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治疗肾脏背侧及腹侧肾盏憩室合并结石
王卫国赵清松王传运鹿占鹏
(医院泌尿外科,山东济宁)
摘要:目的研究经皮肾镜技术治疗各种类型肾盏憩室合并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对肾盏憩室并结石的患者,利用微通道经皮肾镜技术(通道Fr16~Fr18),取出憩室内结石并扩张憩室。.3~.12住院15例患者,其中12例为憩室位于肾脏背侧,3例位于腹侧。年龄23~48岁,其中6例单纯憩室内合并结石,9例同时合并肾盏、肾盂或输尿管结石。手术方法:①位于肾脏背侧憩室的直接穿刺憩室,经皮肾镜首先进入憩室,先清除憩室内结石,再寻找憩室口,憩室口不明显的借助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射亚甲兰寻找憩室口,将憩室口直接扩开或钬激光切开;②位于腹侧的憩室则经皮肾镜首先进入肾盏,在肾脏各个肾盏及肾盂内寻找憩室口,憩室不明显的,则利用肾穿刺针直接穿刺憩室,借助注射亚甲兰寻找憩室口,找到憩室口逆行扩张开或以钬激光切开憩室口,然后清除结石。然后常规留置肾盂引流管,引流管越过憩室口,留置肾盂引流管至少2周,同时常规留置DJ管。2周后肾盂引流管与DJ管先后拔除。结果12例肾脏背侧型肾盏憩室均一次建立经皮肾镜通道,直接进入憩室,清除结石后,10例患者顺利找到憩室口,置入斑马导丝后扩张或辅以激光烧灼,肾镜到达肾盂。2例憩室口不明显,通过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射亚甲兰确认后置斑马导丝,扩张并激光烧灼扩大憩室口,肾镜到达肾盂;3例腹侧型憩室均经某另外肾盏建立经皮肾镜通道,然后搜寻各肾盏及肾盂,寻找憩室,3例憩室口均不明显,以肾穿刺针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憩室,顺行注射亚甲兰,确认憩室口,扩张并以激光烧灼,扩大憩室口,清除结石。最后所有病例均越过憩室口置Fr14肾引流管,置输尿管内Fr5DJ管。2周后依次拔除肾引流管及DJ管。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技术可以处理各个位置肾盏憩室合并结石的患者,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以采用,对于经皮肾镜技术操作熟练的医师,治疗效果确切。
关键词:经皮肾镜;肾盏憩室;结石
查重报告:
报告编号:26fe49c2-7fb7-4cca-a8ad-a4ae
检测范围: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DB)、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CCPD)、中国学术网页数据库(CSWD)
总相似比:20.00%参考文献相似比:0.00%排除参考文献相似比:20.00%
典型相似论文列表(共2篇,最多显示10篇)
.00%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36例的临床分析期刊论文文军霞中外健康文摘
.00%结肠充气多层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期刊论文徐雷中外健康文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