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中医治疗水肿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611315.html

功能性水肿治在调补气血

作者/刘志明

功能性水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肿,因其发病原因不明,故亦称原因不明性水肿。

本水肿男女均可发生,但以女性为多,水肿往往局限于两下肢,亦有扩展成全身者,呈轻度或中度,可间歇或持续数年,常伴有头晕,乏力,纳差,失眠等症。

应用西药利尿剂,水肿可减轻或消失,但停药后又常反复,缺乏根治办法,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

观中医对水肿的治疗,多责于肺、脾、肾三脏,在汉唐以前主要有攻逐,发汗,利小便等大法,其后乃增入健脾、补肾、温阳以及攻补兼施等法,但于此类水肿,效果多不满意。

我认为功能性水肿病因病机与一般水肿有别,故治疗不可拘于常法,根据个人的认识及临床经验认为此类水肿主要是气血失调所致,故治疗应注重调补气血。

水液之代谢与气血生化有密切的关系。

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又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经?营卫生会篇》说明人之气血与水液本同出一源,均化生于后天脾胃。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肿胀”篇中更明确指出:故凡病水者,水即身中之血气,但其为邪为正,总在化与不化”。

这说明水液亦是身之气血,气血之气化正常则水液为正常之营养物质,若气血之气化失常,则水液可成水湿之邪而留于肌肤之中,遂成水肿之症,可见,水肿与气血功能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功能性水肿”即多属此类。

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治血论”中指出“盖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所谓“治气”即包括益气和调气。气为阳,血为阴,欲达阴平阳秘,气血调和之目的,必须健脾调气与养血和血同时并举,况本病又常伴经水不调等症,故养血之品必不可少。

临证中,我多以归脾汤加减。其中党参、黄芪、白术、云苓、苡仁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等养血调血,并酌用枣仁、远志养心安神,共奏益气养血,健脾养心之功,俾气血调和,水液代谢有常,不利水而肿自消。

功能性水肿属本虚标实之症,治疗应以补虚扶正为主,若重用分利之品,不仅浮肿不消,反易伤正气。

曾遇患者李某,西医诊为功能性水肿已半年,西药治疗罔效而求治中医,初诊时我即用党参、黄芪、白术、云苓,配当归、白芍以健脾益气,养血调血治之,服五剂而肿见消。

患者第二次复诊,某医生观我所用方药有术、苓等健脾利湿之品,以为意在利水,故又于原方中加入若干分利之品,但三诊时患者肿反甚,我再处以第一方,数日后,患者欣然告曰肿已消尽。何以第二方无效?因过于分利,反致气血不调之故。

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我每以此法用于功能性水肿而获效,故调补气血应不失为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

(孙学东整理)

血不利则为水

作者/何绍奇

其文云: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浮,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师曰:寸口脉沉而数,数则为出,沉则为入,出则为阳实,入则为阴结。趺阳脉微而弦,微则无胃气,弦则不得息。少阴脉沉而滑,沉则为在里,滑则为实。沉滑相搏,血结胞门,其瘕不泻,经络不通,名曰血分。

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

对于这三段文字,尤怡《金匮要略心典》的释文最为明畅,他说,第一段是血气衰少而行之不利;第二条是气血抑遏而欲行不能;第三条是明水分血分之异:血分者,因血而病为水也,水分者,因水病而病及血也。”其他注家,则多泥于文中提到的“经水”、“血结胞门”,而忽略了仲景“水分”、“血分”说的普遍意义。

本篇水气病主要指水肿,也包括腹水在内。

其中,有水分病,多由肺脾肾功能失调而致。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肺病则治节无权,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脾病则堤防先溃,土不制水而泛滥无制;

肾病则气化失司,关门不利,故聚水以从其类。

也有血分病,这就是文中点出的“经络不通”、“血结胞门,其瘕不泻”,“血不利则为水”,则其病当责之于主疏泄而藏血的肝,此仲景言外之意也明矣。

惜乎历来注家以至今日之教材、讲义,皆忽略于此,故其所谓“治水三大法”:发汗、利尿、逐水,仅水分病治法而已,血分之当用活血化瘀法(当然其间有虚实之分,尤氏已言之矣),必瘀去水始能消,岂徒用发汗利尿逐水所能建功者。

考古人于此有识见者,首推《千金方》的作者孙思邈,他虽未引用《金匮》水分、血分之文(其时孙氏尚不可能读到完整的仲景著作,因全书辑自宋人之手),但已有“活其血气,兼利风水”之治,用丹参、鬼箭羽为主药,配合五苓散,即血分病施治之南针也。

下之以往,很少有人道及,唯宋人张锐指出:水气之病,有从支饮、黄疸、癥瘕或虚损大病瘥后而继发者,可谓特见,惜乎空谷足音而已。

至近三十年,始见多用活血化瘀药为主治疗水肿、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疾病,取得良效,实则仲景已先言之矣。足以证明“血不利于水”实在是仲景的一个卓越的临床见解。

原文具在,可覆按也。

本文摘自《医案医话荟要》、《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志明、何绍奇

白茅根汤治肾炎水肿

一、药物组成:白茅根30~60克,薏苡仁15~30克,赤小豆15~30克

二、适应证:肾炎水肿。

三、制法:上药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二次,将二次煎出的药液混合。

四、用法:每日一剂,日服二次。

五、验案举例

陈X,男性,14岁。患慢性肾炎三年多。尿检常有蛋白、管型和红白细胞。面目周身浮肿,腰痛,尿少色如浓茶,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夜间盗汗。舌红苔黄,脉细数无力。以上方加味,服药55剂,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正常,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六、按:本方清利湿热,滋养阴液,是治疗湿热伤阴所致水肿的理想之方。

本文摘自中医杂志年第5期,作者万友生

水肿久发不痊愈,疏肝利水为妙方

作者/孟长海

患者杜某,女,39岁,经商,年9月16日来诊。

主诉:双足脚踝部肿胀再发,加重3天.

病史:患者从年夏季起不明原因出现足部反复肿胀,口服利尿药好转,后水肿逐渐消失。三天前,不明原因水肿又发,服用一天利尿药无效,遂来诊。

患者以脚踝部水肿为主,按之凹陷;双侧上眼睑晨起肿胀,胀痛感;胫前肿胀,按之凹陷;自觉双腿困重无力,口苦,睡眠差,胡思乱想,饮食可、情志波动时偶尔胃痛,大便干结,小便黄,月经推迟1周左右,有血块色暗,平素情绪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滑。有子宫肌瘤病史,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查排除甲状腺疾病,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无异常发现。

诊断:水肿(肝气不舒,疏泄失调)

处方:北柴胡12g,炒枳实10g,清半夏12g,白芍10g,黄芩12g,夏枯草30g,泽泻15g,茯苓15g,大腹皮10g,炒酸枣仁15g,首乌藤30g,炙甘草6g,大黄5g(后下),七付,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该患者在用药后,每天都要反馈病情变化,直到第四天,水肿仍未消失,遂急不可耐、紧张兮兮。

在分析病情后,嘱其稍安勿躁,继续认真服药,七付药用完,水肿完全消失,患者无其他不适感。追踪一月余,水肿未有再发,自觉康复无不适。

该患者病情反复,水肿发作,利水先有效果后无效果,心情压抑紧张,担心肾功能出现问题。而在服药期间,用药四天未见效果便紧张兮兮,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此类病人临床多见。

从患者症状分析,该患者平素情志不畅,急躁易怒,而又喜欢胡思乱想,情志波动时胃痛等,临床单见此类病情,则可以首先考虑情志引起,情志不遂,肝脉不畅,疏泄水液代谢功能失调,从而出现水湿为患,眼睛、下肢、脚踝肿胀,抓住病机,采取疏肝利水,则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而对于慢性病人,用药需要等待时机,需要时间,认证准确就要坚持不变,静待效果出现,有时不妨多等多观察。如果医生临床心思不定,听从患者激动反映病情而反复易方,则易错讹病情,延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xiachuia.com/sxctp/7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