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竟然有读者跑到栾雨的《我的》文章下面去留言,催栾雨赶快交作业;还有人跑到栾雨微博里留言,说我在等他的作业。——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更多的人熟悉栾雨,可能还是从《最强大脑》开始的。其实他之前高中时的竞赛、高考,也是值得一读的故事。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看着他经历了那么多,看着他的成长……我的
届2班栾雨
清华大学直博在读序
这是《我的20xx》系列的第四篇。莫名感觉有意义。毕竟奥运会、世界杯也是四年一届。是我的本命年。不知道听谁说的,本命年要么特好,要么特糟。之前,我一直更相信后者。当然,疫情的到来,让我更加深信不疑……关于疫情
今年的1月13日,我的寒假才开始。每年我都会去抱怨为什么寒假只有四周这么短,也就赶紧安排了这个假期的健身计划。这次换到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室,在30楼,一抬头就能看到海景,而且每次训练,人也不是很多,在这里训练心情十分愉悦。我是在一月初才第一次听说“冠状病毒”,每次训练都会和教练聊一些有的没的。除了最常规的养生、训练,甚至天文、地理、热搜,无所不聊。自然也包括这个“冠状病毒”。我们起初是十分盲目乐观的,我们当时的理解就是:病毒离我们很远,并且有的人身体素质较好,被感染了也没事;那些严重的人,都是身体素质不好的。所以,在我一开始建立了这样的错误认知之后,十分庆幸自己坚持锻炼的决定是多么正确,进而继续我行我素。反正我觉得我身体好也没啥事,也就该出门锻炼出门锻炼,该出门聚餐出门聚餐,该出门玩就出门玩。那时候,母后大人也经常劝我,没事少出门,别出门健身了,老实儿在家待着。虽然我知道是对我好,但我十分抗拒,一方面着实健身上瘾,另一方面我受不了成天在家待着吃饭睡觉玩手机。还为此和母后大人发生了争吵。直到某一天的上午9:30(我假期每天健身时间是10点),我还没有出门,我就说我这段时间先不去训练了。母后大人甚是诧异,问我是怎么突然开窍了。我笑而不语。其实心里想说,我身体好,感染了可能没事。但我感染了,您老人家是不是没事,就不知道了。我见过生死,我不怕死,但是我不想给身边的人,周围的人添麻烦。所以就这么在家待着了。殊不知这一待就是好几个月……但是在这疫情的几个月里,有了很多全新的体验,比如说,第一次线上会议讨论班、第一次上网课、第一次线上监考、第一次带队打线上王者荣耀比赛就有幸得了“水稻杯”冠军…同样还是在家的这几个月里,虽然说母后大人的厨艺有所提升,但是确实感觉有点消磨意志。吃胖了近十斤。再次走进健身房的时候,真的感到力不从心了。果然,掉肌肉比长肌肉容易的多,正是退步比进步容易的多。只有失去,才会懂得珍惜……平时逢年过节,都会去爷爷家里过。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就没去,就通了个电话拜了年。也没成想这一面错过了,就一辈子错过了,上一次见面还是19年的8月……没有亲眼看监控录像,我是不愿意相信这一切:老人家早上好好的,自己出门去药房拿药,进了药房坐下休息的短短几分钟,身体就不受控制,逐渐从椅子上滑落……其实很不愿意去接受,但是事实就是,连续三年都有亲人离世。这就是人生吧。真实人生中,往往在大势已定无可更改的时候,我们才迟迟进场,却在胜败未分的混沌中,提早离席。关于马虎
从小到大,这么一句话听的很多了。“这题我会做,我就是马虎……”“马虎不要紧,下次仔细点就好了。”但是,马虎真的可以无限被包容么?一道题目马虎了,我觉得还不如压根儿不会做。反正都不得分,甚至不会做的那个孩子估分还能更准点儿。接下来想讲两个今年的“马虎”的小故事。五月末,陪母后大人住了几天院。母后大人要做一个肾囊肿的手术。实话说,相比医院陪护经验,在我看来,这就一个屁大点的手术,也真不太当回事。直到母亲进手术室的那一刻,我才真的脑子嗡嗡的。在手术室外面等待,真的是坐立难安。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胡思乱想。广播叫到家属签字,也是懵懵的。医生有很耐心的讲手术的各种风险,真的也听不太进去,反正就签了。没过多久又喊了一遍,我也就更懵了。不是已经签了字了么?难道出事了?也不能出事啊,这才前后脚不到五分钟,估计手术台都没上。就带着满头的问号又进了那个小屋。接下来发生的事,我觉得十分荒唐。医生告诉我之前的单子打错了,正确的应该是左肾有个大囊肿,而不是右肾,需要重新签字。我十分无奈地苦笑,心里其实已经口吐芬芳了,但是也只能微笑着和医生说:“吓我一跳,没事就好,你们辛苦了。”接下来的四五个小时就真的无比煎熬,坐立难安。玩手机都感觉不香了。还好一切顺利。但是术后,下了手术台的母后也是满脸带着问号。不停地问医生,一开始不是说好的右肾么,为什么我左边疼?是不是我右肾没救了?我的解释母后大人也是完全听不进去,她应该始终觉得我也是在用善意的谎言安慰她。我第二次签字的时候,我是看过片子的,R和L我还是认识的。真的只是马虎搞错了一个左右,但是对于手术台的病人,真的很难接受。我也是,很努力地去劝说,直到第二第三天,母后才真的相信了她右肾是好的。另一件事可能就更滑稽了,疫情的原因,殡仪馆也是限流的,也需要出示市民云、健康码才能进到里面。不论家族是多么庞大,也就只有10个名额能进到火化间,这也就意味着只有10个人能见到爷爷的最后一面。火化间有多个火化炉,一开始工作人员问了一下,是不是爷爷的家属。“嗯,老爷子在10号炉。”话音刚落,亲戚们就跪到10号炉前,接下来就是此起彼伏的哽咽声与哭声。我不知道是因为这里来的多了,还是什么原因,即使这种场面,我十分悲痛但也十分冷静,医院看到的是一个紫色的棺材。10号炉那明明是一个橙色的棺材。那一刹那,我觉得那个工作人员仿佛是在逗我。接下来发生的就是,哭声变成了此起彼伏的辱骂声。接下来,找到了正确的炉子又是一阵哭声。——很荒唐。这要是没仔细看,直接推进去了,简直不可设想。所以,平时考试可能,马虎写错了数、马虎算错了数、马虎忘了涂卡、马虎涂错了卡……但这真的是病,得治。关于《男孩的成长中,父亲的角色问题》
偶然在彦彦老师的朋友圈,看到了李逸爸爸的这篇文章。就很有感触吧。打架,逛超市这些情节也会真的让我想到了很多我小时候的事情。我父亲逛超市不会照单全收,但是个精打细算的人,他喜欢一切有礼品的促销。比如说,一个大瓶雪碧+一个大瓶芬达绑一个塑料碗,对于父亲来说,都是极有吸引力的。尽管这个“破碗”在我看来只能拿来泡个面。尽管父亲从不吃泡面。关于打架,我觉得东北的爹都一个样。父亲和我说过:“别人凭什么能欺负我儿子,咱能和他动手尽量少吵吵。”平时,父亲也经常提示我要文明用语。在我真的十分委屈,感到不公,非常愤懑的时候,我在家里也会口吐芬芳。但父亲不会立刻喊停,一边听一边笑着和我说:“发泄完了没,发泄完了记得要文明啊。”文明归文明,男子汉还是要有真性情,这是让我最有感触的。这两天看了大家朋友圈分享的网易云年度报告。我反正是有点out了,这么多年一直坚持qq音乐,还傻啦吧唧充绿钻给鹅厂送钱。今年听的最多的竟然是《仰望星空》,今年也是第一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