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草方
牵牛子,牵牛花的种子,性味苦寒、小毒。入肺入肾入大肠经,有泻下逐水,消痰等效用。药效之猛,就像水流从陡峭的山坡直冲而下。少用通大便,多用便泻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内可治肾炎水湿内停,以及腹水腹痛肝脾肿大,外可治四肢浮肿等。
在运用牵牛子时,常有白丑黑丑,以及一半生用一半炒用之分。
那么白丑黑丑有何区别呢?
种子黑色的,名黑丑。种子白色的,名白丑。种子的颜色与植物的品种无关。药用功效大方向一致,仅有细微差别。
两者的细微差别是:白者属金入肺,专于上焦治郁气,除湿热,治气逆壅滞,及肠风便血等。黑者属水兼入肾,能于下焦通遏制的郁气,除肿满及大小便不利等。
故两者是一个治上,一个治下,真不愧为同门兄弟。
而关于一半生用一半炒用,
生牵牛子长于逐水消肿,杀虫。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虫积腹泻。炒后毒性降低,药性缓和,免伤正气,偏于涤痰饮,消积滞,比如过往食物积滞、大便秘结等症。且炒后气香,消积之中略有健脾作用。
介绍几个牵牛子治水的方剂。
1治水肿
生牵牛子打为细末,用开水调服1克,一天一次,以小便利为度。
本方出自唐代大医孙思邈《千金方》。
2治脾湿引起通身肿满,喘不得卧,腹胀如鼓。
牵牛30g(半生半炒),甘遂、海金沙各15g。捣烂为细末。每次服6g,用白开水饭前调下。通利了便可停药。
本方为金元名医李杲撰《医学发明》之海金沙散。
甘遂苦能破坚燥湿,寒能清热,是逐水肿,破包块积聚的能手,又因活跃于脾肺肾,膀胱经,大肠小肠经。可上退面目浮肿,下祛胃中水结,以及腹水、从心窝到少腹硬满而痛、大小便不通等。
海金沙甘咸寒。清利湿热,通淋止痛。能将湿热从肝胆引导下行至小肠膀胱。相当于为脾减负,将脾运不走的水湿找一个接收的地儿。
三味相遇,半生半炒之牵牛子既能益肺又能益肾,与甘遂配,更是治腹水肿胀的佳配。
合而既治通身肿满,又治水湿停肺之喘不得卧,还治腹胀如鼓。
3治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可有全身浮肿,身酸乏力,腰部胀痛或全身胀痛。精神不振,头晕眼花,四肢寒冷,面色苍白倦怠无力等症状。
基本病机是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气滞血瘀。因此,治疗思路是攻补兼施,健脾补肾,利湿消浊,理气活血化瘀。
可用牵牛子为主药而治。
组成:
黑白丑各克,红糖克,老姜50克,大枣60克。共为一剂量。
本方用药虽少,却药少力专。
红糖活血化瘀,补中和血。
老姜健脾补肾,温中散寒并燥湿。
大枣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简简单单的厨房食材,以补为主,补中有攻,蕴含着生命所需的大能量,不仅将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均照顾周到,并让湿气消除,血流顺畅。难怪作为日常食用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
黑白二丑在本方起到的是进攻作用。并在攻的同时打通气血水液运行的通道,利于消除病邪。
四味合用,性味偏温,攻补兼施。既补脾肾阳虚,又逐湿浊内蕴,还消气滞血瘀,将导致慢性肾炎的罪人一网打尽。
制法:
先将二丑剔去杂质,用锅炒至有爆裂声,取出研细末。
老姜洗净去皮,捣烂用纱布压汁。
大枣洗净用针穿于枣两头,各穿一孔后入冷水中浸约一小时,拭去生水,干后再煮熟去皮和核,将枣捣成糊状。
然后将红糖、枣泥、黑白丑粉入姜汁,半小时后调匀成糊状蒸熟,待于后制成丸剂。
服法:一剂分两天半服完,每日3次,于饭前一小空腹服。
服完后三个月忌油盐。
本方也可用治肝硬化腹水哦。
4治四肢肿满
厚朴(去皮,姜汁制炒)15g,牵牛子g(炒后取细末60g)。制作为细末,每服6g,煎姜、枣汤调下。
厚朴辛苦温,能温中行气导滞,化湿利水,姜制更能增强温中功效。加姜枣可健脾和胃。三味合力作用于脾胃,而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且脾主四肢肌肉,与以涤痰饮,消积滞见长且略有健功能,并同样有利水作用之牵牛子配,共同作用于四肢,治肿满。
本方出自宋代医家许叔微《本事方》。
以上就是牵牛子治水之选方介绍,牵牛花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开花时节各色花朵白、玫红、莹蓝等色夺人眼目。其种子颗粒大,自古以来便是治病佳药,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个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