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6月22日张博士医考乡村全科每日一分

6.下关(Xiàguān,ST7)

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①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②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折针。

7.天枢(Tiānshū,ST25)大肠募穴

脐中旁开2寸。

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直刺1~1.5寸。《千金》:孕妇不可灸。

8.足三里(Zúsānl?,ST36)合穴;胃下合穴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9.三阴交(Sānyīnjiāo,SP6)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

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10.阴陵泉(Yīnlíngquán,SP9)合穴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②膝痛。

直刺1~2寸。

11.神门(Shénmén,HT7)输穴;原穴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直刺0.3~0.5寸。

12.后溪(Hòuxī,S13)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②耳聋,目赤;③癫狂痫;④疟疾。

直刺0.5~1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13.肾俞(Shènshū,BL23)肾之背俞穴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①头晕、耳鸣、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证;②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生殖泌尿系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

直刺0.5~1寸。

14.大肠俞(Dàchángshū,BL25)大肠之背俞穴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①腰腿痛;②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直刺0.8~1.2寸。

15.委中(Wěizhōng,BL40)合穴;膀胱下合穴

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遗尿;④丹毒。

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16.太溪(Tàixī,KI3)输穴;原穴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

直刺0.5~0.8寸。

17.内关(Nèiguān,PC6)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①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③中风;④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⑤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⑥肘臂挛痛。

直刺0.5~1寸。

18.支沟(Zhīgōu,SJ6)经穴

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①便秘;②耳鸣,耳聋;③暴喑;④瘰疬,⑤胁肋疼痛;⑥热病。

直刺0.5~1寸。

19.风池(Fēngchí,GB20)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①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②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③颈项强痛。

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20.环跳(Huántiào,GB30)

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①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②风疹。

直刺2~3寸。

21.阳陵泉(Yánglíngquán,GB34)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③小儿惊风。

直刺1~1.5寸。

22.太冲(Tàichōng,LR3)输穴;原穴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①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④癃闭,遗尿;⑤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直刺0.5~0.8寸。

23.大椎(Dàzhuī,DU14)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①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②骨蒸潮热;③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④项强,脊痛;⑤风疹,痤疮。

向上斜刺0.5~1寸。

24.百会(B?ihuì,DU20)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①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病等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④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

25.水沟(Shu?gōu,DU26)

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③闪挫腰痛。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

26.关元(Guānyuán,RN4)小肠募穴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②少腹疼痛,疝气;③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④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⑤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证;⑥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27.中脘(Zhōngw?n,RN12)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中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②黄疸;③癫狂,脏躁。

直刺1~1.5寸。

28.太阳Tàiyáng(EX-HN5)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29.四神聪Sìshéncōng(EX-HN1)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①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证;②目疾。

平刺0.5~0.8寸。

30.十宣Shíxuān(EX-UE11)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①昏迷;②癫痫;③高热,咽喉肿痛;④手指麻木。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目标
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nglul.com/sxcjb/2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