻胆囊、下腔静脉、右肾上腺、右肾、十二指肠上部、幽门、胃前面小弯侧及结肠右曲。

48、胰头与哪些结构相毗邻?简述其临床意义。

胰头的上方、右侧和下方被十二指肠包绕。钩突前方有肠系膜上动静脉通过,胰头前面有横结肠系膜根越过,与空肠毗邻,后面有下腔静脉、右肾静脉及胆总管下行因其紧贴十二指肠壁,胰头部肿瘤可压迫十二指肠引起梗阻。

49、胰颈和胰体后面有哪些结构经过?

胰颈后面有肠系膜上静脉和肝门静脉经过,胰体后面有腹主动脉、脾静脉经过。

50、试述脾的位置和毗邻。

位于左季肋区的肋弓深处。脾后上端平左第9肋的上缘,距后正中线4-5cm,脾前下端平左侧第11肋,达腋中线,其长轴与左第10肋平行脾的膈面与膈、膈结肠韧带接触;脏面前上份与胃底相贴,后下份与左肾、左肾上腺相邻,脾门邻近胰尾

51、如何根据解剖学特点确认空肠起始部?

十二指肠悬肌将十二指肠空肠曲悬挂于腹后壁,手术中根据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就可确认空肠的起始部。

52、腹腔手术中如何根据解剖学特点来区别结肠和小肠。

结肠与小肠相比具有它个主要特征性结构: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53、简述阑尾的位置及寻找阑尾的标志

阑尾的位置:位于右髂窝内,根部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它条结肠带的汇合点。常见的位置有回肠前位、盆位、盲肠后位、回肠后位和盲肠下位。其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54、简述左结肠旁沟的形成、位置及临床意义。

左结肠旁沟为降结肠与左腹侧壁之间的裂隙,由于左膈结肠韧带发育良好,不与结肠上区相通,与盆腔相通,故左结肠旁沟内的积液可以向下流人盆腔。

55、简述右结肠旁沟的形成、位置及临床意义

右结肠旁沟为升结肠与右腹侧壁之间的裂隙,向上通肝肾隐窝,向下经右髂窝通盆腔。胃后壁穿孔时,内容物可以到达右髂窝、甚至盆腔;阑尾穿孔和脓肿,脓液可以经右结肠旁沟到达肝肾隐窝,甚至形成膈下脓肿。

56、描述左肠系膜窦的形成及其临床意

左肠系膜窦介于系膜根、横结及其系膜的左1/3部、降结肠、乙状结肠及其系膜之间,向下可通盆腔。因此,窦内感染时易蔓延入盆腔。

57、简述肾上腺的毗邻

左肾上腺前面的上部借网膜囊与胃后壁相邻,下部与胰尾、脾血管相邻,内侧缘接近腹主动脉。右肾上腺的前面是肝,前面的外上部与肝的裸区相邻,内侧缘紧邻下腔静脉。左右肾上腺的后面均为隔,之间为腹腔丛。

58、简述肾的被膜及其临床意义

肾的被膜有三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肾筋膜、脂肪囊和纤维囊。肾筋膜分为前后两层,前层为肾前筋膜,后层为肾后筋膜。两层筋膜从前、后方包绕肾和肾上腺。肾的外侧缘,前后筋膜相互融合,与腹横筋膜相连接。肾的内侧,肾前筋膜越过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方,与对侧的肾前筋膜相续。肾后筋膜与腰方肌、腰大肌筋膜汇合后,在内侧附于椎体和椎间盘。肾的上方,两层筋膜于肾上腺的上方相融合,并与膈下筋膜相延续。肾的下方,肾前筋膜向下消失于腹膜外筋膜中,肾后筋膜向下至髂峤与髂筋膜愈着。由于肾筋膜下端完全开放,当腹壁肌薄弱、肾周围脂肪减少或内脏下垂时,可形成肾下垂,肾脓肿时,脓液可向下蔓延。脂肪囊为脂肪组织层,有支持和保护肾的作用。肾囊封闭药液即注人此脂肪囊。该层可透过x线,在x线检查时可见肾的轮廓,辅助肾病诊断。纤维囊为肾的固有膜,薄而坚韧,被覆于肾表面,保护肾的作用。活体的纤维膜易从肾表面剥离,可利用此特点将肾固定于第12肋或腰大肌,治疗肾下垂。肾部分切除或肾外伤应缝合此膜,以防肾实质撕裂。

59、试述肾段的划分依据,名称及其临床意义

根据每条肾段动脉均有独立的供血的肾实质区域,分为5个肾段,即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肾段的存在为肾局限性病变的定位及肾段或肾部分切除术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60、描述肾前面的毗邻结构

左肾上部前为胃后壁,中部为胰,下部为空肠袢及结肠左曲;右肾上部前方为肝右叶,下部为结肠右曲,内侧为十二指肠降部。

61、试述子宫的位置、固定装置与淋巴回流。

位置:子宫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直立位时,子宫体几乎与水平面平行,子宫底伏于膀胱的后上方,子宫颈保持在坐骨棘平面,呈前倾前屈位

固定装置:子宫圆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子宫主韧带固定子宫颈、维持子宫在坐骨棘平面以上;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

淋巴回流: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多数淋巴管沿卵巢血管上行,注人髂总淋巴结和腰淋巴结;子宫底两侧的一部分淋巴管沿子宫圆韧带注人腹股沟浅淋巴结;子宫体下部及子宫颈的淋巴管沿子宫血管注人髂内淋巴结和髂外淋巴结,一部分淋巴管向后沿骶子宫韧带注人骶淋巴结。

62、膀胱与腹膜的关系如何?有何临床意义?

空虚的膀胱属于腹膜外位,充盈的膀胱为腹膜间位。临床上利用这种解剖关系,在耻骨联合上缘之上进行膀胱穿刺或手术切口、免损伤腹膜。

63、试述卵巢的位置和固定装置

位于髂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卵巢窝内。前界为脐外侧韧带,后界为髂内动脉和输尿管。卵巢前缘中部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韧带的后叶,下端借卵巢固有韧带与同侧子宫角相连,上端以卵巢悬韧带连于盆侧壁。

64、试述坐骨肛门窝的境界与内容物。

境界:位于肛管两侧,为尖朝上、底朝下的锥形间隙。锥尖由盆膈下筋膜与闭孔筋膜汇合而成,锥底为肛区的皮肤。内侧壁为肛门外括约肌、盆底肌及盆膈下筋膜,外侧壁为坐骨结节、闭孔内肌。

内容物: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阴部神经、淋巴

65、一老年男性以排尿困难来诊从局部解剖特点考虑常见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如何进行检查?

常见原因是前列腺肥大。老年人因激素平衡失调,前列腺结缔组织增生而引起的前列腺肥大,发生在中叶和侧叶,从而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困难。

检查:可以做肛门指诊,B超等

66、采用局麻行会阴部手术时,应如何进行麻醉?为什么?

阴部神经由骶丛发出,与阴部内血管伴行,阴部神经在行程中绕坐骨棘,故会阴手术时,常在坐骨结节与肛门连线的的中点,经皮刺向坐骨棘下方,进行阴部神经阻滞。

67、从阴囊皮肤切开直达鞘膜腔,需经哪些层次?

由外向内依次为:肉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精索内筋膜、睾丸鞘膜壁层。

68、包皮环切术在何部位进行阻滞麻醉?为什么?

因为阴茎背神经在背面两侧,所以做包皮环切术可在阴茎根部背面两侧进行阻滞麻醉。

69、前尿道和后尿道损伤引起的尿外渗有何不同?

前尿道破裂,阴茎深筋膜完好,渗出尿液可被局限在阴茎范围内,如果阴茎深筋膜也破裂,尿液则可随阴茎浅筋膜蔓延到阴囊和腹前壁。后尿道破裂,尿液可渗人会阴浅隙,再进人阴囊、阴茎,并越过耻骨联合扩散到腹前壁,如尿道破裂在尿生殖膈以上,尿液将渗人盆腔的腹膜外间隙内。

70、简述枕下三角的边界及通过结构。

枕下三角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是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它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肌相贴,枕大神经行于其中。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通过。

71、简述腰上三角的边界及临床意义。

腰上三角的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三角内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通过。当切开腱膜时,注意保护它条神经。第12肋前方与胸膜腔相邻,为扩大手术视野,常切断腰肋韧带,将第12肋上提。此时,应注意保护好胸膜,以免损伤造成气胸肾周脓肿时,可在此处切开引流。腰上三角是腹后壁的薄弱区之一,腹腔器官经此三角向后突出,形成腰疝。

72、简述腰区到达肾脏的层次。

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背阔肌、腹横肌腱膜、肾。

73、简述椎间盘突出与脊柱侧凸的关系。

椎间盘前方有前纵韧带,后方有后纵韧带,后外侧薄弱并对向椎间孔,故髓核长向外后侧脱出。

74、简述椎管壁的构成及其内容的名称。

椎管前壁由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椎管骶段由融合的骶椎椎孔连成。

内容物:脊髓及其被膜(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75、腋腔后壁如何构成?有哪些神经血管经何处通向肩胛骨背面?

后壁由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肩胛骨构成。旋肩胛血管通过三边孔,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通过四边孔通向肩胛骨背面。

76、肘窝如何构成?其内有哪些结构?如何排列?

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底为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内容:肱二头肌腱位于桡侧,其尺侧为肱动脉和两条伴行静脉及桡、尺血管,最尺侧为正中神经。肘深淋巴结位于肱动脉分叉处。

77、腋动脉第2段毗邻关系如何?发出哪些分支?

位于胸小肌后方。前方有胸大肌及其筋膜、胸小肌及其筋膜;后方有臂丛后束和肩胛下肌;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内侧为臂丛内侧束和腋静脉。发出胸外侧动脉。

78、肌腱袖如何构成?有何作用?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连成腱板,围绕肩关节的上、后和前方,并与肩关节囊愈着,对肩关节起稳定作用。肩关节脱位或者扭伤,常导致肌腱袖破裂。

79、前臂屈肌后间隙的境界如何?如有感染炎症可向何处扩散?

前臂屈肌后间隙在指深屈肌和拇长区肌腱的后方,旋前圆肌的前方,其内侧界为尺侧腕屈肌和前臂筋膜,外侧界为桡侧腕屈肌和前臂筋膜。感染时,可向远侧经腕管蔓延至掌中间隙。

80、乳癌根治术中清除腋淋巴结时,需保护好哪些结构?一旦有神经损伤可致哪些肌肉瘫痪?出现刀些症状?

需要保护腋静脉、头静脉、胸背神经和胸长神经。胸背神经损伤可导致背阔肌瘫痪,出现伸上肢无力,患者在攀登时不能提升躯干。胸长神经损伤可导致前锯肌瘫痪,出现“翼状肩"。

LancetF

赞赏

长按







































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
白癜风皮肤健康普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xiachuia.com/sxczz/220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