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潘先生,68岁,因血尿2周进行B超检查,发现膀胱内7公分的大肿瘤,经过膀胱镜检查,几乎占据膀胱的三分之一,取活体组织检查诊断为膀胱高级别恶性肿瘤(也意味着患者的肿瘤已经进入晚期,只能做膀胱全部切除手术)会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且面临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这样提醒大家平时遇到血尿不要忽视,更应注重体检。
血尿:即尿中含有血细胞。根据尿液中血液的含量可分为:肉眼能察觉的血尿称之为肉眼血尿(ml中1ml血),仅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的血尿叫镜下血尿。一般认为离心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每高倍视野超过3个即有病理意义。
血尿是泌尿系多种疾病的重要临床症状之一,它只是冰山一角,多见的是泌尿系本身疾病如炎症、结石、损伤、肿瘤等,少见的是尿路邻近器官的疾病或者全身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泌尿系本身疾病大约1/3来源于肾脏,2/3来源于肾脏以下。
患者出现血尿有的十分恐惧、焦虑,往往十分焦急就诊,有的忽视,不去就诊,延误诊治。无论肉眼血尿或者镜下血尿出现,均表明病变存在,都要接受必要的或特殊检查,以进一步检查血尿的原因。
遇到这种情况,要考虑以下问题:
1、肉眼血尿?镜下血尿?
2、血尿过程中初始血尿?全程血尿?终末血尿?
3、是否伴有疼痛或其它症状?
4、是否有血块?血块形状如何?
5、是否伴有其它疾病或全身疾病?
一、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颜色不同,严重程度不同,临床上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肉眼血尿一般能找到原因,镜下血尿有时通过检查仍不能找到原因。
二、血尿出现的阶段初始血尿:血尿出现于排尿初期,提示出血部位在尿道。全程血尿:血尿出现于排尿全过程,提示病变在膀胱、输尿管或者肾脏。
终末血尿:血尿出现于排尿终末,提示病变在后尿道(前列腺部尿道)、膀胱颈、三角区
。
三、血尿伴随症状血尿伴有肾区、腹部腹股沟、同侧睾丸方向的放射痛,尤其先痛后血尿多见于结石,系结石导致的输尿管梗阻;血尿伴有膀胱区(下腹部)疼痛,常见于膀胱结石、膀胱炎、膀胱结核;
四、血块的形状有血块意味病灶大量出现,多半可以找到出血部位。血块形状对出血部位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如果血块程蚯蚓状,出血部位来源于肾脏或输尿管,是因为血块经过输尿管形成细条状凝血块;如果血块不规则且新鲜来源于膀胱。
五、无痛性血尿无痛性血尿可见于泌尿系肿瘤、肾小球疾病、肾结核、肾结石、前列腺疾病等。但最常见的是泌尿系肿瘤。
六、血尿伴有下尿路症状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征)等,常见于泌尿系炎症(非特异性、化学性、放射性)、结核、结石等。
七、肾脏及肾脏血管性疾病引发的血尿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高血压病、多囊肾等。肾脏血管病变如:动静脉瘘、肾动脉瘤、肾脏梗死、胡桃夹综合征等。肾下垂、游走肾发生的血尿,是由于肾蒂收到牵拉,肾脏静脉淤血,同时肾盂内压力过高引起。运动性血尿,即剧烈运动后出现的血尿,大多认为由于与肾静脉淤血,肾脏、膀胱粘膜血管损伤出血有关。
其它系统或器官引起的血尿血液病是引起全身出血倾向最常见的原因,如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高血压、充血性心衰、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泌尿系临近器官的病变也可引起血尿,如急性阑尾炎、盆腔炎、肠道肿瘤、宫颈癌。
有些药物也可引起血尿,如环磷酰胺、别嘌呤醇、肝素、双香豆素及阿司匹林等。
几个注意的问题:
①有些药物食物可使尿液程红色、橙色或褐色,如如大黄、酚酞、利福平、四环素、酚红、嘌呤类药物等。
②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或因前尿道病变出血所致尿道口滴血以及临近器官出血混入尿液不能称为血尿,应注意与相鉴别。
③血尿程度与疾病严重性不成正比。
(source:大部分内容来源于吴阶平泌尿外科学)
医院泌尿外科
出诊时间:
沙文主任:周一二上午,周四全天
崔庆明主任医师:擅长泌尿系结石、肿瘤、男科等。周一、三、四、五、日全天
易海鹏主任医师:擅长男科、泌尿系结石、肿瘤等。周一、二、五、六
毛国强副主任医师:擅长男科(前列腺病)、泌尿系结石、肿瘤、女性泌尿外科病。周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