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复习题
1、肾下垂分度;
2、Dietl危象;
3、精索静脉曲张左侧发病较多的解剖特点和曲张程度的分级;
4、鞘膜积液不同类型之间的鉴别;
5、原醛症的临床表现;
6、小剂量地塞米、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对皮质醇症的意义;
7、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8、男性生殖器的分类和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
1、肾下垂分度;
肾下垂程度分为三度:
I度:下降到第三腰椎水平;
II度:下降到第四腰椎水平;
III度:下降到第五腰椎或以下;
2、Dietl危象;
肾蒂血管或输尿管扭转时,可发生Dietl危象,表现为肾绞痛、恶心、呕吐、脉搏增快等症状;
3、精索静脉曲张左侧发病较多的解剖特点和曲张程度的分级;
①左精索内静脉呈直角注入左肾静脉,左肾静脉通过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左精索内静脉下端位于乙状结肠后面,这些解剖结构使左精索内静脉容易受压,并增加静脉回流阻力;
②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可分为三级:
I级:触诊不明显,但Valsalva实验可显现曲张的静脉;
II级:外观无明显异常,触诊可及曲张的静脉;
III级:曲张静脉如蚯蚓团状,视诊和触诊均明显;
4、鞘膜积液不同类型之间的鉴别;
睾丸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
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
交通性鞘膜积液(先天性)
鞘状突
鞘状突闭合正常,但睾丸鞘膜内有较多积液
鞘状突两端闭合,而中间的精索鞘膜未闭合且有积液
鞘状突在内环出闭合,在精索处未闭合
鞘状突完全未闭合
相通情况
鞘膜囊独立,与腹腔、精索鞘膜囊均不相通
鞘膜囊独立,与腹腔、睾丸鞘膜囊均不相通
睾丸鞘膜囊与精索鞘膜相通,与腹腔不相通
鞘膜囊与腹腔相通,肠管或大网膜可进入鞘膜囊形成斜疝
透光实验
阳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平卧位后
肿物不消失
肿物不消失
肿物不消失
肿物可消失
睾丸触诊
不能触及睾丸
能触及睾丸
不能触及睾丸
能触及睾丸
5、原醛症的临床表现;
①高血压:几乎所有PHA患者均有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一般降压药效果不佳;
②肌无力:70%患者呈持续性低血钾,30%为间歇性,患者表现为肌无力,甚至周期性瘫痪,首先累及四肢,重者发生软瘫,并影响呼吸和吞咽,可出现低血钾心电图改变;
③烦渴、多饮、多尿,以夜尿增多为主,主要是有肾浓缩功能下降引起;
6、小剂量地塞米、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对皮质醇症的意义;
①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23:30~24:00口服地塞米松1mg,服药日晨及次日晨8:00抽血,测定血浆游离皮质醇;测定值较对照值下降超过50%,是单纯性肥胖和正常人的表现,而试验后血皮质醇下降不明显,则为CS;
②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23:30~24:00口服地塞米松8mg,服药日晨及次日晨8:00抽血,测定血浆游离皮质醇;测定值较对照值下降超过50%,提示为Cushing病,而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病或异位ACTH综合征试验后血皮质醇下降不明显;
7、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高发年龄为30~50岁,由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高所致,主要症状为高血压以及代谢紊乱;
(1)高血压:
①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发作:最多见,占50%以上;在高血压的基础上,发作时血压极度升高,表现为剧烈头痛、面色苍白或潮红、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心悸、视物模糊等;严重者可因心力衰竭、肺水肿、脑出血而死亡;
②阵发性高血压:占40%以上,女性多见;平时不表现出高血压,在外伤、妊娠、手术等情况下血压突然升高,若处理不当,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③持续性高血压:较为少见,且多见于儿童;
(2)代谢紊乱:
大量儿茶酚胺分泌可引起多种代谢紊乱,如下:
①由于基础代谢增高,肝糖原分解加速和胰岛素分泌受抑制,血糖增高,出现尿糖;
②由于脂肪代谢加速,血中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增高;
(3)儿茶酚胺心肌病:
①是PHEO较为严重而特殊的并发症;
②因肿瘤向血液中持续或间断释放大量儿茶酚胺,造成以左心结构和功能受损为主的心肌损害,常以急性心衰肺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③常规应用强行、利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加用α受体阻滞剂,手术切除肿瘤后肥厚或扩大的心脏可缩小,甚至恢复正常;
8、男性生殖器的分类和组成部分;
男性生殖器官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
(1)内生殖器:包括生殖腺、输精管道和附属性腺;
①生殖腺为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场所,也是分泌男性性激素的内分泌器官;
②输精管道包括附睾、输精管、射精管以及与排尿共用的尿道;
③附属性腺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等;
(2)外生殖器:包括阴茎和阴囊;
①阴茎为男性外生殖腺的主体,位于耻骨之前阴囊的上方;
②阴囊居于阴茎根部与外阴之间,内藏睾丸、附睾和精索的一部分;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