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肾气通于冬,是说肾与冬季的气候相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均说明肾于冬气相通。冬为寒水,內通于肾,故冬令脉多见沉。若逆于冬气,则多伤于肾。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逆冬气,则少阳不藏,肾气独沉。”
冬主藏,藏是生、长的基础。人们衣、食、住、行、心须顺应一日之冬藏及一年之冬藏,为第二天及第二年阳气的生长打下基础,人有精神。具体方法为下午晚上及冬季原则上勿泡热水澡,忌蒸桑拿,勿推拿按摩,停止不论经脉的艾灸、拍打、熏蒸、拔罐,动摇冬藏之阳气。冬应水,心属火,水能克火,冬季容易对心脏不利。如果人心阳气得以闭藏,则可防止寒邪侵袭;反之心脏则会被冬季寒邪所伤。气虚体弱或心阳不足、心瘀心梗者,建议每天戌初(即:北京时间19:00)睡觉,养足心阳。原则日冬勿吃辣椒、洋葱、韭菜、油炸、烧烤、肉桂大枣等温热食物。
1、主藏精
一是藏生殖之精华。一些不能生育的男女,病因在于肾藏精华不足。二是藏五脏六腑之精华。这些精华主管人的生长、发育和其他重要生命活动。一些人个子矮与发育期间肾虚有关。我在实践中,给一些长得慢,给正在发育期的孩子调肾,身高增长非常明显。
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
阳虚生外寒,怕冷,手脚秋冬凉,严重者夏天也如此。阴虚生内热,手脚心发热、出汗,牙根松动,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尿血等。
肾为先天之根。肾虚者大部分与先天有关。肾阳虚者其外部特征是:耳朵较薄,耳垂小,甚者没有耳垂。这种人比一般人怕冷,手脚凉。女性成熟后,月经少而不准,经血色暗甚至有血块;进入30岁后心易发慌,易疲倦;35岁以后,子宫、卵巢、乳房易长肌瘤,脸上长斑;40岁以后提早绝经。男性40岁以后性欲减退,重者阳痿。肾阳虚会引起咳嗽,其症状是咳时口流黏涎,牵动后腰疼痛。
我在实践中,通过温补肾阳之法使一些过早绝经的女性恢复正常经期;面有黑斑者,春节以前退斑,并且全年不再长;各种肌瘤百日内逐渐消失;因手脚寒凉而睡眠不实的人,不再怕冷,睡得踏实。老年男性百日后可提高房事能力。
肾阴虚者则怕热,无论秋冬春季,天凉时睡觉总想把脚伸到被子外面。通过滋肾降热,使肾阴虚内热引起多发性的口腔溃疡,7日后逐渐痊愈。糖尿病人中的中青年人有的可以得到根治,老年人逐渐好转。一些发烧不退的人,奇迹般地退烧。我曾经遇到一位70岁的男性,发高烧39度半年不退,医院看过均无效。他儿子找到我。我认为他是:肾阴虚引起的阴津枯竭,让他从18点至21点分3次滋阴降热。患者第二天中午体温即正常。其他高烧、低烧不退的人我也调理过一些,包括在科索沃危机中受伤的中国驻南大使馆外交官员,均在短时间内退烧。2、主水
肾是调节体内水代谢的重要器官,故肾有水脏之称。肾调节水不利,尿急尿频。我曾遇到有的老年人,夜里平均40分钟小便一次,经调理百日,逐渐减少为夜里小便一次。
有些中老年女性小便失禁。在香港,此证占了同年龄组人的百分之十七,德国占了百分之十一,一般情况下,经我为其调理一个月基本可恢复正常。
有些儿童、少年夜里尿床,也有大人尿床的。我见到的最大尿床者35岁,通过健脾、补肾,这位35岁的父亲7日便好了。其他的遗尿症,一个月内基本可调好。
3、主骨,生骨髓,通于脑
肾藏精,精生髓;髓通脑,脑为髓之海。所以,肾精充足,骨头、骨髓、大脑三者充实健壮,四肢轻松有力,行动灵敏,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反之动作缓慢,骨弱无力,贫血,或眩晕、健忘以及小儿智力发育迟缓。另外,牙为骨之余,肾气衰,牙齿极易松落。
⑴、肾主骨
肾不主骨,易生骨刺或骨质增生,或类风湿。我曾遇到一位40多岁女性,颈椎骨刺压迫神经,头剧痛,夜不能眠。实在难忍,决定冒风险做手术,并已交了住院费。家人怕万一出现高位截瘫,反对手术。我给她补肾、补气两个月未见好转,到了天时,她神奇地好转,可以睡好觉,疼痛基本消失,脸色也由酱红色变为白里透红,已无须再做手术。
我遇到的一些类风湿的人,手指不能弯曲也不能伸直,经补肾阳,最快的10天,慢的一个月,大部分人手指可灵活运动。非常严重的手指、脚趾变形者,恢复正常比较缓慢。这种补的办法不伤人,既增强了人的整体素质,有驱赶了骨关节里的寒气,标本兼治。有些人吃了专治风湿的药,旧病未治,新的胃寒证已使患者不堪忍受。胃寒又反过来克肾,肾不主骨,病越发严重。
⑵、生骨髓
骨髓是人的高级神经,所以有坚硬的骨头予以保护。肾精不足,骨髓不充盈,人浑身酸懒,精神不振。男女房事之后,肾精皆有损耗,第二天精神疲惫。在房事之后调养肝肾,手脚凉时加温阳,手脚热时滋阴,可调拨体内其他营养迅速弥补肾精不足。这样,第二天人不感疲惫。⑶、通于脑。
肾气虚的人,男40岁、女35岁记忆力下降过快,及时补肾气或滋肾阴,可使记忆力迅速恢复。老年痴呆、脑萎缩者通过补肾气,逐渐均可恢复正常。
⑷、肾固齿。
“肾主骨,牙是骨之余”。凡是牙齿松动者,怕冷时温阳,怕热时滋阴,一个月内,牙齿牢固。
⑸、主纳气。
呼吸虽有肺主,但须要肾的协调。肺主速降,肾予接纳。如肾不纳气,人会出现虚喘、气短,其特点是出气多,吸气少,固有“肾为喘之源”之说。
⑹、肾上开窍于耳,下开窍于二阴。
耳鸣、耳聋者除外伤所致外,主要是肾虚造成。我在实践中经调肾,一些耳鸣者两个月左右症状消失;耳聋者也可改善听力。
二阴指肛门和尿道,属于肾的下窍,如肾阳虚时怕冷或手脚偏凉,此时可引起便秘,叫冷秘;肾阴虚时怕热,腰酸软,二者皆可致小便失禁,或排尿淋漓不尽。后腰疼,起身不灵活是命门火衰,可致黎明腹泻,也叫五更泻。肾阳虚时可以在早上、上午温补肾阳。
⑺、其华在发。
毛发的生长脱落反映肾之盛衰。肾气旺时毛发浓密,乌黑有光泽;肾气虚时,则毛发稀疏脱落或变白无光泽。养发必须养肝补肾。肾主毛发,肝藏血,发是血之余。一般情况下,针对阳虚或阴虚调养肝肾。
⑻、膀胱
膀胱的贮尿与排尿功能,主要依靠肾的气化作用。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见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为遗尿,甚至小便失禁。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肾与膀胱的关系
肾与膀胱通过经络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肾主水液而司二便,膀胱贮尿液而司开合,二者关系极为密切。若肾气充足,气化正常,则膀胱开合有度,从而使人体水液代谢正常。若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则膀胱开合失度,可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或遗尿、尿频等症。
膀胱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正常,膀胱的上述两项功能也正常。否则,前面讲到的遗尿、尿急、尿频等症状即可出现。
有人主张患小便失禁应去做膀胱手术,患者一定要慎重。从哲学“个体包含者整体”的角度讲,膀胱松弛,体内其他器官也同步松弛,手术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根据目前我调理的情况,患者一个月后,不但小便失禁可调节好,肾下垂、子宫下垂等症也同时调好。可见只有提高人体脏器的功能,使其整体恢复到正常状态,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享時令養生智慧,感恩老師劉承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