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字早在《说文解字》一书中解释作“灼”,意思是用火灼体,借热力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透热、扩热、传热、温补以防治疾病之目的。常艾灸,病不来,秋灸关元,春灸气海。中医学里有许多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措施,灸法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正如《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
灸法所用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艾叶芳香,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灸法治疗范围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更为适宜。其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通经络,行气活血灸法其性温热,能起到温通活血作用。可治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四肢活动障碍、关节疼痛以及中风偏瘫等。
回阳复脉,温中散寒灸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肾俞等穴,对脾虚泄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以及命火不足、肾阳虚冷所致的阳痿、遗精、带下、夜尿频数等,均有良效。
在夏秋之交灸肺俞、足三里2~3个疗程(10天为1疗程),可增强体质、密固肌表,预防感冒、哮喘等效果尤佳。灸百会、中脘、足三里等,对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脱肛等,有升阳益气之功。培补元阳,预防疾病秋冬季节常灸气海、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等穴,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有预防疾病之作用灸足三里、气海等穴,有降低血液凝聚、激发经气运行、疏通经络之作用,可预防脑血栓形成;隔姜灸足三里和悬钟穴有降压作用。
隔姜灸神阙穴(肚脐)15~20天,可使脾胃增运、六腑通畅,周身之气得以畅行,从而达到益寿保健之目的。总之,灸法既可补阳又可调阴,有畅通经络、温散寒湿等作用。特别对中老年人正气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有温补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很多老年人应用了保健灸法后感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收到了祛病延年的功效。
用艾草条的注意事项;1、要专心致志。耐性坚持;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3,防火;4;注意保暖和防暑;5;要防止感染;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7、留意施灸的时刻;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9;防止灸晕;
了解更多的养生知识请加白癜风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