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今天学习一味中药,黄芪

黄芪

别名:生黄芪、绵黄芪、北黄芪、百本、百药棉、黄耆、独椹、棉芪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肺、脾经。

适用体质:气虚体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用法用量:9~3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版

可生肌,补虚,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补气升阳,补中益气。

健脾补中: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食欲不振、食少便溏等。

升阳举陷:用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

益卫固表:用于肺气虚证及气虚自汗证。

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1增强免疫力

黄芪内含有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2双向调节血压

中药专家研究发现,黄芪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黄芪对于血压低属于气虚的人能升血压,对于气虚痰湿引起的血压高的人能降血压,适宜治疗气血两虚型高血压患者。

3延缓衰老

黄芪含皂苷、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矿物质。从中药黄芪植物中提取而成的药物,可增强人体免疫细胞抵抗艾滋病病毒的能力,并对人体一些器官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4疗疮生肌

黄芪是传统疮药,有生肌的作用,允其适用于溃疡久不愈合的化脓性感染。

黄芪主治

用于脾气虚弱之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脏器或子宫下垂;气不摄血之便血崩漏;以及脾肺气虚、气血两亏之气虚发热、体虚多汗、痈肿日久不溃或溃后久不生肌收口等症;并可用于气虚水肿、血痹麻木、中风后遗症、消渴证等。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虚弱证,并预防感冒、防止喘咳,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脑血栓形成、心血管病、白细胞减少症、肾病、流行性出血热、无脉证、前列腺肥大、系统性红斑狼疮、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周围神经麻痹等。

黄芪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黄芪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养生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释名“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医书上称“黄芪补一身之气”。黄芪与党参、太子参或人参同服,补气的作用更佳,更适合气虚体质的人食用。黄芪还具有增强学习记忆能力、保护脑组织、促进造血功能、抗肿瘤和减轻放化疗反应等保健作用。

黄芪主要含有苷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有增强免疫力、双向调节血糖、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抗衰老、耐缺氧、有轻微的利尿作用,可保护肝脏、调节内分泌系统。

1.黄芪能对抗免疫抑制制剂的作用。2.黄芪有强心、限制或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以及改善心肌炎症状、抗应激、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能扩张血管,扩张冠脉、降低血压,改善心肌氧的代谢平衡。3.黄芪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并可提高造血功能。4.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双向调节血糖浓度。5.黄芪有抗肿瘤作用。6.黄芪有抗衰老作用。7.黄芪对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均有治疗作用。8.黄芪能增强脑部功能,有镇痛、镇静作用。9.黄芪对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小肠运动各平滑肌紧张度。10.黄芪有抗菌、抗病毒作用。11.黄芪对大鼠离体子宫有收缩作用,有促雌激素样作用。12.黄芪有抗辐射作用,并对造血和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13.黄芪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黄芪禁忌

感冒发热、胸膈气闷、肠胃有积滞者勿用。

实证(如急性肠胃炎)及阳盛阴虚(如高血压)须慎用。

恶龟甲,两者不宜一同入药。

肺结核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症状者不宜单独服用。

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不宜服用。

孕妇不宜长久大量服食。

痰湿体质、阴虚体质、气郁体质不宜食用。

黄芪+白鲜皮古籍记载影响药效

黄芪食用方法-泡水喝的功效

日常用法:9~30g,煎汤、含服均可,可用黄芪5~10g,开水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补气升阳多蜜炙用,其余皆生用。

家庭养生用,可用黄芪5~10克,开水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用黄芪50克左右煎汤,用煎过的汤做饭或粥,有很好的补气功效。

在烧肉,或烧鸡、鸭时,放一些黄芪,可增加滋补作用。

1、生吃

黄芪洗净,直接放入嘴中生嚼。

2、泡茶

黄芪20g。水煎代茶服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易体乏倦怠者多喝黄芪水,可以使精力倍增。

3、煮粥

黄芪30g,大米50g。水煎黄芪,去法取汁。大米淘洗干净,放入药汁中煮粥,汤稠时加红糖少许即可食用。

黄芪怎么吃-用法用量

黄芪红枣汤

材料:黄芪15g,红枣20g

做法:1、将黄芪、红枣加适量清水煮沸。2、然后改以小火,煎煮1小时以上。每日1剂,分2~3次食用。连续食用15天为1个疗程。

养身功效: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小儿汗证,卫表不固、自汗常出、动则加重、容易感冒等。

肺卫不固、易感冒

功效:益气固表,增强免疫力做法:生黄芪15克,防风6克,炙甘草2克,诸药浸泡30分钟,同入砂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40分钟。分多次饮用,当日饮完。

慢性萎缩性胃炎

功效:健脾补中做法:炙黄芪30克,茯苓、白术、白芍各10克,桂枝5克,甘草3克,大枣10枚,诸药煎取药液,分早中晚服用。

慢性结肠炎

功效:健脾化湿做法:炙黄芪30克,党参、白术各10克,木香5克,甘草3克,水煎,分早中晚服用。

气血亏虚、食少神疲

功效:大补气血,增强免疫力做法:黄母鸡1只去羽毛及内脏,洗净,加黄芪、熟地黄各30克共煮,煮至极熟,去药渣,去鸡骨,取汁及肉和粳米克煮成粥,放入盐调味即成。当早餐,随意食用。

咳喘、易感冒、自汗

功效:益气固表做法:黄芪10克,白术8克,防风6克,用冷水浸泡30分钟,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煎者30分钟,去;杏取汁,将淘净的粳米克和白糖30克放入锅中,煮熟成饭即可。

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内脏下垂

功效:补气升提,升阳护胃做法:鱼肚50克,发透,切块;黄芪30克,切成薄片,用米炒黄。与黄酒、姜葱、胡椒粉、香蒜片适量放入炖杯内,加入鸡汤克,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40分钟,加入盐、时蔬煮沸即成。每日1次,每次1杯,可佐餐可单食。

补正气——黄芪党参粥

黄芪20克,党参10克,大米克。黄芪、党参切片,用水泡40分钟,取液去渣,并浓缩至30克。大米克洗净煮粥,粥将成时加黄芪、党参浓缩液,稍煮至熟即可。

健脾养胃,补益元气一一黄芪陈皮粥

陈皮3克,黄芪50克,大米克。陈皮碾成粉待用。黄芪加水适量,煎取浓汁,去渣后加大米、少许红糖煮成粥,再加入陈皮粉略煮。早晚两次分服,一日服完,可常食。

益卫固表一黄芪炖乌鸡

黄芪30克,乌鸡1只,盐适量。将鸡去内脏洗净后入沸水中焯一下,将黄芪用纱布包好,装入鸡肚内,入锅加水适量,炖至鸡烂熟,加盐调味即可。

补气养血,健美容颜一一黄芪鳝鱼汤

黄芪30克,红枣5枚,鳝鱼克,姜片、盐各适量。起油锅放入鳝鱼块、姜片,炒至鳝鱼块半熟,将黄芪、红參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1小时至熟,加盐调味食用。

黄芪+大枣增强健脾补气功效

黄芪+防风增强固表祛风功效

黄芪+川芎增强益气活血功效

黄芪+粳朱增强补气升阳功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xiachuia.com/sxctp/48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