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种人,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不站,能坐车就不走路,能走路就不跑,慵懒颓废的感觉扑面而来!
不要笑话人家,因为这种人很有可能是气虚体质者!不是他们不想动,而是身体不好动不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气虚体质呢!
容易感到心慌气短,疲劳乏力,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儿;经常会不由自主的出汗,稍作活动出汗就很严重;食欲不振食量少,肚子胀,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舌苔有齿痕;脉象虚弱;抵抗力差,不耐受风、寒、湿邪;面色苍白,缺乏血色,形体消瘦或偏胖,肌肉松软不结实;性格内向,不喜欢冒险,平时说话声音细小胆怯。
用一句话来总结——元气不足。
1气虚体质是怎么形成的母亲怀孕时营养不足;若父母有一方是气虚体质,子女也有可能会时气虚体质。
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长期过度用脑,劳伤心脾。
重体力劳动者或者是职业运动员,他们看着很健壮,但中老年后,气虚体质较为常见。
女生为了减肥,长期节食,会造成人体摄入营养不足,形成气虚。
经常服清热解毒败火的中药,或摄入抗生素,也会促生或加重气虚体质。
2气虚体质容易得什么病?肥胖或消瘦。气虚的人往往脾胃虚,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一个营养来源少,气血化源不足,表现为消瘦;另一种可能,就是在气血化源不足的同时,吃得东西多,克化不了,结果加工成半成品,即痰湿。痰湿存在皮下,就是肥胖;放到肝脏,就是脂肪肝。所以气虚肥胖者多数又胖又没力,精力不济。
内脏下垂。气虚而无力升提内脏,所以会出现内脏下垂,此病多见于久病体虚者、老年人以及经常重体力劳动者。比如脾胃气虚,易出现胃下垂、肾气亏虚易导致肾下垂、子宫脱垂和脱肛。
易感冒。尤其是肺气亏虚者,其抵抗外邪的能力较差,因此容易经常性感冒、咳嗽。
习惯性便秘。大便不通,不一定是上火。如胃肠燥热、饮食积滞、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均可引起大便不畅通。
慢性盆腔炎。气虚的女性一旦身上有炎症,很容易转为慢性炎症,最典型的就是慢性盆腔炎,经常会出现乏力,腰骶部酸,疼起来腰快折了一样,而且带下清稀量多,小腹隐痛或有坠胀感。
月经不调。气虚可引起的月经不调包括月经过少,闭经,月经先期,经期延长,崩漏。
3气虚体质怎么调理气虚体质者宜常吃一些健脾益气、性平味甘或甘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
食物。水果中有大枣、桂圆,蔬菜中有南瓜、胡萝卜、玉米、马铃薯、白扁豆等,菌菇类如白木耳、草菇、平菇,荤菜中有鸡肉、鲢鱼、鳝鱼、牛肉等,都有很好的安中益气的作用。
滋补保健品中,可以用蜂王浆、红糖,人参和黄芪则是中医最常用、最有力的补气中药,还有冬虫夏草、党参、太子参等,气虚体质者食用尤为适合。切记:使用中药进补前请咨询中医师。
气虚体质者不要吃破气、耗气、大寒大热、油腻、辛辣的食物,比如山楂、槟郎、薄荷、苦瓜、李子、荷叶、菊花、咖啡、碳酸饮料、生白萝卜、空心菜等。
日常起居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要疲劳过度、思虑过度,做到不熬夜、三餐有规律、定时大便,坚持温和适量的运动。
体质养生的奥秘长根堂国医馆《黄帝内经?灵枢》曰:“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这就是中医体质理论的渊源。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九种: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不同的体质,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从而纠正偏颇,益寿延年。
长根堂国医馆将陆续介绍9种体质的特点、辨别方法和养生原则,从最通俗易懂的知识入手,带您领会体质养生的奥妙。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