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持续多久要去拍片子?拍哪种片子?相信这是很多被腰痛困扰的朋友都想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腰痛,什么时候该拍片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没有特殊病变,问诊+查体+X线,大多就能搞定腰痛到底要不要拍个片子?什么时候拍?可以参考下面几个方面:
1、在最初的4周~6周内进行影像学检查并无必要,除非合并有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异常或者高度怀疑系统性疾病(如脊柱肿瘤、感染)。如果4周~6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一般做一个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就足够了。
2、对于脊柱感染、肿瘤、椎间盘疾病和椎管狭窄来说,CT和核磁共振(MRI),要比X线平片更加敏感,但是50%以上的椎间盘膨出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无症状的椎间盘突出也并不少见,相比而言,椎间盘脱出的诊断价值更大。
3、CT与核磁共振的指征包括进行性的神经功能障碍、高度怀疑脊柱肿瘤或者感染、12周后仍有持续性腰背痛等。
2更贵的不一定是更好的腰椎CT和核磁共振尽管理论上更加先进,在患者眼里是“更好的”检查,但实际上X线平片可以提供很好的基础信息,在反映脊柱序列等方面反而更有优势。对患者而言,要摆脱“贵的就是好的”误区,听医生的建议,选择合理的检查项目。
3片子有问题,未必真有问题需要提醒病友的是,影像学上的腰椎间盘突出不代表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要在CT、核磁共振上发现腰椎间盘突出,就随随便便给戴上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一定要结合症状、查体才能做出上述诊断。
腰痛患者如果症状较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两周),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自我诊断腰腿疼痛的真正病因
腰腿疼痛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类疾病,原因复杂并且容易复发。很多人将此归咎于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并不重视自己身体敲响的警钟,这样的认识是不利于及时治疗的。但是如果又过于片面的将腰腿疼痛判断为腰痛、腿痛去治疗,而不去分析病因,只能治标不治本。
以下就让小编来谈谈引起腰腿疼痛的六大病因吧!
▼
一
损伤性的腰腿痛
损伤性的慢性腰腿痛多表现为慢性腰痛、疼痛不剧烈、不持续,起居和工作不会受到影响但不能持久,不能久坐、久站,需要经常更换体位才能缓解疼痛。
1、韧带劳损
外力导致韧带劳损之后,会有小血管出血现象,常常出现局部的疼痛、肿胀、血肿、关节肿胀、活动受阻、拉扯有疼痛。
2、肌肉劳损
肌肉劳损多发生在腰部、腿部、颈部,当发生腰部扭伤或反复扭伤,治疗不及时和处理方法不当,腰腿超负荷工作等,这些会导致腰腿部位肌肉劳损,在天气温低、湿度大环境下会诱发或加重腰腿痛。
二
退变性的腰腿痛
随着年龄增加腰腿的关节软骨发生退变、老化、弹性丧失、脱落,甚至变质直到损毁。常常表现为钝痛,关节有摩擦感。各个器官组织也会发生下垂、病变。
1、骨质疏松
随着人体的衰老,骨骼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减少,常出现骨骼疼痛、易骨折、驼背、身高缩短等。
2、内脏下垂
内脏下垂也会引起腰腿痛,而一般以肾下垂为主,除了腰腿酸痛之外,还会有血尿、尿蛋白等表现。
3、关节炎
退行性关节炎多发生在活动较多的关节部位,如颈部、腰椎、膝关节和髋关节,常出现压痛、僵硬、肿胀、关节畸形以及不灵活。
三
炎症性的腰腿痛
1、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关节和肌肉出现游走性的酸痛、疼痛,腰腿关节痛疼痛是最常见的表现,同时肌肉会出现乏力、疼痛,有不规则的发热现象。
2、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的发生也会引起腰腿痛,常在腰部、腹部发生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一般为绞痛或钝痛。同时还会有尿频、尿急以及恶心呕吐现象。
3、神经炎
神经炎除了会出现感觉障碍、神经功能障碍之外,运动方面也会出现障碍,如会出现腿部麻木、站立不稳、脚踝部位酸等。
四
不良姿势引起的腰腿痛
1、久坐
久坐、久卧容易导致肌肉僵硬、紧张、血液循环差,容易引发腰腿痛、水肿。
2、脊柱弯曲
不良的走路姿势、坐姿习惯、下肢不等长等也会引发脊柱侧弯或弯曲,引发腰腿酸痛。
五
妇科疾病引起的腰疼痛
1、经期腰痛
经期出现腰痛一般和小腹痛相伴随,和经期体内激素水平改变有关。另外,子宫后位、盆腔炎等疾病也会引起经期腰痛。
2、妇科隐患
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盆腔内肿瘤等妇科疾病都容易引发腰腿痛。同时,这种疼痛以钝痛、隐痛、酸痛为主,不过多数发生在腰骶部位。
六
肾虚引起的腰腿痛
在中医理论中肾虚也会引起腰腿酸痛、水肿、畏寒以及尿频、白发、耳鸣等现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