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体质养生之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

气短,养生调体——让你气足神旺

概念:气虚体质是由于一身之气不足,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原因:先天本弱

家庭成员多较弱

孕育时父母体弱

早产

后天失养或病后气亏

人工喂养不当

偏食

厌食

因年老气衰

节食减肥

“劳则气耗”

“久卧伤气”:长期不运动,四肢的功能有所下降,气的运行就会变慢,影响到脾的功能,脾的功能受到了影响,自然就会影响到气血的生成,上到了气。

肾为生气之根

脾胃为生气之源

肺为生气之主

先天之气(元气):肾气;后天之气(宗气):脾胃——吃喝,肺——呼吸

表现:有气无力,底气不足,气上不来,不爱说话,说话费劲,声音低小,疲倦,稍动就出汗,汗冷嗖嗖的,一方面是卫气不足,固护作用减弱,机体的津液变成汗液从肌肤出来,另一方面,气虚,气不足,气的温煦功能就发挥不出来,所以就会出冷汗;脸色偏黄或偏白,眼神不灵光,口唇色淡,爱吃咸味厚味,头发不黑亮,有时头晕,记忆力不好;有时大便不成形,总觉得未解干净或虽然便秘但不硬,经常上厕所时间很长;舌淡、胖,边有齿痕,脉缓慢;性格内向,胆子小,不喜欢冒险,稳重但不活泼;怕冷、怕风、怕酷暑,生病不易好。快速掌握气血的三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在上焦,心和肺

心气虚:感觉全身疲乏无力,精神不好,懒洋洋的;浑身疲惫,总想躺在床上,不爱说话,说两句话也没用力气;总觉得心慌,怦怦的,好像心要跳出来似的;睡过的床,躺过的沙发感觉湿漉漉的,老出汗;舌质淡,胖,脉无力。

肺气虚:没用特别的原因,只要变天,只要风大点,就老感冒,感冒时大汗淋漓,两腿发软;讲话声音很小,气不够用。

第二种,表现在中焦,脾胃

瘦骨嶙峋,饭量不大,总不长肉,总觉得肚子胀,饭后更胀;大便稀,时间长;脸色蜡黄蜡黄的,没有神采;舌头有明显的牙齿印。

第三种,表现在下焦,肾

血液老不稳定,在高血压的底线,老觉得头晕眼花,看东西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安静的时候还耳鸣,总觉得像蝉叫;腰时不时酸软;最突出的是晚上老是起来小便。

形体特征:肌肉不健壮

常见表现:(主项)平素语言低怯,气短懒言,肢体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

(副项)面色偏黄或晄白,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结硬,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

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等

发病倾向: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等病。长期胃下垂者有消瘦、乏力、心悸、头痛等症状。有人还会出现肾下垂,表现为腰部酸痛、尿频、尿急、下肢浮肿、腹胀、恶心、呕吐、失眠、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气虚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治疗原则:食宜益气健脾,起居勿过劳,运动宜柔缓。

食疗:益气健脾类,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粳米、鸡肉、牛肉、鳝鱼、桂鱼、花生、樱桃、葡萄、人参、黄芪和山药。

少吃耗气的食物:空心菜、生萝卜等。

什锦麦胚饼:葡萄干30克,龙眼肉、花生仁各10克,大枣10枚,麦胚粉克,白糖(红糖)10克。将葡萄干洗净,花生仁炒熟,大枣洗净去核后与龙眼肉一起切碎待用。将麦胚粉用开水稍烫后加入上述切碎的原料,糅合均匀后制成薄饼,将饼烙熟即成。此饼可在每天早饭时食用,具有非常好的补气作用,可以当零食吃。

黄芪桂圆童子鸡:公童子鸡1只,黄芪10克,桂圆50克,水发香菇20克,冬笋20克,鲜姜、醋、香油、酱油、盐、味精、料酒各适量,水淀粉少许。将鸡处理干净后,放沸水锅中煮至七成熟时捞出(鸡汤留用),剁成长方形块,姜切末。炒锅烧热,放油30克,姜末下锅后,稍煸,放入料酒、酱油,添入鸡汤(没过鸡块一指为宜)。鸡块、黄芪、桂圆等下锅,烧开,改用小火慢煨,待鸡块烧烂,放入味精,勾入少许水淀粉,把醋、香油、枸杞子加入锅中调匀即可。

肺气虚:黄芪补一身之气,为补气诸药之最,对肺气虚的人最为适合。对于“表虚不固”容易因天气变化感冒的人,可用黄芪来固表。黄芪常与党参或太子参或人参同服,则补气之力更佳。

反复感冒的圣药——黄芪红枣汤。黄芪30克,红枣10枚,煎汤,每日服2次。

——玉屏风散粥。

材料:黄芪克,白术50克,防风50克(三味药各为日份),小米50克(一日份)。

做法:1、将黄芪,白术,防风用烤箱烤干,但不可烤焦;

2、将烤干的三味药材打粉,充分混合,干燥保存

3、在锅中放入以冷水清洗的小米及毫升的水,用大火煮沸后再以小火煮20分钟(注意不要溢出或烧焦,有时要打开盖子稍微搅拌一下)。

4、再一次用强火煮3分钟,然后关掉火加入打碎的粉末哦2..5克充分混合,盖上盖子蒸5分钟后便可食用(注:为了改善虚弱的体质,进入九月份后便开始服用天,另外,进入三月份时也要再持续服用天,每天一次)。

功效:犹如防御外来之风的屏障,珍贵如玉,三味药中主药是黄芪,主要就是用于反复感冒的。

——玉屏风散。黄芪15克,炒白术5克,防风5克。煮水服用

心肺气虚:芪苓粥。黄芪30克,茯苓15克,大枣10克,山药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调味就可以服用了,经常感冒的人也可以食用。

脾胃气虚:山药平补脾胃。土鸡炖山药煨汤:用鲜山药0克,鲜鸡块0克炖服。

人参莲肉汤:人参10克,冰糖10克,莲子10枚。用红参或生晒参、湘莲子(去心)放入瓷碗中,加适量的水浸泡,再加入冰糖。然后将盛药碗置蒸锅中,隔水蒸1小时以上。食用时,喝汤吃莲肉。人参捞出来下次再用,可连用3次,最后将人参咀嚼。自汗盗汗厉害的人也可服用。

穴疗:膻中穴——培补心肺之气的,有气会的说法。可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1次,每次15分钟,每分钟按压15次

足三里——培补元气的大穴,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调节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理上,理中,理下。

阴谷——不但可补肾气,还可治疗多汗也非常有效。

茶疗:肺气虚——黄芪党参等量泡开水;黄芪和灵芝煮水喝

脾胃气虚——山药一半炒熟一半生,共20克,泡开水,加适量白糖

中成药:肺气虚:无力、声音低弱、经常感冒、出汗——玉屏风散

脾胃气虚:消化不好易腹胀,吃得不少不长胖——参苓白术散或六君子丸

用脑过度耗伤气血引起气虚——归脾丸

基础方——补中益气汤

保健方法:1、严格按照季节变化,规定科学睡眠时间;

2、若在秋季每日一次冷水浴,可提高适应冬季严寒的能力。

3、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气虚体质的人,冬季要保三暖:头暖、被暖、脚暖。

4、气虚体质的人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主要是心肺功能不足,不能选择剧烈运动,慢跑、健步走等也是有效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方法,可适当选用。无论哪一项运动,只能微微见汗,不能大汗淋漓。

5、不能过多睡觉。气的特点是运动的,总睡着躺着不动,气就不能正常地舒展运动,气的运动就会减慢,自然就不能正常地到达各个脏腑器官;而且四肢不运动,首先伤及的是脾胃,脾胃是气的生发之地,脾胃受损了,气的来源自然就受到影响。

不懂

赞赏

人赞赏









































白颠怎么治疗
白癫疯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nglul.com/sxctd/2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