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改变:
在人胚胎第六周时,中肾管末端通入泄殖腔处,向背侧突出一小的盲管,称为输尿管芽。输尿管芽迅速成长,其顶端为原始的生肾组织所包围,状如蚕豆。输尿管芽发育成肾盂,分支形成肾盏、再分支形成小盏、集合管。如分支过早,则形成重复的输尿管畸形。分支的高低及多少,可决定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双重或多支输尿管畸形。重复输尿管常伴发重复肾脏。重复肾多数结合成为一体,有一共同被膜,表面有一浅沟,但肾盂输尿管及血管都各自分开。
解剖变化:
重复肾常结合为一体,较正常肾脏为大,两肾常上下排列,少有左右或前后排列者,亦少有完全分开者。上下两肾,亦常上肾较小仅有一个肾盏,而下肾较大,常具有两个肾盏。如其与这相接连之输尿管为完全型的双重输尿管,则与下段肾相连之输尿管,常在输尿管口之正常位置入于膀胱。
超声表现:
1.可清晰显示肾脏轮廓,形态多数无明显异常,少数有一浅小切迹,而肾体积则几乎都有增大。
2.肾窦回声分离成上下两团,高位肾窦发育较差时且常伴积水,低位肾窦结构正常。
3.横断面显示上下两个肾门。
4.输尿管改变,高位积水时,肾门部斜向断面沿扩张输尿管向下可追寻输尿管腹段乃至盆段。
5.适当充盈膀胱,于膀胱后显示输尿管无回声移行至异位开口处,重复肾输尿管异位开口于膀胱内者,偶尔会合并输尿管囊肿。
6.CDFI:主体肾血流基本正常,冗余肾血流偏少。
本例患者,男,42岁,在外地体检超声发现右肾上极与肝脏之间有一肿物,遂立即来我院完善进一步检查,如图:
超声探查,右肾位置略低,正常纵切面无法显示正常肾脏形态,改变手法,可见右肾上极有一类似肾脏回声与主体肾联通,并可见双套肾血管,未见积水结石,左肾形态大小正常,未发现异常。
随后行CT增强检查动态图如下,可见两套集合系统,两套血管,也证实了超声诊断:
点击右上角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分享此文:
1、和朋友们分享此文;
2、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3、将文章分享到腾讯微博;
4、点击“历史消息”即可查看以往发送的文章;
您还可以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