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窦(肾盂)旁囊肿
肾窦旁囊肿是由肾窦内淋巴液积聚或其周围实质性组织发生的囊肿,且与肾盂肾盏无任何交通,有别于肾盂源性囊肿。该囊肿多位于肾窦内或肾窦旁,囊肿较大时可压迫肾盏或肾盂,并导致肾盂或局部肾盏积水。
多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不适,当囊肿较大或合并尿路感染、结石等并发症时,临床可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肾窦内或肾窦旁显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大小不一,直径2-5cm,囊壁较光滑,囊内透声较好,后有回声增强效应。囊肿增大时可压迫肾盏或肾盂,使其变形或移位,甚至引起局部肾盏和肾盂扩张,但囊肿与肾盂或肾盏并不直接相通。
(一)肾盂源性囊肿
肾盂源性囊肿为胚胎期输尿管发育反常形成与肾盂或肾盏交通的囊肿,即囊肿与肾盏之间形成通道,囊肿壁的组织来源于肾盏相同。囊肿的内容物主要为尿液,囊肿大小会受尿液多少影响变化,直径一般在1-1.5cm。
声像图显示肾窦或肾窦周围较小的类圆形无回声区,囊壁清晰,不慎光滑。囊肿内可形成结石,表现为囊内高或强回声反射。囊肿合并感染时,内可有云雾状回声。
鉴别方法:
观察体积变化:可分别在膀胱充盈及排尿后测量囊肿大小,肾盂源性囊肿因
其与肾盂肾盏相通,故在排尿后可发现囊肿会有不同程度缩小。
2.诊断性穿刺造影:在囊肿内注入少量超声造影剂后,若造影剂仅局限于囊肿内,说明囊肿与肾盂不相通,若肾盂内可见造影剂显影,说明囊肿与肾盂相通,可能为肾盂源性囊肿或局部肾积水。
(二)肾内尿路梗阻
肾窦旁囊肿与部分肾盏柄部梗阻形成的肾盏积水声像图可相似,均可表现为肾窦旁无回声区,但前者局限于局部,不累及整个肾盂,而且可对肾窦产生压迫;肾盏积水往往能发现梗阻原因。肾窦旁囊肿合并肾盏积水时,从肾窦内可出现两个不相通的液性暗区。
病例:
患者女,47岁,主因“间断性腰困两年,加重4月”就诊。
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左肾积水,左肾中下极占位(占位内部无造影剂显示)。
超声所见:左肾中下部肾窦旁可见一无回声,范围约5.9*3.6cm,界清,有包膜,该无回声未见与肾盂肾盏明显相通处,该无回声压迫左侧集合系统,导致局部肾盏分离,宽约2.3cm。
分析:该病例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左肾下极占位,且内部无造影剂显示,提示该占位与肾盂肾盏不相通,超声显示左肾下极无回声区,所以考虑左侧肾窦旁囊肿,囊肿压迫所致局部肾盏积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