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年之中最适合调养的季节,上期我们了解冬季进补时常用的中药及其作用,本期将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理疗方法。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通过足浴、艾灸、熏蒸等一些常用保健方法也能达到预防疾病,治未病的目的。
中药足浴:足浴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古人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暖和。”脚又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当用温水泡脚时,可以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同时热刺激会使足部微循环加快,使得水中的药物成分快速地被吸收,而在水中加入不同的药物又能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例如:
1、神经衰弱和失眠:常用药物磁石、丹参、远志、夜交藤、合欢皮。
2、风湿性关节炎、腿脚麻木、足跟痛:常用药物红花、伸筋草、透骨草、鸡血藤、桂枝等。
3、感冒祛寒暖身:常用药物生姜、艾叶、桂枝。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疮):常用药物桂枝,附片,伸筋草,丹参、当归、艾叶、红花。
5、治高血压病:常用药物罗布麻叶、杜仲、夜交藤、吴茱萸、钩藤、夏枯草等。
艾灸: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灸法有温经气、散寒邪、除湿气、止疼痛的作用,凡感受风寒湿邪、痹阻于经脉、不通则痛的痹证,以及年高体弱、气血虚亏、寒湿重的腰痛、脘腹疼痛等,经常施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例如:
1、灸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肾俞等穴,对脾虚泄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以及命火不足、肾阳虚冷所致的阳痿、遗精、带证、夜尿频数等有治疗效果;
2、灸肺俞、大椎、足三里等穴,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经常患伤风感冒或咳嗽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等有调理效果;
3、灸百会、中脘、足三里等,对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脱肛等有升阳益气之功;
4、灸气海、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等穴,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5、灸足三里、气海等穴能降低血液凝聚、激发经气运行、疏通经络,可预防脑血栓形成;
6、隔姜灸足三里和悬钟穴有降压作用。?
艾灸的注意事项:颜面、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关节处不宜直接灸,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不要施灸;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或妇女经期忌灸。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疗法是传统中医的一种外治方法。中药熏蒸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并能使体内五脏六腑的“毒气”、“邪气”、“寒气”通过汗腺迅速排出体外,能疏通经络、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
中药熏蒸的作用: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改善心脏的输出量,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全身微循环;润肤止痒,预防皮肤病,美肤美容;调节睡眠,中药熏蒸后易入眠,休息后倍感舒畅,疲劳顿消;增强免疫力和神经调节力,中药熏蒸可有效预防感冒和气管炎疾病,增强免疫力,可以调节人脑中枢,使人反应更加灵敏;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助消化,促使排便畅通。
熏蒸注意事项:孕妇及月经期妇女;心脏病高血压严重病危者、心衰,肾衰病人。
还有其他中医保健方法如三九贴、刮痧等就不一一介绍,如果需要做中药理疗的可到我院中医保健科咨询。
咨询(曾医生)
审核:张波
编辑:袁臣
供稿:中医科
德江县妇幼保健院
急救
-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