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血尿的故事
首先叫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血尿吧血尿(Hematuria)并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而是泌尿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或体症。它也可以由泌尿生殖系统邻近器官疾病引起。又可以是某些内科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正常人在一般饮食、生活和活动的情况下,尿液中无红细胞或个别情况下偶然出现极微量的红细胞。新鲜尿沉渣红细胞数在0-2个/HP范围内。如Addis计数则红细胞数在0-5×/12h或男0—3×/1h女0—4×/1h。若尿内红细胞异常增多为血尿。
仅能用显微镜检出的血尿称为镜下血尿,若尿液中含血量>1ml/ml则尿液呈红色或呈洗肉水色,称肉眼血尿。诊断血尿的标准是???1
具有如下特点即可确定为血尿。1.肉眼观察:留取新鲜尿液呈不透明的红色混浊液体,静置后容器底部有一层红色沉淀,震荡呈云雾状。2.尿离心显微镜检查,红细胞数每高倍视野>2个。3.Addis计数:红细胞数≥5×105/12h,男红细胞数>3×104/1h,女红细胞数>4×104/1h。4.尿液潜血试验:阳性。
一幅图了解血尿诊疗程序::我们再判断血尿的时候,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我们注意:1、假阴性:如大量饮水后,血尿可因尿液中的红细胞在低渗状态下发生裂解,而于检查时出现假阴性。 2、假血尿:在某些情况下,其他器官出血可混入尿内而呈现假血尿。如子宫、阴道、肛门直肠疾病出血等。3、伪血尿:某种动机人为制造血尿。 4、红色尿:摄入某些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可使尿液变红。食用某些食物:如甜菜根、黑酱果、红色尿呈红色透明不混浊,静置后无红色沉淀,振荡无烟雾状,显微镜检查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阴性。5、血红蛋白尿:呈暗红色,含量大时呈酱油色。在发生溶血时或体内的红细胞大量破坏时,使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增多,当浓度超过——mg/L时,游离的血红蛋白由肾脏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常见于严重的大面积烧伤、恶性疟疾、伤寒、各种溶血性疾病、错型输血、CO中毒、体外循环手术后、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前列腺电切低渗液吸收入血、蛇毒、毒蕈以及磷、砷、苯胺中毒等。
血红蛋白尿的特点:均匀透明,静置无沉淀,振荡后无云雾状,显微镜检无红细胞或很少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
6、肌红蛋白尿:挤压综合症、严重大面积烧伤、大动脉栓塞致200g以上肌肉严重受损等情况,因大量肌红蛋白自损伤的肌细胞中释放,经肾脏排泄而发生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呈红色,均匀透明,静置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
7、紫质尿:血朴啉病、铅中毒,由于朴啉代谢障碍所致的朴啉尿,尿液放置后或日晒后可呈红色、棕红色、或葡萄酒色。尿液均匀透明,静置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阴性,尿紫胆原试验阳性。6.肌红蛋白尿:挤压综合症、严重大面积烧伤、大动脉栓塞致200g以上肌肉严重受损等情况,因大量肌红蛋白自损伤的肌细胞中释放,经肾脏排泄而发生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呈红色,均匀透明,静置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7.紫质尿:血朴啉病、铅中毒,由于朴啉代谢障碍所致的朴啉尿,尿液放置后或日晒后可呈红色、棕红色、或葡萄酒色。尿液均匀透明,静置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阴性,尿紫胆原试验阳性。6.肌红蛋白尿:挤压综合症、严重大面积烧伤、大动脉栓塞致200g以上肌肉严重受损等情况,因大量肌红蛋白自损伤的肌细胞中释放,经肾脏排泄而发生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呈红色,均匀透明,静置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7.紫质尿:血朴啉病、铅中毒,由于朴啉代谢障碍所致的朴啉尿,尿液放置后或日晒后可呈红色、棕红色、或葡萄酒色。尿液均匀透明,静置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阴性,尿紫胆原试验阳性。
引起血尿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此处省略,若需详细了解,请看文章末尾方式)1.泌尿外科疾病:
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核、泌尿系感染、尿石症、泌尿系损伤、丝虫病、运动员血尿、肾下垂、肾血管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
2.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内膜炎等。(3)传染病:败血症、猩红热、天花、疟疾、黄热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4)胶原血管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等。(5)药物:过敏或毒性反应:如磺胺类、抗生素(Kanamycin.Gentamycin多粘菌素、杆菌肽等)镇痛剂类(非那西汀、水杨酸类、保太松等)抗癌药(环磷酰胺等 举例:患者,治疗费何杰金氏淋巴瘤,发生出血性膀胱炎。敌鼠钠盐中毒:自杀未遂,2周后发生大量肉眼血尿。)(6)理化因素:如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肾炎,汞、砷、铅等重金属中毒。3.肾内科疾病:(1)急性肾炎综合症:有镜下血尿以至肉眼血尿。尿中有大量蛋白、红细胞管型、相差显微镜下有畸形红细胞。(2)特发性肾脏血尿综合症:IgA肾病、特发性灶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男性,临床表现轻微蛋白尿不明显且少出现红细胞管型。(3)遗传性肾炎。小儿发生血尿,常伴有耳聋。(4)急性非感染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可发生镜下血尿以至肉眼血尿,无畸形红细胞,有时可见嗜酸性红细胞。(5)肾病综合症:以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为特征,偶可见血尿。4.尿路邻近器官的疾病:如急性兰尾炎、结肠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盆腔肿瘤等也可以偶尔发生血尿。
血尿的鉴别诊断:
很多疾病都可以发生血尿,血尿的鉴别诊断就相当重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发病年龄:小儿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尿路先天性异常、非特异性感染、结核、膀胱结石等。青少年、中年血尿,常见于肾结核、泌尿系结石、非特异性感染、损伤、乳糜尿、肾炎及运动性血尿等。女性常见于尿路感染、肾下垂、肾结核、乳糜尿。中年以上,常见于肿瘤、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结石。2 性别:女性常见尿路感染、肾结核。男性常见尿路结石、肾结核、前列腺炎、前列增生、损伤、肿瘤。3 有关病史: 有肺结核:应考虑肾结核。有排石史应考虑尿路结石。有外伤史应考虑肾及尿路损伤。无痛性血尿反复发作应考虑肿瘤。小儿有反复尿路感染史应考虑先天异常。男性有尿路感染者应注意检查有无梗阻。丝虫病流行区应注意乳糜血尿。4 家族史:多囊肾、遗传性肾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5 血尿的诱因:剧烈运动、体力劳动后发生血尿见于肾结石、肿瘤、肾下垂、运动性血尿,劳累、高脂餐后血尿伴乳糜快者见于乳糜尿。
6 血尿的颜色:鲜红色见于膀胱及后尿道病变。暗红色血尿见于肾脏疾病。
7 尿中含血量:含血量少时,呈显微镜血尿,见于尿路结石,尿路感染、内科疾病。大量血尿,呈肉眼血尿,见于肿瘤、损伤、前列腺增生、肾结核等。
8 血凝块:肾脏病变的血尿中可见三角型、锥状血块。输尿管病变所致血尿,含长条形血块,膀胱病变血块呈盘状,排出后易碎,尿道病变的血尿无血块。
9 血尿与排尿的关系:血尿发生于排尿起始段,为初血尿,见于前尿道疾病、前列腺病变。血尿发生于排尿的终末段为终末血尿,见于后尿道病变、前列腺病变、膀胱颈部及三角区病变。全程血尿,见于膀胱颈部以上尿路病变。尿道溢血:与排尿动作无关,病变位于尿道括约肌以下。
10 血尿伴随症状:
(1)伴寒战、发热:见于肾、前列腺及附睾、睾丸等实质性器官的急性感染。
(2)伴浮肿、高血压:见于肾炎、高血压肾病。
(3)伴尿路刺激症状: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肾结核、膀胱结石及膀胱肿瘤晚期。
(4)伴腰部肿块:单侧:肾肿瘤、肾下垂、肾积水、肾结核等。双侧,见于多囊肾。
(5)伴身体其他部位出血:见于血液病及其他有出血倾向的全身性疾病
(6)伴排尿困难尿流中断:见于膀胱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
End
若想要详细了解该科普知识,可后台回复“资料”,按步骤进行即可。
●科普知识:便秘
●腹腔镜手术基本认识
●屎记:大便化验单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