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整理
有个女学生,刚入校时长得特别漂亮,眼晴很大,很明亮,眼睫毛很长,而且身材好,是增一斤大肥减一斤太瘦的那种后来我给她们上课,突然注意到她面黄肌瘦,目光涣散,听不进去课下课后,她对我说:“老师,我的月经很长时间都收不住,每天一点点,滴滴答答,淋漓不尽你帮我调调月经吧。”
而她的同学悄悄告诉我,说她减肥节食、不吃东西于是我说了她一顿,让她不要节食,该吃什么就吃什么,特别要多吃胡萝卜和红枣,再开了四君子汤给她,她的月经很快就收住了,但是体重上来了,比以前还胖了5斤,她为此懊悔不已。
女孩子一定不能靠节食来减肥。节食能节一辈子吗?如果控制不住,你就要承担反弹的后果。
本身容易发胖的人,吸收能力强是难以改变的,如果硬性节食,身体就会变本加厉地吸收,吃十分吸收十分。等你不想节食,恢复了正常饮食的时候,吸收得就比节食以前更多了,体重当然会反弹。
长期节食还会导致气虚,常引起月经量明显减少、颜色淡,甚至闭经;或者是好不容易来了,但是哩哩啦啦收不尽,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都不收。
有的女孩子节食,体重减了,穿裙子挺好看的,但是不能看脸,一看脸色黄黄的,眼大无神。凡是节食减肥减到瘦瘦的身、黄黄的脸、无神的眼时,基本上都会有月经不调。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致使气血难以上行。气虚的女性还容易长色斑,而且这种面积大,颜色淡,常长到额头、口唇周围。
2如何判断自己气虚
对于气虚的认识最重要的两条:
一个是气虚是分阴虚和阳虚的,就像感冒分冷热一样,如果没有区分就进行调养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一个是气虚在女性中是很常见的,如果感觉自己是这样的体质,请树立信心将其调理好。
判断是否气虚,首先看体态。气虚体质的人都偏胖,但胖而不实,肌肤很松软,就是常说的“虚胖”。
中医学对这样的体质有一个专有名词“尊荣人”,即养尊处优的人。尊荣人体力劳动少,对他们而言,下地干农活是很不合适的,他们比较适合在四季恒温的房间里打打麻将、聊聊家常。
从大的框架来说,先简要谈谈气虚的一些理论年轻女性的气虚体质一般会出现:
面色萎黄或晦滞无华,精神疲惫,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气短懒言,小腹胀痛或腰部酸痛,睡眠不良;
有的畏寒肢冷;
有的五心烦热、盗汗;
经期流血淋漓不净等。
3气虚体质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1气虚的人一般脸色没光泽,体力差
气虚的人面色一般白白的、没有光泽,动辄自汗、气喘。而气足的人爬个七八层楼梯没什么大事,气虚的人爬个三楼就有点喘了,而且心跳得厉害。
2气虚的人少言懒语,容易神疲乏力
气虚的人一般少言懒语、不爱吭声,不像气足的人精神头很足,能很积极地参与活动、发表意见,而气虚的人就是喜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什么是少言懒语?就是你跟他说话,他都不爱回答,多说两句都累。
气虚的人还容易神疲乏力,总是很疲倦,上街走一圈,别人不累他先累了,另外站没站样,坐没坐样,我们生活中总能看到这样的人,气虚的人站或坐的时候总想找个东西靠着,没精打采。
气足的人就完全不是这样。你可以观察武打明星,真的是“站如松,坐如钟”,说话底气也很足。
3气虚的人怕冷,怕被风吹,很容易感冒
气虚的人怕冷,怕被风吹,一凉就受不了,猛打喷嚏,容易感冒,特别是小朋友们。有的小朋友感冒刚好,去趟幼儿园回来又打喷嚏了,家人很着急,怎么又感冒了?其实这就是身体气虚的表现。
总结一下,气虚是肾气、脾气、肺气都不足,其中,肾气是从母亲胎里带来的,充盈程度不一,另外,脾气很关键,一个人往往都是脾气不足才导致肺气不足,所以脾气不足的人很容易感染外邪。
4气虚的人吃东西容易腹胀
气虚的人吃东西容易腹胀,因为他的脾不容易运化食物,不容易运化的食物滞留在体内就会引起腹胀。
5气虚的人大便不成形
气虚的人大便不容易成型,因为气无力固摄住大便,所以大便很容易滑脱。
6气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舌头上有齿痕的人多半气虚。气虚体质的人舌头上有齿痕——牙齿印。为什么呢?因为气虚的人体内有很多没有排出体外的湿气,久之,就会引起内脏器官和皮肤的肿胀,但是我们一般看不出来,因为内脏器官的肿胀我们看不到,而身体面积太大了,皮肤的肿胀一般也不那么明显。
但是,肿胀的舌头因为一天24小时压在边上的牙齿上,所以,当我们伸出舌头来,就会在舌边发现好多牙齿印。
舌苔铺满舌头,说明体内湿重。一般来说,正常的舌苔应该是把舌质露出来的,但是有一种舌苔却把整个舌头给铺满了,一点都没把舌质露出来,这在中医上叫舌苔满布,说明人体内水湿很重。
舌苔越厚,说明体内湿气越重。除了舌苔满布之外,舌苔的厚薄也能说明一个人体内湿的轻重情况。
舌头中间有裂纹,说明脾胃气虚。如果舌头上两边的齿痕不明显,但是舌中间的裂纹非常明显(每个人的舌中间上都有裂纹,但是正常人的裂纹不明显,因为舌苔会把它给弥补上,只能看到舌中间淡淡的有点沟,一般看不到,看到了也不认为那是病)。甚至会分出好多叉,变成各种各样的裂纹,这说明你的脾胃功能差,脾胃之气不足,无力生发舌苔把舌中沟弥补上,所以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裂纹。
气虚的人舌体胖大。气虚体质的人,舌体往往也会胖大(也有舌体瘦的,但舌头上还是有齿痕,这也是脾气虚的表现)。
没有舌苔,或者舌苔极薄。如果你的舌头上没有舌苔,或者舌苔极薄,整个舌头看上去白白的,这说明你的正气虚,尤其脾胃之气不足。
有这种舌象的人分两种,一种人是患了一场大病之后,脾胃受到影响了,舌苔退去了。这种人首先需要的就是调脾胃,脾胃足了身体才有救。
另外一种人是因为平时饮食不当而把脾胃伤了,这不是大病。我曾经碰到一位男士,舌头一伸出来,光光的没有苔。我问他:“怎么胃气这么虚?”他说他天天喝酒,喝大酒。这样下去他的胃能不伤吗?
4气虚还会导致其他疾病
从危害来说,传统中医认为人体免疫功能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因而20岁的女性气虚体质可能会引起五迟、五软、遗尿、虚喘、泄泻、脱肛、胃下垂、阴挺、感冒、中风、虚劳等疾病。
易患肥胖症
气虚、阳虚的人都容易发胖,但是阳虚肥胖常兼夹小便不利、肿胀、瘀血疼痛等,气虚发胖多数是痰湿重。
脾虚有两种结果:
第一,营养来源少,气血化源不足,所以有的人可能会表现为消瘦、面色萎黄。
第二,吃进来的东西消化不掉,堆在胃肠也不行,只能加工成半成品——痰湿。痰湿到皮下就是肥胖,到肝脏就是脂肪肝,进入血液则血脂增高,堆在腹部就是将肚。
所以气虚发胖,多数呈现出一种又胖又没力的情况,看着块头很大,但是不中用,精力不济,熬夜受不了,抬东西也抬不了,胖而无力。
气虚肥胖伴有高血压者,中风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内脏下垂
因为气虚不能升提,所以会出现内脏下垂。比如说眼睑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和脱肛、重症肌无力等。
排泄不适度
气在人体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固摄把门,控制进出,尤其是“出”——分泌排泄。汗液、大便、小便、月经、白带、五官分泌物等的分泌排泄要适度。
分泌排泄太少就会废物积滞,形成食积、宿便、湿热、火毒、痰湿、瘀血。
该出的东西出不了,比如便秘,尿少尿黄,体内就会有毒,皮肤就会出状况;
无尿就是尿毒症;
汗该出不出,人就会烦躁,热散不出去还会发胖;
月经该出不出,那是闭经,不能怀孕,在闭经的基础上还会发胖或者影响女性的第二性征。
分泌排泄太多又会精华外泄,天长日久,人就虚弱,形成虚性体质。
气虚体质由于“门”总是关不紧,因此常出现自汗(白天不热不活动也多汗,中医叫汗证)、尿多、大便次数多而溏烂(慢性结肠炎)、月经崩漏(月经病)、白带过多(带下病)。
白带长期偏多的女性,通常容易发胖,比较倦怠慵懒。气虚则肠道蠕动无力,很容易引起便秘。大家千万不要大便一不通就去吃牛黄解毒丸等通大便的药。
大便不畅通,要先想想是否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水果吃得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或者缺乏活动,或者精神太紧张,熬夜了,或者天气太干燥了……找到原因改善一下,可能不用吃药大便也会畅通的。
很多人完全把生活与体质偏颇割裂开来,大便不畅通,肚子胀,赶紧吃通便药,一通,很舒服。
但是问题真正的源头没有找到,该怎样还怎样,下一次大便又不通畅了,再吃泻药通大便,这样反复就伤气。
气虚缺乏动力,就越发没有力量把大便推出来,因此形成习惯性便秘。
慢性疾病
气虚女性一旦身上有炎症,较容易转成慢性,最典型的就是慢性盆腔炎。
此病缠绵难治,经常复发,腰骶、小腹坠胀疼痛,腰像快折了一样,很难受,不耐疲劳。气虚的人易患感冒,不容易好,再加上劳累,就容易转成慢性支气管炎。
5气虚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
母亲怀孕时营养不足,妊娠反应强烈持久不能进食、早产、喂养不当。或父母一方是气虚质;
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
神过劳,长期过度用脑,劳伤心思,思虑伤脾;
形过劳,曾经是重体力劳动者或者是职业运动员;
长期节食会造成人体摄入营养不足,形成气虚;
喜欢吃冰冷寒凉、肥甘厚腻、缺乏运动;
七情郁结,不开心,尤其是吃饭时生气。
6气血如何调理
情志调摄
宜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不可过度劳神。
宜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如笛子曲《喜相逢》等。
饮食调养
宜选用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大米、小米、南瓜、胡萝卜、山药、大枣、香菇、莲子、白扁豆、黄豆、豆腐、鸡肉、鸡蛋、鹌鹑(蛋)、牛肉等。
尽量少吃或不吃槟榔、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
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的食物。
运动保健
宜选择比较柔和的传统健身项目,如八段锦。在做完全套八段锦动作后,将“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各加做1~3遍。避免剧烈运动。
还可采用提肛法防止脏器下垂,提肛法: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会阴肛门部。首先吸气收腹,收缩并提升肛门,停顿2~3秒之后,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10~15次。
食疗调理
给大家推荐的补气健脾第一方:四君子汤,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四味药材均属于平、温药材,不燥热,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所以用“四君子”来命名。
四君子汤男女老少都适用,5岁以下的小孩不建议服用。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益气健脾、补益脾胃之气。
党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茯苓渗湿健脾,苓术合用,促进健脾除湿和运化之力的增强;甘草,甘温,益气调中,能调诸药,让它们共同发挥补气健脾的效果。
如果你有面色发黄,气短乏力,说话声低,脾虚气弱、不爱动等现象,那你应该最需要四君子汤了,党参为君药,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药是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药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便能起益气健脾之功。
?古人为何要给这么一个补气的方子冠以“君子”之称?那就要说到治病的原则了,人生病了,是应该先扶正,还是先驱邪呢?主张先扶正的医家认为,扶助正气后,人体正气充足,自然邪气就没有地方停留了,好比是满屋子的君子,想搞破坏的人自然会觉得无地自容悄悄地溜走。?而这个方子,因为药力平和,专门扶正,这四味药如同四位君子,扶助人的正气,所以才叫做四君子汤。同时,这四味药材均属于平、温药材,不燥热,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也有君子致中和的古意。
按人群分,四君子膏尤为适合办公室白领和学生一族。在过去脾气虚往往更“喜欢”赖上斯文的书生和心重的小姐。这两种人都有个共同特点“手无缚鸡之力”这种体格就是脾气损伤的证据,因为脾主肌肉,他们会因为脾气虚而肌肉无力,要么瘦削,要么虚胖,而这,已经是办公室人群和主流人群的典型特点了。现代人大多操劳,男人工作压力大,容易气虚,气一虚、就精力不足、体力不支。喝点四君子汤补气后能抗疲劳,气补足了,则龙精虎猛、精力十足。女人易脾虚,脾一虚,就乏力犯懒,什么事都不爱干,脸色还泛黄,而老人家五脏都易虚,虚了就显老,免疫力下降,动不动就爱生病。四君子汤,女人喝了能气色红润,体力充沛,老人喝了能补气健脾,安享晚年。女人也容易贫血,血压低,四君子汤可使脾气充足,从而气血生化有源。小孩子如果体质差,又不是太小(不低于五岁),也可以酌量饮用。脾胃好,气血足,人的”三力“就足了,哪“三力”呢?精力、体力和智力。把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养好了,脑子就会更灵活,记忆力自然也不会衰退。
半夏的养生说
脾若安好便是晴天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湿代谢的关键脏腑
脾不好,人易老
脾胃乃后天之本,不保“本”何以养生?
只有脾胃好,气血足才可一生永健
气血与脾胃的关系:
气是生命动力,人之根本
人体的气由先天之气、水谷之气、自然界的清气(养气)组成
先天之气是爸妈给的
水谷之气由水谷之精化生(水谷就是饮食)
食物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才能化生水谷之精
水谷之气的生成与脾胃纳运的关系密切相关
《内经》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
说的就是脾胃功能重要意义的强调
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也是水谷精微
而化生水谷精微的关键脏腑是脾胃
所以历来就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
首先是胃能受纳饮食
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
再就是脾的运化吸收功能要正常
因为”胃中水谷之精气,借脾胃功能之运化成血“
如果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就会影响饮食,使营养摄入不足,久之形成血虚
由上亲们可以看出脾胃与气血的关系,
气虚之后,人就会变胖,血虚之后,人就会变瘦
这时一些胖人会说,为什么我吃了那么多补气的还那么胖
瘦人会说,为什么我吃了那么多补血的还那么瘦
遇到这类问题,我的解释是,可能是你的脾胃出了问题
你虽然吃了很多补气或补血的东西
但脾胃功能低下
未能将这些食物转化为身体里的气血
而是直接将他们排泄了出去
虚弱的脾胃就像一个漏斗,你吃了多少,他漏了多少
怎么办呢,补气补血,应该先补脾胃
脾胃强壮了,稍微一补,立刻见效
正因如此,中医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就像土地
土地肥沃了,才能长出好庄稼来
如果你的土地成了西北的沙漠
再好的种子也无济于事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
先天之本像父亲,后天之本像母亲
在一个家庭里,孩子出息不出息,关键要看母亲
俗话说,一个好媳妇,三代好子孙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身体好不好,气血充不充足,关键应看他的脾胃
脾若安好便是晴天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湿代谢的关键脏腑
脾不好,人易老
脾胃乃后天之本,不保“本”何以养生?
只有脾胃好,气血足才可一生永健
气血与脾胃的关系:
气是生命动力,人之根本
人体的气由先天之气、水谷之气、自然界的清气(养气)组成
先天之气是爸妈给的
水谷之气由水谷之精化生(水谷就是饮食)
食物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才能化生水谷之精
水谷之气的生成与脾胃纳运的关系密切相关
《内经》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
说的就是脾胃功能重要意义的强调
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也是水谷精微
而化生水谷精微的关键脏腑是脾胃
所以历来就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
首先是胃能受纳饮食
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
再就是脾的运化吸收功能要正常
因为”胃中水谷之精气,借脾胃功能之运化成血“
如果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就会影响饮食,使营养摄入不足,久之形成血虚
由上亲们可以看出脾胃与气血的关系,
气虚之后,人就会变胖,血虚之后,人就会变瘦
这时一些胖人会说,为什么我吃了那么多补气的还那么胖
瘦人会说,为什么我吃了那么多补血的还那么瘦
遇到这类问题,我的解释是,可能是你的脾胃出了问题
你虽然吃了很多补气或补血的东西
但脾胃功能低下
未能将这些食物转化为身体里的气血
而是直接将他们排泄了出去
虚弱的脾胃就像一个漏斗,你吃了多少,他漏了多少
怎么办呢,补气补血,应该先补脾胃
脾胃强壮了,稍微一补,立刻见效
正因如此,中医说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就像土地
土地肥沃了,才能长出好庄稼来
如果你的土地成了西北的沙漠
再好的种子也无济于事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
先天之本像父亲,后天之本像母亲
在一个家庭里,孩子出息不出息,关键要看母亲
俗话说,一个好媳妇,三代好子孙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身体好不好,气血充不充足,关键应看他的脾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