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胡希恕逐条细讲伤寒论第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第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之。若其人在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风湿也为在表之证,此病开始也类似伤寒无汗,到八九日的时候,风湿相搏的证侯才明显发作,所谓风湿,是病人平时多湿,感冒风湿,两者相合就得风湿证,即风湿关节炎,此不象太阳伤寒那样疼,此疼的相当的重,故说身体疼烦,疼且烦,以至于不能自转侧,一动就疼。一般急性风湿关节炎是这样的。不呕,说明里面无停饮,不渴,说明里无热即是无少阳及阳明证,这里说明伤寒八九日没有传入少阳病,也没传里。脉浮虚而涩,虽浮,但按之无力,谓之虚,应手有力谓之实,涩,是与滑相对的,脉内血行不流利为涩,如果上下流动滑利为滑,涩主血少,又虚,血又少,故虽是有证,但陷于阴虚证(此阴虚证是为虚证与阴证),所以不只用桂枝汤,而用桂枝附子汤,就是前面讲的桂枝芍药汤加附子。附子这个药已讲过,起亢奋作用,凡机能陈衰即可用此药恢复机能,其次附子是温热药,去寒湿,《本经》说:治结痹,治风湿拘挛,不得曲伸。所以治风湿痛,不用附子的机会少,当然阳性证不用它,阴性证必用。此方桂枝附子都加重。桂枝可通利关节,表证身疼痛都有桂枝的作用。关节疼呢,当然以桂枝汤为主,由于阴虚去寒性的芍药,加附子治关节疼。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如果此人因小便不利丧失津液,脉浮虚,血虚津液也虚,大便应硬,这个为实证。此书小便自利,就小便频数,由于小便频数而造成大便硬,这不能发汗,不能用桂枝汤,所以用上方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津液虚为什么加白术利尿呢?白术现在用苍术,古人不分,术与茯苓这类药,既可治小便不利,也可治小便利,频数,小便自利也治,尤其老年人,如果膀胱失收,小便频数,可用附子配苓术这类药,如真武汤等有效,金匮肾气丸等,由于机能陈衰,膀胱括约肌松弛,致尿频。因小便多而致大便,这时不能发汗。在金匮有唯小便数,大便泻皆不可发汗。以发汗最丧失人的津液。小便数津液亡失致大便硬,非治小便不可,用附子术使小便恢复正常,使小便不自利,大便也不硬了。同时附子术二味配合可治湿解痹的,桂枝附子是桂枝、附子、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本来有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枸,现又另立方名,是分量不一样,桂枝四两,附子三枚,由于治痹痛,桂枝附子需重用。附子在此就除湿解痹解疼,桂枝去桂加白术汤,即上方把桂枝去了,其它都一样,另加白术四两。看看方后,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一日把三付药都吃了,古人一回煮三付药,其人如冒状,即感觉头沉,勿怪,即不要怕,是以附子术并走皮内助水气未得出,故使然。这由于附子术二药并走皮内,助水气,而水气没出,攻冲头脑,感觉头冒。水气一除就没有此情形了,法当加桂四两,依法应加桂,因风湿在表,此本一方二法,此去桂是根据病情不同了,这是一个方子,二个方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桂枝不但发汗也治小便不利,治气上冲。利小便的药都有桂枝,没桂以的很少,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很多,桂枝治气上冲,凡气上冲,都诱导小便向上,不下行。所以用桂枝使小便往下走。所以桂枝必去,又因桂枝解表发汗,所以必去。此时主要的一方面去湿解痹,一方面治小便自利而恢复大便硬。白术不但利小便,还能治小便不利,如用酸枣仁也治失,也治多眠。有人说生枣仁治多眠,熟枣仁治失眠,其实不是那事,我用生枣仁也治失眠,也治多眠,只是病人因为虚而造成的用之皆可。术与苓也是一样的,看你如何配伍,如配桂枝则利尿,配附子也利尿,但机能的陈衰,也影响到小便自利,故亦治小便利,如肾气丸在金匮里面就有,所以女人有肾下垂使输尿管扭转或拆叠,尿入膀胱受障碍,可致小便不利,用八味肾气丸可以治就是附子的作用,能恢复肌张力,使下垂的脏器恢复正常的位置上来,所以输尿管正常,小便必利。所以中医辨证必须辨寒热虚实,真正虚证的小便不利,用它行,否则有害无益。所以不能说拿哪个方治小便不利,哪个治自利等,要辨虚实,与脉与证皆有关。在此脉浮虚而数,他是一个阴证的虚证。我在用此方的时候有变化,桂枝汤治这种病是非常好的,我就把这二个方混合用,就是用整个桂枝汤就是。不是这样的虚衰,桂枝汤整个用是可以的,然后加附术。这个治一般的关节炎相当好使,我经常这样用,就是桂枝汤原方加附子苍术,这里说其人如冒状,这这个附子这个药有个反应,要大量用就有眩冒的,不断冒而且晕,甚至象喝醉酒样,还想吐,这都是过量了,我们用此药开始不要大量用,逐渐加量没事的,开始用三四钱、四五钱都没问题的。附子中毒得用到几两,大概七两,可药死人。少用没关系的。桂枝也可以加量,疼的厉害,也可给四两。这个在风湿、类风湿都有用的机会,以至于骨刺类的病,即骨质增生,脊椎,颈椎等,但如果是偏侧痛,尤其骨质增生的有压迫神经,不是整个疼,哪一方着重,哪一方就疼的厉害,这时要加大黄,后来要学的大黄附子泻心汤治疗一侧痛。古人通过临床所下的结论,每每都有效。大概骨质增生这类病,都是一侧痛的多,加大黄不要太多,一般六克即可,最多加十克。这个很好使。骨刺我也治多了。就用桂枝汤加术附加大黄。当然痹也不只是这个方子,但以这为多。有一次开会用桂枝汤加术附做一个定方治关节痛,很有效。

第条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这个比上面那个痛还厉害,骨节疼烦,掣痛,是一种牵引痛,疼的厉害,且不能曲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自汗出,短气里边有停饮,里有停饮压迫胃就短气,这是金匮说的,心下有停水,厉害了心悸,微者短气,短气都是胃有水,小便不利,胃?就有小便不利,水不下行。此不但外面有湿,里面也有停饮,所以非用桂枝不可,气冲的厉害,往上,故水也不往下走。恶风,不欲去衣,前者讲了虽外有热,不欲去衣,此寒在骨也。此正是阴虚证,阴证则恶寒的厉害,这些都是属少阴病类的。有表证,也有桂枝甘草,由于如此恶寒恶风,故加附子。甘草附子汤主之,就是桂枝甘草加附术,桂枝汤加附术,桂枝甘草加附术,桂枝去芍芍加附术,这些都在治关节痛进常用的疼的厉害,气冲的明显,用这个方子,桂枝甘草汤前面讲过了,也解表,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因有桂枝是要发汗的,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能食,也不出汗了,还烦,再吃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开始的时候用一升太重,可服六七合,逐渐增加。这个方子也比较常用。如果临床风湿,且气冲的厉害,小便不利,用此方比较好。以上三段都是讲的风湿类的病,古人叫风湿相搏,又有外感,同时又有湿痹,古人叫它风湿相搏证。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想持证上岗就点这里

医学类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通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xiachuia.com/sxctd/4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