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嗡嗡作响或是心血管病,心血管疾病有哪些表现
李阿姨五十多岁了,除了血压时有偏高外,身体其他方面还算健康。这段时间,她总觉得自己的耳朵嗡嗡作响,是不是"热气上火"?然而,喝了几天凉茶后,耳边嗡嗡的声音反而加重了,两耳似被什么堵住。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这竟是高血压引起的!专家提醒,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有激发听力下降或损伤的可能。
高血压、高血脂等均可影响听力
"造成老年人听力减退的原因,除了与年龄的增长、器官慢慢退化有关外,也跟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麦飞表示,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时,它可通过改变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而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老年人常有的"三高"问题,当身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时,可致使血流减缓、血液黏稠、血流供应受阻等,再加上内耳动脉非常细小,又无侧支循环,就更容易出现内耳微循环灌流障碍了。这种缺血缺氧的状态如果长时间持续而得不到改善,就可导致内耳组织发生病变,引起听觉神经神经受损,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问题。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表现?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其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如今全球有近四分之一心血管疾病受害者,且该比例正逐年上升。如果您经常出现以下这些症状,那么就该多加注意了!
皮肤
若一个或数个指(趾)经历了由白变紫再变红的过程,则是典型的雷诺综合征。由指(趾)动脉开始,到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先后发生痉挛或功能性闭塞,因而局部皮肤苍白。之后动脉痉挛先于小静脉痉挛消退,而造成毛细血管内血液淤滞、缺氧,出现紫绀。血管痉挛解除后,局部循环恢复,并出现反应性充血,故皮肤出现潮红,最后转为正常色泽。
如果脸色暗红,可能是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或二尖瓣狭窄。若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当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时,或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症状,需立即治疗。
呼吸
呼吸困难、短促通常都是系列心脏病的首要征兆。当做一些轻微活动或处于安静状态时,若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有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通常心功能不全时,血液和氧气不能及时输送到心脏,从而导致呼吸困难。
耳朵
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另外,如果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如果由锁骨上方延伸到耳垂凸起一条如小指粗的表筋,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的先兆。
四肢
中老年人患心脏病时,往往会出现下肢水肿,这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的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倘若上述体征持续出现,请务必引起重视,医院检查,以防后患。医院成人心脏外科肖亦敏主任提醒我们,心血管疾病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防止病情恶化,造成更可怕的后果,患者们需趁早治疗。
保护身体别大意,这五个都是气虚的表现
一般来讲,人们在平日里如果经常出现倦怠无力和头昏耳鸣等症状的话,这就有可能是因为气虚的存在而造成的。那么你知道气虚的表现有哪些吗?
气虚的体质在生活中其实很少有人了解,只是觉得身体不是很舒服,不知道是气虚体质,所以在治疗上是很难对症下药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气虚体质到底有什么表现,希望大家能够注意下。
气虚的表现
1、气虚,一般表现在呼吸非常急促,尤其是稍微有大点的动作或者过久的运动之后,喘气不匀,四肢乏力等等。
2、有些人呢,则会出现面色惨白,浑身冒汗,看起来就病恹恹的样子,好像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走似的。
3、另一部分人群,则表现为胸闷气短、食欲不振、失眠健忘等等。
4、尤其对于小孩子,如果气虚的话,会出现容易尿床、容易感冒或者造成身体发育不良等等现象。
5、一般情况下,气虚体质的人群不耐寒热,只要一边热就非常容易的出汗,而降温之后非常的怕冷,所以就显得非常的娇贵,在古代都是出现在大富人家比较的多。除了以上的这些情况之外,气虚体质的人群也容易出现疲乏的情况,并且讲话的声音也是比较低的,很容易患有感冒或者是内脏下垂这类型的疾病,例如胃下垂或者是肾下垂等的情况。
适宜气虚者吃的食物
1、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名医《别录》中说:牛肉安中益气,养脾胃。《韩氏医通》还说: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足见牛肉补气之力,故气虚者宜常食之。
2、粳米
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早在《别录》中即有主益气的记载,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粳米温中,益气。清·王孟英还把粳米粥誉之为贫人之参汤,他说: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3、狗肉
性温,味咸,能补中益气,对气虚兼有脾虚或肾虚或肺虚或阳虚者宜。《日华子本草》云: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医林纂要》中还说,狗肉补肺气,固肾气。尤以秋冬季食之为佳。
图文转摘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最健康理念、享受最健康生活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