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传天下
一带一路·中医药遍及个国家和地区
↓↓↓
(↑建议在WIFI连接情况下打开)
5月14和15日,在北京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而作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中医药日益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认同。
去年12月国务院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我国的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6个中医药中心。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医药,但是只有中医药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治未病”的先进理念以及神奇的疗效,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认可。中国外文局前不久发布《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医药首次超过武术,成为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
一带一路·传统艾灸新传承
在南方,人们喜欢在端午节时,把艾草悬挂在大门上以驱赶蚊虫。除此之外,艾草晒干捣碎后,还能制成艾条用于艾灸。当地传说,葛洪见百姓常患风湿痹证,便与妻子鲍姑一起查阅古籍,创出罗浮山艾灸法,很快就受到民众欢迎。
(艾益生将艾草制成艾饼用于艾灸)
为什么做艾灸?
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称人体中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世上万物生长皆靠太阳;人若是没有了阳气,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停止,生命就会结束。人正是依靠着这股阳气的推动和温煦、蒸腾与生发功能,才得以让体内的血液流通和运行全身,营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肌肉皮毛。正所谓“阳气在人在,阳气无人亡”,这就是为什么中医称“气为血帅”,这一个“帅”字便足以说明阳气的重要性。
(艾益生艾灸仪—度自由旋转)
然而直观当前生活,阳气不足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现代人享受着越来越舒适的生活,品尝着越来越丰富的饮食,却忽略了这些“享受”带给身体的变化。殊不知,这些“习惯”正侵蚀着人们的阳气,损害着身体健康。中医认为:如果人的阳气得不到细心呵护,被任意耗损,不仅会诱发疾病,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正是由于艾叶主要生长于光照较为强烈、山峦朝南的阳坡面,又是在每年阳气正处于上升阶段的端午前后采摘收取,所以是纯阳之品,具有起死回生、温经通络之神效。故著名药物学家陶弘景在其《名医别录》中称“艾叶,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艾益生脚灸仪—祛湿驱寒专家)
艾灸有什么作用?
1、疏风解表,温散寒邪。灸法的温热特性使患者机体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组织充血,血流加速,代谢加快,使缺血、缺氧、缺营养的部位得到改善而发挥温散寒邪的作用,故可以依据该作用调理外感风寒表证及中焦虚寒的呕吐、腹泻、泄泻等症状。
2、温通经络,活血逐痹。中药学认为,人体气血津液是人生存的基本物质,且周身运行。艾灸作用于穴位,起到温通经脉的作用。据现代医学观点,灸法加速局部组织代谢,使炎症致痛物加速运转,排出体外,同时,调节神经兴奋性,使过于兴奋的神经得以抑制,而功能减退的神经得以兴奋,从而达到了止痛,调理神经麻痹,肢体瘫痪等目的,故灸有温经止痛,活血逐痹的作用。
(艾益生坐灸仪—男女私密的保护神)
3、回阳固脱,升阳举陷。灸法发挥其温热性,可温补扶助虚脱之阳气,提升虚脱的功能。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灸法可以调整人体应激性,提高耐受力,调整各种腺体功能,维护机体生理功能。
4、消瘀散结,拔毒泄热。中医认为,瘀、结多因寒凝或气血运行无力而痰湿阻滞或为血瘀而表现为痈疽、结块或血瘀。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淤结自散。
(艾益生砭石神器—刮痧按摩专家)
5、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此说明灸法可以起防病保健的作用,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6、美容作用。艾灸的温热刺激和药理作用,使施灸部明显充血,加强营养,旺盛新陈代谢,同时可以抑菌、杀菌,使组织恢复青春。历史艾灸大家——晋代的鲍姑认为:“灸法不独愈病,且获美艳。”
(艾益生随身灸—健康随行宝贝)
艾灸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适应症
灸法的适应症十分广泛,按其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温经散寒: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闭经、寒疝腹痛等。
2.疏风解表:外感风寒表证及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
3.回阳固脱: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症,如久泻、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
4.补中益气: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以及崩漏日久不愈等。
(一生艾艾灸贴—去痛养生专家)
5.消瘀散结:外科疮疡初起(用于疮疡溃久不愈,有促进愈合、生长肌肉的作用)、瘰疬、乳痈初起,各种痛症、疖肿未化脓者(可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等症。
6.降逆下气:气逆上冲的病症,如脚气冲心、肝阳上亢之证可灸涌泉穴调理之。
7.防病保健:《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穴、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可见,我们祖先早已认识到并重视艾灸在防病保健中的作用了。
8.淡斑、生发等。
(一生艾眼灸贴—眼睛护理专家)
二、禁忌症
虽然古往今来,使用灸疗的人多之又多,方法简便又安全,但应用时仍必须注意。
关于“禁忌”穴位
古籍中记载的禁灸穴位共有47个,这些穴位多分布于面部,重要器官和浅表大血管的附近,以及皮薄肌少筋肉结聚的部位。因此,使用艾柱直接对着施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后果。如:在头面部穴位施灸会留下疤痕太难看;大血管浅表处瘢痕灸容易损伤到血管;还有一些穴位位于手或足的掌侧,如中冲、少商、隐白,这类穴位可能在用艾条直接施灸时较疼痛,易造成损伤等。
(蕲艾精油手工皂—一块可以养生的手工皂)
如今,近代针灸临床认为,禁灸穴是我国古人中医临床时间的经验之谈,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通过人体解剖学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各部位的结构)以及艾灸方法的改进,古人所说的禁灸穴大都可以温和灸,这样既不会对机体有创伤,又能够使艾灸疗法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艾绒养生记忆枕—睡眠养护专家)
禁忌病症
1.中医范畴内的实热证或阴虚发热病症,如高热神昏、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患病期间不宜进行灸疗。
2.患有严重心脏病患者或器质性心脏病伴有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不宜进行灸疗。
3.处于孕期或经期的女性,腹部、腰骶部、乳头、阴部不宜进行灸疗。
4.重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病、做过植入性手术者、有过内出血者、装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患者不宜进行灸疗。
艾益生——让艾走进千家万户
与艾相约,健康你我
我们在科技艾灸体验馆等你(汇源名居东门底商)
招商(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